(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10897059.X
(22)申请日 2022.07.28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5003139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09.02
(73)专利权人 苏州和林微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 峨眉山
路80号
(72)发明人 钱晓晨 蔡泓羿
(74)专利代理 机构 苏州智品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345
专利代理师 丰叶
(51)Int.Cl.
H05K 7/20(2006.01)
H05K 9/00(2006.01)G01R 31/28(2006.01)
审查员 罗璨
(54)发明名称
超薄接地散热组件及测试基座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接地散热组件及测
试基座, 包括金属接地散 热块 (1) , 所述金属接地
散热块 (1) 上设置有若干个中空腔体 (2) , 每个所
述中空腔体 (2) 内设置有支 撑体 (3) , 所述支 撑体
(3) 与中空腔体 (2) 之间形成 “几”字型间隙 (4) ,
所述“几”字型间隙 (4) 内设置有弹片 (5) , 所述弹
片 (5) 的顶部突出所述金属接地散热块 (1) 上端
面, 所述弹片 (5) 两端 的管脚 (5b) 突出金属接地
散热块 (1) 下端面。 本发明降低了接地散热块高
度, 提高了 接触良率、 热传导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115003139 B
2022.11.04
CN 115003139 B
1.一种测试基座, 包括测试电路板 (8) 、 测试插座 (9) , 所述测试插座 (9) 安装在测试电
路板 (8) 的上表面, 其特 征在于:
还包括超薄接地散热组件, 所述超薄接地散热组件被限位在测试插座 (9) 上;
所述超薄接地散热组件包括金属接地散热块 (1) , 所述金属接地散热块 (1) 上设置有若
干个中空腔体 (2) , 每个所述中空腔体 (2) 内设置有支撑体 (3) , 所述支撑体 (3) 与中空腔体
(2) 之间形成 “几”字型间隙 (4) , 所述 “几”字型间隙 (4) 内设置有弹片 (5) , 所述弹片 (5) 的中
部绕设在支撑体 (3) 的顶部, 所述弹片 (5) 两端的管脚 (5b) 从中空腔体 (2) 伸出, 所述弹片
(5) 未被待测芯片压缩时, 所述弹片 (5) 的顶部 (5a) 突出所述金属接地散热块 (1) 上端面, 所
述弹片 (5) 两端的管脚 (5b) 突出 金属接地散热块 (1) 下端面;
当待测芯片 (10) 放入测试插座 (9) 且下压后, 所述弹片 (5) 受压缩, 受压缩的所述弹片
(5) 两端的管脚 (5b) 紧贴测试电路板 (8) 上表面、 顶部 (5a) 紧贴待测芯片 (10) 底部的芯片散
热接地垫 (10a)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基座, 其特 征在于: 所述中空腔体 (2) 的侧壁具有阶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基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体 (3) 设置有一根, 一根所述
支撑体 (3) 穿过 所述若干个中空腔体 (2)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基座, 其特征在于: 位于两侧的中空腔体 (2) 的侧壁上设
置有相互对应的横槽 (6) , 每个所述横槽 (6) 均起始于金属 接地散热块 (1) 的背面且沿厚度
方向延伸, 所述支撑体 (3) 的两端分别塞入与其对应的横槽 (6)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基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接地散热块 (1) 的表面设置
有导电镀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基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体 (3) 采用硅橡胶、 氟橡胶、
异丁橡胶或硅胶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基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接地散热块 (1) 的四周一体
成型有卡条 (7) 。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试基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试插座 (9) 的内侧设置有
卡槽 (9a) , 所述金属接地散热块 (1) 的四周一体成型有卡条 (7) , 所述金属接地散热块 (1) 通
过卡条 (7) 与卡槽 (9a) 的卡 合被限位在测试插座 (9) 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试基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测芯片 (10) 为QFN芯片或
QFP芯片。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003139 B
2超薄接地散热组件及测试 基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QFN芯片或QFP芯片的超薄接地散热组件及测试基座。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发展及5G时代的到来, 电子产品中5G芯片也开始普及。 目前我国已成为
世界最大 的芯片需求国, 但是绝大多数高端芯片都依赖进口。 5G芯片中常见 的射频芯片封
装形式大多为QFN芯片, 越来越多的QFN芯片测试瓶颈, 集中在RF射频测试的信号损耗上。 目
前, 采用弹簧探针的测试基座由于电链路较长, 已经满足不了射频信号的传输要求。
[0003]现有QFN芯片及QFP芯片测试插座中常规的接地散热块有两种结构:
[0004]第一种结构: 实心接地散热块
[0005]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 该实心接地散热块1'采用金属材质, 其上下面均为平面或
带有凸起。
[0006]该实心接地散热块的优点是: 结构 简单、 加工 便利。
[0007]该实心接地散热块的缺点是: 实心接地散热块为单片式结构, 芯片尺寸公差大, 当
待测芯片底部的芯片 散热接地垫平面度较差时, 无法做到紧密贴合, 导致接触面热阻大, 具
有热传导效率低、 接地效果 不佳的缺 点。
[0008]第二种结构: 带弹簧探针的两片式接地散热块
[0009]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 该两片式接地散热块由上接地散热块1''、 下接地散热块
2''构成, 上接地散热块1''、 下接地散热块2''配套的设置有呈阵列排布的腔体3'', 每个腔
体3''内装入弹簧探针4' '。
[0010]该两片式接地散热块的优点是: 待测芯片底部的芯片散热接地垫通过自带的弹簧
探针4''设置, 能较好的连接 至底部的测试电路板;
[0011]该两片式接地散热块 的缺点是: 上接地散热块1''、 下接地散热块2''为两片式结
构, 压缩后高度无法做到 很薄, 导致接触面热阻大, 热传导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12]为克服上述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接地散热块高度、 保证接触良
率、 提升热传导效率、 适用于QFN芯片或QFP芯片测试要求的超薄接地散热组件及测试基座。
[0013]为了达到以上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薄接地散热组件, 包括金属
接地散热块, 所述金属接地散热块上设置有若干个中空腔体, 每个所述中空腔体内设置有
支撑体, 所述支撑体与中空腔体之 间形成“几”字型间隙, 所述 “几”字型间隙内设置有弹片,
所述弹片的顶部突出所述金属接地散热块上端面, 所述 弹片两端的管脚突出金属接地散热
块下端面。
[0014]优选地, 所述中空腔体的侧壁具有阶梯。
[0015]优选地, 所述支撑体设置有一根, 一根所述支撑体穿过所述若干个中空腔体。 由一
根支撑体穿过所有的若干个中空腔体, 相较于在每个中空腔体内均设置有一根支撑体而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15003139 B
3
专利 超薄接地散热组件及测试基座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08:3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