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898514.8
(22)申请日 2022.07.28
(71)申请人 阿里巴巴 (中国) 有限公司
地址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街
道文一西路969号3幢5层5 54室
(72)发明人 李舒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智信禾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11637
专利代理师 张瑞
(51)Int.Cl.
H05K 7/20(2006.01)
(54)发明名称
基于数据中心的热能处 理系统
(57)摘要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基于数据中心的热能
处理系统, 其中所述基于数据中心的热能处理系
统包括: 热能转换回路, 所述热能转换回路包括:
氢气加压仓, 数据中心, 热能转换设备, 密闭层,
隔绝层, 其中, 所述密闭层和所述隔绝层之间形
成真空区域。 实现通过氢气比热容高的特性提高
数据中心的制冷效果, 同时通过密闭层和隔绝层
形成真空区域, 可 以有效的避免热能散热速度,
从而使得热能转换设备可以充分完成热能装换,
以实现热能的二次利用, 避免了资源浪费。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5页 附图7页
CN 115226379 A
2022.10.21
CN 115226379 A
1.一种基于数据中心的热能处 理系统, 包括:
热能转换回路, 所述热能转换回路包括: 氢气加压仓(10), 数据中心(20), 热能转换设
备(30), 密闭层(40), 隔绝层(50), 其中, 所述密闭层(40)和所述隔绝层(50)之间形成真空
区域(45)。
2.一种热能处 理系统, 包括:
热能转换回路, 所述热能转换回路包括: 气体加压仓(11), 热能产生设备(21), 热能转
换设备(30), 密闭层(40), 隔绝层(50), 其中, 所述密闭层(40)和所述隔绝层(50)之间形成
真空区域(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 所述热能产生设备(21)包括设备冷却管路(211), 设备
冷却装置(212)和热能释放管路(213)。
4.根据权利 要求3所述的系统, 所述热能转换设备(30)包括涡轮联动装置(31), 所述涡
轮联动装置(31)包括主动轮(311)和从动轮(312), 所述主动轮(311)的涡轮叶片和所述从
动轮(312)的涡轮叶片通过 联动轴(313)连接 。
5.根据权利 要求4所述的系统, 所述热能转换设备(30)还包括热电转换装置(32), 所述
热电转换装置(32)包括至少一层梳状管道(321), 热电转换组件(322), 管控阀门(323), 气
体循环管道(3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 所述热电转换组件(322)包括逆变器(325)和用电设备
(326)。
7.根据权利要求2 ‑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 所述真空区域(45)内置气体抽取设备(451),
所述气体抽取设备(451)与所述气体加压 仓(11)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 在所述热能转换回路中, 所述气体加压仓(11)与所述热
能产生设备(21)的气体入口(214)相连, 所述热能转换设备(30)的热能转换入口(301)与所
述热能产生设备(21)的气体出口(215)相连, 所述热能转换设备(30)的热能转换出口(302)
与所述气体加压 仓(11)相连;
其中, 所述密闭层(40)位于所述隔绝层(50)内, 所述气体加压仓(11), 所述热 能产生设
备(21)和所述热能转换设备(3 0)位于所述密闭层(40)内。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 在所述热能转换回路中, 所述气体加压仓(11)与所述热
能产生设备(21)的气体入口(214)相连, 所述气体入口(214)与所述设备冷却管路(211)相
连, 所述设备冷却管路(211)与所述热能释放管路(213)相连, 所述热能释放管路(213)与所
述热能产生设备(21)的气体出口(215)相连, 所述主动轮(311)的主动轮气体入口(311 ‑1)
与所述气体出口(215)相连, 所述主动轮(311)的主动轮气体出口(311 ‑2)与所述热电转换
装置(32)的废气 入口(327)相连, 所述废气入口(327)与所述至少一层梳状管道(321)相连,
所述至少一层梳状管道(321)与所述热电转换装置(32)的冷气出口(328)相连, 所述冷气出
口(328)与所述 从动轮(312)的从动轮气体入口(312 ‑1)相连, 所述从动轮(312)的从动轮气
体出口(312 ‑2)与所述气体加压 仓(11)相连;
其中, 所述密闭层(40)位于所述隔绝层(50)内, 所述气体加压仓(11), 所述热 能产生设
备(21)和所述涡 轮联动装置(31)位于所述密闭层(40)内, 所述热电转换装置(32)位于所述
隔绝层(50)外, 或者所述热电转换装置(32)位于所述密闭层(40)内; 所述热电转换组件
(322)布置在所述至少一层梳状管道(321)外侧; 所述废气入口(327)和所述冷气出口(328)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226379 A
2之间通过所述气体循环管道(324)相连, 且所述废气入口(327)和所述冷气出口(328)均设
有所述管控阀门(323)。
10.一种热能处 理方法, 包括热能转换 过程:
在所述热能转换过程中, 气体加压仓(11)将加压后的气体冷却媒质输入位于密闭层
(40)中的热能产生设备(21), 所述气体冷却媒质吸收所述热能产生设备(21)产生的热能并
进入热能转换设备(30), 所述热能转换设备(30)将所述气体冷却媒质吸收的热能进行转换
输出, 并将 释能后的所述气体冷却媒质输入所述气体加压 仓(1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 加压后的所述气体冷却媒质为加压氢气。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 所述热能转换 过程还包括:
所述气体冷却媒质吸收所述热能产生设备(21)产生的热能, 并进入所述热能转换设备
(30)中的涡轮联动装置(31), 吸收热能的所述气体 冷却媒质推动所述涡轮联动装置(31)中
主动轮(311)的涡轮叶片转动, 并通过联动轴(313)带动所述涡轮联动装置(31)中从动轮
(312)的涡轮叶片转动, 以对 所述气体加压仓(11)中未被加压的气体冷却媒质进行加压; 其
中, 吸收热能的所述气体冷却媒质在推动所述主动轮(311)的涡轮叶片转动后释放热能, 并
输入所述气体加压 仓(1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 所述热能转换 过程还包括:
吸收热能的所述气体冷却媒质 在推动所述主动轮(311)的涡轮叶片转动后释放热能,
并输入所述热能转换设备(30)中的热电转换装置(32), 释能后的所述气体冷却媒质进入 所
述热电转换装置(32)中的至少一层梳状管道(321), 通过所述至少一层梳状管道(321)外层
设置的热电转换组件(32 2)产生电势并输出;
释能后的所述气体冷却媒质 在输出所述至少一层梳状管道(321)后, 通过所述热电转
换装置(32)中的气体循环管道(32 4)循环反馈至所述至少一层梳状管道(321), 直至所述热
电转换装置(32)中的管控阀门(323)开启, 释能后的所述气体冷却媒质输入所述气体加 压
仓(1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 所述热能转换 过程还包括:
将电势输入至所述热电转换组件(322)中的逆变器(325), 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
压, 并对所述热电转换组件(32 2)中的用电设备(326)进行 供电。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226379 A
3
专利 基于数据中心的热能处理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08:3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