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CCS B05 浙 江 DB3308 省 衢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308/T 081—2021 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 2021 - 05 - 06 发布 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6 - 06 实施 发 布 DB3308/T 081—2021 前  言 本文件依据 GB/T 1.1—2020 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衢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衢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常山县种植业发展中心、常山县数字乡村与科技教 育中心、常山县游胜家庭农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宏航、何水清、李诚永、季卫东、徐南昌、李韵、江建锋、林加财、易建群、 贝雪芳、徐有祥、周成丽、周晓红、郑洁、周爱明、李荣会、毛倩、郑湾湾、游志胜。 I DB3308/T 081—2021 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再生稻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头季稻生产技术、再生季稻生产技术、生 产档案、再生稻标准化生产模式图等。 本文件适用于衢州市再生稻机械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404.1 粮食种子 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施用规范 总则 NY/T 2156 水稻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NY/T 3245 水稻叠盘出苗育秧技术规程 DB3308/T 051 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文件。 3.1 再生稻 与“早稻+连作晚稻”、单季晚稻并列的一种水稻农作制度模式,它的特点是第二季稻苗直接从第 一季收割后的稻桩上发出,免去第二季稻育插秧和稻田翻耕环节,实现“一种两收”,具有省工省本、 环境友好、经济效益高的特点,是我国南方稻区一种轻简化水稻农作制度模式。 3.2 头季稻 在再生稻农作制度模式中,第一季收割的水稻。一般 3 月份播种,8 月份收割。 1 DB3308/T 081—2021 3.3 再生季稻 指头季稻收割后利用一定的栽培技术使收割后的稻桩上休眠芽萌发生长成穗的一季水稻(以下简称 再生季)。 3.4 留桩高度 头季稻收割时蓄留水稻茎秆的地上部高度。 4 一般要求 4.1 水利条件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灌溉水质符合 GB5084 要求。 4.2 品种选择 通过审定或引种备案、再生能力强、高产优质、抗病虫性较好的杂交稻品种,头季抽穗开花期耐高 温,再生季出蘖和抽穗整齐、生育后期耐低温。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再生稻品种按生育 期分为短生育期类型、中等生育期类型、长生育期类型(详见附录A)。 5 头季稻生产技术 5.1 秧田准备 选择地势平坦,路渠配套,排灌方便,背风向阳、临近大田的熟地作秧田,机插秧秧田与大田的比 例为1:100~120,苗床宽1.4m~1.5m,沟20cm~30cm,沟深15cm,播种前10d左右制好秧板,秧板板面 达到“平、实、光、直”。 5.2 育秧 5.2.1 秧盘与基质 2 每667m 大田准备60cm×30cm秧盘16只~20只或60cm×25cm秧盘20只~25只;选择早稻专用育秧基 质。 5.2.2 种子处理 采用当地农技部门推荐的药剂浸种1d~2d;催芽至露白,播前用药剂拌种,拌种1h~3h后播种。 5.2.3 播种与出苗 适时早播,头季稻8月20日前收割,确保再生季安全生产。不同生育期类型品种的播期见附录A。干 谷播种量65g/盘~75g/盘,采用叠盘暗出苗技术,参照NY/T 3245。 5.2.4 秧田管理 2 DB3308/T 081—2021 出苗后至1叶1心期控温散湿,棚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最高不超过28℃;1叶1心至2叶1心期,增 加通风时间,严防高温烧苗或秧苗徒长;2叶1心期开始揭膜炼苗,当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5℃即可全部揭 膜、移栽。 5.3 大田生产 5.3.1 耕整 平整大田,做到高不露墩、低不淹苗。耕整时间依土质而定:沙质土移栽前1d~2d,壤土移栽前2d~ 3d,黏土移栽前3d~4d。 5.3.2 插秧 最低温度在10℃以上、平均温度在15℃以上可以插秧,4月10日前后开始插秧,4月底前完成插秧; 机插秧秧龄3.0叶~3.5叶。 2 2 机插密度1.1万/667m ~1.4万/667m ,每丛2本,具体参考附录A。插秧时每隔8m~10m,留一条60cm~ 80cm田间操作行。 5.3.3 施肥 2 2 参 照 NY/T 496 。 化 肥 纯 N 用 量 15kg/667m ~ 17kg/667m , 基 蘖 肥 : 穗 肥 =7:3 ; 配 施 P 、 K 肥 , N:P2O5:K2O=1:0.5~0.6:1.0~1.2。 5.3.4 水分管理 灌溉水符合GB 5084的要求。薄水插秧,分蘖期间歇灌溉,分蘖末期搁田控苗,孕穗抽穗期保持3~ 5cm水层,灌浆期干干湿湿,收割前10d灌水,施再生稻促芽肥。收割期前7天排水,机械收割时,土壤 含水量控制在30%左右。 5.3.5 绿色防控 按DB3308/T 051执行。 5.3.6 机收 成熟度达到90%以上及时收割。 留桩高度因收割时间而异,早割留低桩促大穗,迟割留高桩促早熟。8月上旬成熟收割的适宜留桩 高度是25cm~30cm,8月中旬成熟收割的适宜留桩高度是30cm~40cm,8月下旬成熟收割的适宜留桩高度 是40cm~50cm。 6 再生季生产技术 6.1 施肥 符 合 NY/T 496 的 要 求 。 重 点 是 施 好 头 季 稻 割 前 促 芽 肥 和 再 生 季 发 苗 肥 。 纯 N 施 用 总 量 为 2 2 10kg/667m ~15kg/667m ,促芽肥与发苗肥各占 50%左右。 6.2 水分管理 灌溉水符合 GB 5084 要求。头季稻收割后 10d 内保持田间湿润;10d 后灌浅层水;孕穗抽穗期田间 保持浅水层;灌浆期干湿交替。 6.3 绿色防控 3 DB3308/T 081—2021 参照 DB3308/T 051 执行,重点做好稻飞虱防治。 6.4 生长调节剂应用 抽穗达到 30%~50%时,每 667m2 用 2g 赤霉素加磷酸二氢钾 100g~150g 喷雾。 6.5 收割 完熟期及时收割,颗粒归仓。 7 生产档案 建立再生稻生产档案,所有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档案记录应至少保存 2 年,文件资料应有专 人保管。 4 DB3308/T 081—2021 附 录 A (资料性) 再生稻生产栽培模式图 A.1短生育期类型再生稻生产栽培模式图(推荐品种甬优4901、甬优4918) 三 月份 节气 产量 及穗粒结构 生育期 上 惊 蛰 中 四 下 上 春分 清明 五 中 2 2 2 2 下 上 谷雨 立夏 中 六 下 上 小满 芒种 中 七 下 上 夏至 小暑 八 中 2 下 上 大暑 立秋 中 九 下 上 处暑 白露 十 中 下 上 秋分 寒露 下 霜 降 2 头季稻:有效穗 15 万/667m ~18 万/667m ,总粒数 160 粒~200 粒,结实率 85%~90%,千粒重 22g~23g,产量 600kg/667m ~650kg/667m ; 2 2 2 再生季:有效穗 18 万/667m ~23 万/667m ,总粒数 80 粒~105 粒,结实率 80%~85%,千粒重 21g~21.5g,产量 250kg/667m ~400kg/667m ,两季相加产量可超 1000kg/667m 。 头季稻生育期 135d~145d,再生季 70d~80d,两季相加生育期 205d~225d。3 月中下旬播种,4 月中下旬插秧,5 月底开始幼穗分化并达到拔节期,7 月 1 日~7 日齐穗,8 月 3 日~10 日头季稻成熟;再生季 9 月 15 日左右 齐穗,10 月 10 日~15 日成熟。 育秧 提前 10d 按 1:100~120 做好机插秧秧田,选用早稻专用育秧基质;每 667m2 大田用种量 1.3kg~1.5kg,60cm×30cm 秧盘 18 只~20 只或者 60cm×25cm 秧盘 22 只~25 只。加强秧田管理,培育壮秧。 移栽 机插秧秧龄 3.0 叶~3.5 叶,插秧密度 30cm×16cm~18cm,每丛 2 本,每亩落田苗 2.8 万~3.0 万。 穗 施肥 基肥:插 分蘖肥: 秧前 3~ 插秧后 1 4d 个星期 肥 促芽 : 肥: 5 7 月 月 下旬 底 水分管理 中 发苗 肥: 8月 7~ 13 日 头季稻:薄水插秧,分蘖期间歇灌溉,分蘖末期搁田控苗,孕穗抽穗期保持 3~5cm 水层,灌浆期干干湿湿,收割前 10d 灌水,施再生稻促芽肥。收割期前 7 天排水,机械收割时,土壤含水量控制在 30%左右。 再生季:头季稻收割后 10d 内保持田间湿润;10d 后灌浅层水;孕穗抽穗期田间保持浅水层;灌浆期干湿交替。 7 月 份 头 5 月 病虫草害防治 插秧后 中旬 一个星 以一 采用当地农技部 期除草 代二 门推荐药剂浸种 剂拌分 化螟 36h~48h。 蘖肥撒 为主 施防除 防治 杂草。 一 次。 季 稻 6 月份 以卷叶 螟、纹 枯病为 主防治 一次。 抽 穗 9 月份 前,剑 8 月份收割 抽穗前 叶 与 后看虫源 看田间 倒 情况挑治 病虫发 稻虱。 生情况 2 叶 叶 枕 平 综合防 时 综 治。 合 防 治 1 次。 2 技术关键点 2 1、早播早栽,头季稻 3 月中下旬至 4 月 5 日播种,4 月中下旬插秧;2、抓好头季稻后期穗肥施用和病虫防治,确保头季稻成熟期秆青、叶绿、芽壮;3、再生季纯 N 施用总量为 10kg/667m ~13kg/667m ,促芽肥与发苗肥各 占 50%左右;4、头季稻在齐穗后 30d~35d 左右成熟度达到 90%以上时及时收割,留桩高度 25cm~30cm;5、头季稻收割前 10d 灌水施再生稻促芽肥,收割

pdf文档 DB3308-T 081-2021 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 衢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308-T 081-2021 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 衢州市 第 1 页 DB3308-T 081-2021 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 衢州市 第 2 页 DB3308-T 081-2021 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 衢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12:57:0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