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 CCS B 05 榆 DB6108 林 市 地 方 标 准 DB6108/T 20.3—2021 羊肚菌标准综合体 第 3 部分: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2021 - 03 -31 发布 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4 - 01 实施 发布 DB6108/T 20.3—2021 目 次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I 1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生产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5 记录与留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6 标签、 标志、 包装和运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常用母种培养基及其配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附录 B(规范性附录)常用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及其配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附录 C(规范性附录)常用液体菌种培养基及其配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附录 D(规范性附录)羊肚菌菌种生产记录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DB6108/T 20.3—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羊肚菌标准综合体》 分为 7 个部分: ——第 1 部分: 生产环境; ——第 2 部分: 菌种; ——第 3 部分: 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第 4 部分: 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第 5 部分: 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第 6 部分: 产品分级与加工; ——第 7 部分: 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 本文件为《羊肚菌标准综合体》的第 3 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榆林市农垦服务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榆林市农垦服务中心、榆林市马合农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郝哲、张彦飞、赵琪、杜双田、雷萍、张锋、薛浩、景仰平、霍冬霞、朱砚沉、 梁海燕、李红、李惠霞、思瑞琳、高悦、薛舒尹、张宏静。 本文件由榆林市农垦服务中心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榆林市农垦服务中心 电话:0912-3645472 地址:榆林市榆阳区保宁西路广德巷 1 号 邮编:719000 II DB6108/T 20.3—2021 羊肚菌标准综合体 第 3 部分: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羊肚菌菌种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技术、记录与留样及标签、标志、包装、运输的 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榆林及同类地区羊肚菌各级菌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 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1935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品种 variety 经各种方法选育出来的具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商业栽培的羊肚菌纯培养物。 3.2 种性 characters of variety 指羊肚菌的品种特性,包括生理特性、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 3.3 批次 spawn batch 同一来源、同一品种、同一培养基配方、同一天接种、同一培养条件和质量基本一致的符合规定数 量的菌种。 3.4 灭菌 sterilization 采用高压或常压方法杀灭一切微生物,使羊肚菌培养料不含有任何活菌体的过程。 3.5 接种 inoculation 将羊肚菌菌种移植到培养基物中的操作过程。 3.6 1 DB6108/T 20.3—2021 培养 culture 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使羊肚菌菌丝生长的过程。 4 生产技术 4.1 场区设置与设施设备 羊肚菌菌种生产场区设置布局与设施设备应符合 NY/T 528 的相关规定。 4.2 菌种来源 选用经过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的羊肚菌品种;或者是种性清楚的六妹羊肚菌、七妹羊肚菌和 梯棱羊肚菌,并经出菇试验性状稳定的菌种方可用于生产。调用菌种必须选择具有食用菌育种和菌种生 产资质的科研院所和企业。 4.3 母种生产 4.3.1 容器 符合 GB/T 528 相关规定,宜使用规格为 18mm×180mm 或 20mm×200mm 的玻璃试管,试管采用硅胶 塞封口。 4.3.2 工艺流程 培养基配制→分装→灭菌→摆斜面冷却→接种→培养→成品。 4.3.3 培养基配制 按附录 A 中 A.1 或 A.2 配制 4.3.4 分装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立即分装,装量为试管长度的 1/4~1/5。试管口应保持干净,随后塞入硅胶塞, 并用牛皮纸包扎。 4.3.5 灭菌 将分装包扎好的试管直立放在高压灭菌锅内 121℃~126℃灭菌 25min~30min。 4.3.6 斜面摆放 灭菌结束,自然冷却,压力表指针降至 0Mpa 时,打开排气阀,在培养基温度降到 60℃左右时取出 试管摆斜面,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长度的 2/3。 4.3.7 接种 接种设施设备消毒流程按照 NY/T 528 的规定执行。接种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接种后及时贴 好标签,标签应注明菌株名称及接种时间。1 支母种转接原种不超过 6 瓶。 4.3.8 培养 接种后置于培养箱或培养室培养,设置温度(16±2)℃,避光培养 5d~7d,菌丝长满试管斜面, 即可用于原种生产。 2 DB6108/T 20.3—2021 4.4 原种生产 4.4.1 容器 符合 GB/T 528 相关规定。宜使用容量为 750ml 的塑料瓶,瓶口采用密封较好且有一定透气功能的 塑料瓶盖封口。 4.4.2 工艺流程 基质配制→装瓶→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成品。 4.4.3 基质配制 4.4.3.1 配料 按附录 B 中 B.1 配方配制。木屑、小麦、腐殖土、麸皮、石膏、石灰等培养料质量应符合 NY 5099 和 NY/T 1935 的规定要求。木屑为阔叶树硬杂木屑,小麦要求新鲜无霉变、无虫害、颗粒度饱满;腐殖 土是植物枝叶在土壤中经过微生物分解发酵后形成的营养土或草炭土。 4.4.3.2 预湿拌料 木屑、腐殖土提前预湿,小麦漂洗干净后用清水浸泡至里面没有“白芯”时捞出与木屑拌匀,加入 配方中其它原料,搅拌均匀,使其含水率达 60%~65%、pH 值 6~7.5。 4.4.4 装瓶 培养料分装要求做到松紧适度,料面平整,将瓶口和瓶外壁擦干净后盖好瓶口。装瓶后立即灭菌。 4.4.5 灭菌 采用高压蒸汽灭菌,设置温度 121℃~126℃,3h~4h。 4.4.6 冷却 灭菌结束,自然冷却,压力表指针降至 0Mpa 时,打开排气阀自然降温 20min~30min,取出菌种瓶 冷却至瓶内温度在 25℃以下时接种。 4.4.7 接种 接种设施设备消毒流程按照 NY/T 528 的规定执行。接种时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操作,接种后贴好 标签。 4.4.8 培养 接种后的原种放入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温度 12℃~20℃,以(16±2)℃为宜;相对湿度 50%~ 70%;避光;保持培养室通风良好,每天通风 1 次~2 次,每次 25min~30min。15d~20d 菌丝可长满全 瓶,继续培养 3d~5d,即可用于栽培种生产。种培养期间应定期检查,及时拣出不合格菌种。 4.5 4.5.1 栽培种生产 容器 符合 GB/T 528 相关规定。宜使用 15cm×28cm×0.005cm 或 17cm×35cm×0.005cm 规格的聚丙烯(高压 灭菌)或聚乙烯(常压灭菌)塑料袋。 3 DB6108/T 20.3—2021 4.5.2 工艺流程 基质配制→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成品。 4.5.3 基质配制 按附录 B 中 B.2 配方配制,培养料质量应符合 NY 5099 和 NY/T 1935 的规定,并按照 4.4.3.2 预湿 拌料。 4.5.4 装袋 培养料分装在塑料袋内,松紧适度,并将袋口和袋外壁擦干净。当天拌好的料当天必须装完。 4.5.5 灭菌 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时,温度 121℃~126℃,时间 3h~4h;常压灭菌时温度升至 100℃,保持 24h~ 36h。 4.5.6 冷却 采用高压灭菌时,灭菌结束自然降压至 0Mpa 时,打开排气阀降温 20min~30min 取出料袋;采用常 压灭菌时,灭菌结束后再焖 8h~10h 后取出料袋。冷却至 25℃以下即

pdf文档 DB6108-T 20.3—2021 羊肚菌标准综合体 第3部分: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榆林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108-T 20.3—2021 羊肚菌标准综合体 第3部分: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榆林市 第 1 页 DB6108-T 20.3—2021 羊肚菌标准综合体 第3部分: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榆林市 第 2 页 DB6108-T 20.3—2021 羊肚菌标准综合体 第3部分: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榆林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13:25:3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