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05 恩 施 DB4228 自 治 州 地 方 标 准 DB 4228/T 6—2020 代替 DB 422800/T 006—2017 绿色食品 恩施土豆生产技术规程 Green food—Code of practice for enshi potato production 2020 - 09 - 29 发布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2 - 29 实施 发 布 DB4228/T 6—2020 前 言 本文件根据 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 规定起草。 本 文 件 代 替 DB 422800/T 006—2017 《 恩 施 硒 土 豆 生 产 技 术 规 程 》 。 本 标 准 与 DB 422800/T 006—2017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为《绿色食品 恩施土豆生产技术规程》; ——删除了目次; ——修改了标准范围的表述,调整了原第2章的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术语及定义的引导语,修改了“恩施硒土豆”和“脱毒种薯”术语和定义,删除了原8 个术语; ——修改了原第4章要求的内容,修改为“ 4 产地环境”、“5 生产技术”、“6 硒含量检测与标 注”和“7 质量追溯”,对部分技术指标进行了调整,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 ——修改了原附录A、附录B、附录C的部分内容。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恩施自治州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恩施自治州农业农村局、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 究中心、恩施自治州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恩施自治州马铃薯产业协会、湖北清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恩 施盛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恩施憨土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求文、羿国香、沈艳芬、雷昌云、高剑华、于斌武、李大春、尹鑫、钟育海、 吴淑华、谷勇、赵锦慧、李雪晴、曾珍、覃竹山、朱圣刚、刘和兵、王潸、罗辉。 本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422800/T 006—2017。 I DB4228/T 6—2020 绿色食品 恩施土豆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恩施土豆”生产的术语的术语及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硒含量检测与标注、 质量追溯等。 本文件适用于“恩施土豆”的规范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09.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硒的测定 GB 18133 马铃薯种薯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NY/T 3116 富硒马铃薯 3 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恩施土豆 enshi potato 指在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境内采用标准化技术生产的绿色优质马铃薯块茎,经农业农村部登记的地理 标志保护农产品(证书编号:AGI02562)。 3.2 恩施硒土豆 enshi Se-potato 指在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境内利用土壤、生物等硒资源,采用标准化技术生产,硒含量达到1.5微克/ 千克以上的“恩施土豆”。 3.3 恩施富硒土豆 enshi Se-enriched potato 指在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境内利用土壤、生物等硒资源,采用标准化技术生产,硒含量达到15~150 微克/千克且符合NY/T 3116要求的“恩施土豆”。 3.4 脱毒种薯 virus-free seed potato 1 DB4228/T 6—2020 指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措施清除薯体内的病毒,获得无病毒或极少有病毒侵染的种 薯,质量符合GB 18133的要求。 生物有机肥 bio-organic fertilizer 3.5 以天然富硒土壤区域内的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主要原料,通过无害化、腐 熟处理,添加特定功能微生物,复合而成的微生物有机肥料。 4 产地环境 选择土壤富硒或含硒、光照充足、土层深厚、疏松通气、保水保肥、排灌便利、土壤微酸性到中性、 有机质含量高、运输方便的生产基地,应符合NY/T 391 的规定。 5 生产技术 5.1 品种选择 选择通过审定或登记且丰产稳产、抗逆性强、内在品质优、商品性好、适宜恩施州种植的品种。种 薯质量应符合GB 18133的要求。 5.2 整地施肥 5.2.1 土壤深耕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深耕25厘米以上。利用冬季低温、霜冻,降低土壤中越冬的病虫 基数。 5.2.2 合理施肥 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适当补施叶面肥。基肥以发酵腐熟后的农家肥和生物有机肥为重点,每667 平方米施农家肥1500千克和生物有机肥100千克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农家肥缺乏的,每667平方米施马 铃薯专用复合肥50~100千克和生物有机肥100千克。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394 的要求。 5.3 起垄覆膜 采用深沟高垄覆膜栽培,垄高30~35厘米,垄宽、垄距根据单作、套作或者机械作业等确定,覆膜 在种薯直播后或育芽移栽前完成。 5.4 播种育芽 5.4.1 种薯直播 低山在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二高山在1月下旬至2月下旬;高山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 5.4.2 育芽移栽 通过苗床等集中育芽,以提早出苗并确保苗齐苗全。 5.4.2.1 苗床准备 2 DB4228/T 6—2020 选择前茬未种植马铃薯或其它茄科作物、地势相对平坦、土质肥沃疏松、离移栽大田较近并便于管 理的向阳地块整理苗床,苗床厢面平整,厢面高5~7厘米,宽1.1~1.2米。 5.4.2.2 种薯摆播 选用30~50克健康种薯整薯播种,苗床播种时,按大小对种薯适当分类,将种薯顶芽端朝上,脐部 端朝下,薯块挨个摆播,种薯顶端形成一个平面。种薯摆播厢面宽80厘米左右。个体较大的种薯可选晴 好天气,用5%的高锰酸钾或75%的酒精对切刀消毒后进行切块,每个切块重量不低于30克且有2个以上芽 眼,晾干后单独播种。 5.4.2.3 覆土盖膜 摆播结束,用过筛细土覆盖种薯2厘米左右,厢面拱棚覆膜,清理排水沟。 5.4.2.4 定芽移栽 苗床上有10~20%幼芽破土时开始移栽,每个种薯保留3~5个健壮芽,移栽时注意种肥隔离。 5.5 种植密度 中晚熟品种单行种植,行距60~70厘米,株距25厘米,密度3800~4500穴/667平方米;单垄双行种 植,大行距120厘米,小行距30厘米,株距25~30厘米,品字形种植,密度3800~4500穴/667平方米。 早熟品种密度4500~5500穴/667平方米。 间套作种植密度2500~3500穴/667平方米。 5.6 田间管理 直播种薯出苗后及时破膜引苗,幼苗期注意补苗,封行前加强除草培土,团棵期控制植株旺长,结 薯期视植株长势施叶面肥。生产中注意清沟排渍,抗旱防涝。 5.7 病虫防控 按照“预警为先,预防为主,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的原则,重点抓好晚疫病、病毒病、地下害虫 等病虫防治。晚疫病防控根据监测预警系统发布的预警和预报,确定最佳防治措施,前期和中期选用“保 护+治疗”性药剂,后期选用“内吸性治疗剂+叶面喷施钾肥”(参考附录B)。选用脱毒种薯,防控蚜 虫传播,降低病毒病发病率。采用土壤处理等方式防治地下害虫。农药的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要求。 5.8 收获分级 当块茎成熟时,选择晴天或阴天,适时收获。在收获过程中减少块茎机械损伤,在阴凉避光避雨处 薄摊7~10天,表皮干燥后,剔除杂质和不合格块茎,按照大小实行分级存放。 5.9 保鲜贮藏 保鲜贮藏库提前清洁、消毒,注意通风换气,贮藏适宜温度3~5℃、空气相对湿度80~85%。商品 薯入库时要进行梯级温度预处理。有条件的宜采用气调库贮藏。应符合NY/T 1056的要求。 5.10 分选包装 根据块茎商品用途不同,按照大小及质量分选包装,应符合NY/T 658的要求。 6 硒含量检测与标注 3 DB4228/T 6—2020 按照GB 5009.93的方法检测。硒含量达到1.5微克/千克以上的“恩施土豆”可标注“恩施硒土豆”; 硒含量达到15~150微克/千克的“恩施土豆”可标注“恩施富硒土豆”。 7 质量追溯 对恩施土豆生产地点、品种名称、种薯级别、肥料施用、田间管理、病虫防治、收获分级、检测标 注、分选包装及产品去向等按要求建档并妥善保存,以备溯源(参考附录C)。 4 DB4228/T 6—2020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恩施土豆”参考品种 品种名称 熟期 薯皮薯肉 中薯 5 号 早熟 淡黄皮淡黄肉 鄂马铃薯 4 号 中早熟 黄皮黄肉 鄂马铃薯 12 中早熟 黄皮黄肉 华渝 5 号 中早熟 黄皮黄肉 米拉 中晚熟 黄皮黄肉 鄂马铃薯 10 号 中晚熟 黄皮黄肉 鄂马铃薯 13 中晚熟 黄皮黄肉 鄂马铃薯 16 中晚熟 黄皮黄肉 华恩 1 号 中晚熟 黄皮黄肉 5 DB4228/T 6—2020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杀菌剂参考指标 药剂用量 有效成分 作用类型 毒性 (克或毫升/667 平方米)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150~200 克 保护剂 低毒 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 150~200 克 保护剂 低毒 100 克/升氰霜唑悬浮剂 24~32 毫升 保护剂 低毒 250 克/升嘧菌酯悬浮剂 30~40 毫升 保护剂 低毒 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30~40 毫升 保护剂 低毒 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 30~40 毫升 保护剂 低毒 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 75~100 毫升 内吸治疗保护剂 低毒 52.7%恶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 24~32 克 治疗剂 低毒 2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 60~80 克 治疗剂 低毒 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 150~200 克 治疗保护剂 低毒 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 30~40 克 治疗剂 低毒 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 15~20 毫升 治
DB4228-T 6-2020 绿色食品 恩施土豆生产技术规程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13:51:1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