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CCS B 05 DB33 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2306—2021 盆栽红掌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production for potted Anthurium 文稿版次选择 2021 - 01 - 05 发布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2 - 05 实施 发 布 DB33/T 2306—202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园林植物与花卉研究所、杭州金色池塘生态农业观光有限公司、浙江省农 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德清加州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丹青、葛亚英、胡伟祥、周勤、陈金云、潘晓韵、朱强、周媛、马广莹、徐 丹彬、吴志广、杨星星、潘刚敏、万晓。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DB33/T 2306—2021 盆栽红掌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盆栽红掌的生产场地、设施设备、栽培技术、包装运输、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盆栽红掌的设施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规范性文件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的对应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2551 红掌种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穴盘苗 plug seedlings 将组培苗移栽到穴盘后培育的种苗,植株高度一般为6 cm~12 cm。 3.2 钵苗 pot seedlings 将穴盘苗移栽到8 cm~10 cm的营养钵后培育的种苗,植株高度一般为10 cm~20 cm。 3.3 吸芽 offsets 主茎侧面长出的小芽,能萌发生成新的植株。 3.4 佛焰苞 spathe 着生在肉穗花序外的一个大型苞片,多具各种美丽的色彩,是红掌主要的观赏部位。 4 生产场地和设施设备 1 DB33/T 2306—2021 4.1 场地选择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交通便利、通风良好、采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空旷场地。 4.2 大棚 以GP-L832型连栋钢架大棚为宜,跨度×顶高×肩高宜为8 m× 5 m×3 m。 4.3 水处理系统 采用雨水收集系统或反渗透设备,水的EC<0.3 ms/cm,pH 5.5~6.5。 4.4 配套设施设备 4.4.1 遮光系统 采用活动式遮光系统,温室内外各一层,外遮阳网的遮光率75%,内遮阳网的遮光率50%为宜。 4.4.2 降温系统 由通风窗、水帘风扇降温系统、喷淋系统等设施组成。 4.4.3 加温设备 宜采用燃气热水锅炉、燃油式加温机、地源热泵系统、空气能加温机、空调加温等进行加温采暖, 并在温室内安装内保温层。 4.4.4 加湿系统 宜采用弥雾系统,主要包括动力泵、供水管道、微喷头、电磁阀和手动阀门等,根据大棚面积和喷 头数量来确定水泵的功率。 4.4.5 空气循坏系统 宜采用内循环风扇,根据大棚面积和风扇流量确定风扇数量,一般1个单跨安装2只流量为3000 立 方米/分钟的风扇。 4.4.6 自动控制系统 根据条件选择可自动控制开窗、卷膜、水帘风机、加温、弥雾、风扇等温室环境控制设备以及可远 程操控的自动控制系统,自动调控温室内环境。 4.4.7 栽培床架 为提高温室利用率,宜采用移动式栽培床架。床架高度为0.6 m~0.8 m,宽度一般为1.6 m,留一 个0.6 m的移动走道。栽培床的床面铺设镀锌钢丝,孔径为3 cm×12 cm或4 cm×13 cm,床架应平整、 牢固。 5 栽培技术 5.1 品种选择 2 DB33/T 2306—2021 栽培品种应选择观赏价值高、生长健壮、株型紧凑、抗逆性强、适宜本地区栽培种植的品种。进口 品种主要有:阿拉巴马(Alabama)、红斑比诺(Bambino Red)、朱莉(Joli)、马都拉(Madural)、 密西根(Michigan)、橙冠军(Orange Champion)、粉冠军(Pink Champion)、红成功(Red Success)、 白夏睿德(Sharade White)、骄阳(Sierra)、甜梦(Sweet Dream)、特伦萨(Turenza)。国内自 育品种有:粉黛(Fendai)、小娇(Xiaojiao)等。主要品种及其特性参见附录A。 5.2 种植前准备 5.2.1 栽培基质 宜选用规格为10 mm~40 mm的中粗纤维泥炭,EC值低于0.5 ms/cm,pH值5.5~6.5,可用纯泥炭, 或纯泥炭与椰糠(EC值低于0.5 ms/cm、pH值低于6.8)3:1混合使用。 5.2.2 花盆选择 选择透气性和排水性好、高度和口径比约为1:1的花盆。穴盘苗先种植于盆径9 cm~10 cm的塑料 小盆,10周~14周后移栽到成品花盆中。钵苗可直接种植于成品花盆中。花盆规格一般为盆径9 cm~18 cm,根据植株大小选择不同的规格。 5.2.3 大棚消毒 提前1天~2天对温室、苗床、周转框等设施工具和地面用漂白水(季铵盐10%浓度)喷洒消毒。在 温室入口处放置消毒脚垫,用漂白水或高锰酸钾(0.1%)浸泡,消毒鞋子,及时添加消毒液,同时放置 免洗的手用消毒液或75%医用酒精,对进入温室人员的手部进行消毒。 5.3 穴盘苗移栽期管理 5.3.1 种苗选择 选择的穴盘苗同批次内种苗植株高度应均匀一致,根系发育良好,根量多,苗高适中,叶片完整, 植株健康,长势好,无病虫害。种苗质量应符合NY/T 2551。 5.3.2 种苗处理 种苗运到基地后,应尽快从包装箱中取出,并竖立放置在周转框中。取苗过程应轻拿轻放,保持原 根团完整、不松散。种苗栽植前应对大棚采取遮阳措施,温度控制在25 ℃~28 ℃,相对湿度70%~80%。 5.3.3 上盆 一般为双株种植。种植前在花盆底部铺放一定厚度(2 cm~3 cm)的基质,将种苗竖直置于盆中央, 四周均匀填充基质至种苗基部芽点,勿压挤基质,基质表面低于盆口1 cm为宜。上盆后摆放在床架上, 以植株间叶片不相互交接为宜,可采取行列交错或行列对齐的两种方式摆放。 5.3.4 缓苗期管理 上盆当天用根腐宁600倍~800倍浇根处理,并用75%百菌清(600倍~800倍)或50%多菌灵(800倍~ 1000倍)进行叶面喷雾杀菌。适当遮阳,光照强度控制在5000 Lux~8000 Lux,适宜昼温25 ℃~28 ℃、 夜温19 ℃~21 ℃,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 5.3.5 换盆 穴盘苗种植在小盆中生长10周~14周,需移栽至更大的成品花盆。 3 DB33/T 2306—2021 5.3.6 调整苗距 随着植株的生长,当相邻盆植株间叶片相互重叠遮挡超过三分之一时应进行苗距调整。调整时应按 照植株大小分开摆放。 5.4 盆栽期管理 5.4.1 温度 栽培期间适宜的昼温为23 ℃~28 ℃,夜温为19 ℃~21 ℃,避免长时间低于15 ℃或高于30 ℃。 室内的温度与季节、光照强度有直接关系,应综合考虑,合理利用设施设备进行科学调控,具体见表1。 表1 盆栽红掌生产大棚不同温度调控措施 温度(℃) 建议采取的措施 ≤15 加温,夜间保持叶片干爽 16~19 密闭温室适当保温 20~26 开启天窗、侧门,卷起周边薄膜通风 27~30 打开活动遮阳网遮荫,适当启动降温设备进行降温 >30 尽可能启用降温设备降温 5.4.2 光照 采用内外遮阳网进行调控。不同季节、不同生长期以及不同花色的光照要求不同,具体见表2。 表2 盆栽红掌不同季节、不同生长期的光照要求(Lux) 季节 小苗期 营养生长期(半成品) 生殖生长期(成品期) 夏、秋 12000~15000 15000~20000 红色系15000~18000、杂色系10000~13000 冬、春 15000~18000 15000~20000 红色系15000~18000、杂色系12000~15000 5.4.3 湿度 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80%。但不同温度情况下要求的湿度不尽相同,见表3。湿度较低时宜 采用弥雾加内循坏设备来增加空气相对湿度,以水雾刚好飘落到叶面之上为宜。湿度偏高时可以通过通 风、加温等措施来降低湿度。 表3 盆栽红掌在不同温度情况下的湿度要求 温度范围(℃) 湿度要求(%) 16~19 40~60 20~27 70~80 28~30 80~90 5.4.4 肥水管理 5.4.4.1 营养液配制 可选择自己配制营养液,也可选择红掌专用肥。营养液配方见附录B,具体配置方法为:选用2个容 积为1000 L的容器,分别标为A和B,按照配方把A和B所需的肥料分别称取溶解后倒入相应的容器内,然 后放满水到1000 L,即为配制好的A、B各100倍的母液肥。母液配制好后存放在阴凉处备用,使用时需 稀释100倍。施肥时一般采用1000 L的容器,加入A、B肥母液各10 L稀释后使用。A、B母液不可同时加 入,易产生沉淀,具体混合方法为:先放入1/3体积的水,向其中缓慢加入A肥母液,搅拌均匀后再加入 4 DB33/T 2306—2021 1/3体积的水,然后缓慢加入B肥母液,搅拌均匀后加入余下体积的水即可施用。施用的营养液适宜EC 为1.2 ms/cm~1.5 ms/cm、pH为5.5~6.5。 5.4.4.2 施肥方式 一般采用人工根际灌施,通常5 天~7 天施肥一次,每次浇灌以浇透盆土但不积水为宜。不同季节 适宜的浇灌时间不同,夏秋季节(5月~10月)以7:00~17:00为宜,冬春季节(11月~次年4月)以9: 00~15:00为宜。 5.4.4.3 基质 EC 值、pH 值检测和调整 一般随着浇肥次数的增加,基质EC值会上升,pH值会降低。每15 天应对盆土基质的EC值和pH值进 行检测。具体方法为:在施肥2 小时~4 小时之内,随机挖取红掌盆中的中间部位基质,一个苗床采样 5盆以上,混合后直接挤压水分进行测试。EC值在1.8以下为正常,高于1.8宜停肥浇水进行调整,一般 为浇三次水肥后浇一次清水或四次水肥后浇一次清水。pH值在5.5~6.0之间为宜,可通过在营养液中添 加碱性或酸性溶液进行调整,过低可添加4%氢氧化钠溶液,过高可添加0.1%磷酸。 5.5 病虫害防治 盆栽红掌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茎腐病、叶斑病、炭疽病和细菌性病害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 蛛、斜纹夜蛾和蓟马等,具体

pdf文档 DB33-T 2306-2021 盆栽红掌生产技术规程 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3-T 2306-2021 盆栽红掌生产技术规程 浙江省 第 1 页 DB33-T 2306-2021 盆栽红掌生产技术规程 浙江省 第 2 页 DB33-T 2306-2021 盆栽红掌生产技术规程 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22:54:0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