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 05 惠 DB4413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413/T 18-2020 艾草栽培技术规程 The cultivation technical rule for Artemisia argyi 2020 - 11 - 16 发布 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12 - 16 实施 发 布 DB4413/T 18—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博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博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博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博罗县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博罗县康祥岭南本草农 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起草人:赵春艳、王武生、李桂友、王日芳、蓝斌、朱文忠、陈建标、范日明、徐毅东、朱 放辉、黄建民、张绿恒、杨锦平、李丽、张玉梅、胡玉桃、张春龙、黄建香、林泽斌、潘庆全。 I DB4413/T 18—2020 艾草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艾草的产地环境、备耕、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治及采收。 本文件适用于惠州地区艾草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3.1 产地环境 气候条件 选择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大于 350 d 的地块。环境空气应符合 GB 3095 的要 求。 3.2 土壤条件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便利、集中连片的土壤肥沃田块,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 3.3 水质条件 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 的要求。 4 4.1 备耕 园地选择 艾草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喜阳耐旱,田边、地头、山坡地均可种植,可因地制宜利用土地,尽量选 择光照充足、排灌良好、土壤透气性好、有机质丰富的中性土壤地块种植。 4.2 整地 1 DB4413/T 18—2020 地块选好后,在种植前 15 d~20 d,先清除前茬作物及杂草,然后进行深耕,耕深 20 cm 以上, 进行翻晒。 4.3 起畦 艾草栽种 1d 前,按 170 cm 包沟起畦,沟宽 40 cm~50 cm、深 20 cm~30 cm,畦面呈龟背形。有 条件的可进行地膜覆盖。地块四周宜开好排水沟,沟深 40 cm~50 cm 左右、宽 50 cm~60 cm 以上,便 于排灌水。 5 栽培技术 5.1 品种选择 选用适应惠州区域内种植的艾草品种。 5.2 播种育苗 5.2.1 种子育苗 2 月~3 月进行,种子拌细土撒播,亩用种量 15g~20g。幼苗 2 片~3 片叶时间苗,适当追肥,保 持土壤湿润,以利培育壮苗。 5.2.2 分株育苗 11 月~12 月进行,艾草采收后中耕松土结合除草,中耕均匀,深度 15 cm。当日平均气温达到 9℃~ 10℃时,根茎萌芽,气温渐高,幼苗出土。保持土壤湿润,适当追肥,培育壮苗。 5.3 移栽 5.3.1 栽植时间 以 3 月~4 月份定植为宜。 5.3.2 栽植规格 艾草栽植规格株行距为 30 cm×40 cm。 5.3.3 栽植方法 直播和分株育苗移栽。 5.4 田间管理 5.4.1 合理施肥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和 NY 525 标准的规定。 5.4.2 基肥 2 每 667m 施商品有机肥 1000 kg~2000 kg 作为基肥,混匀基肥和土壤后翻耕土地 15 cm 以上。 5.4.3 2 追肥 DB4413/T 18—2020 2 幼苗移栽成活后,沿行撒施尿素每 667 m 施 4 kg~5 kg,或用水溶化肥(浓度 0.5%以内)蔸施或 叶面喷施,作为提苗肥,以后每采收一茬后都要追施 40 kg~50 kg 复合肥。 5.4.4 灌溉 灌溉水应符合 GB 5084 标准的规定。及时做好雨天、雨后的清沟排水工作,防止积水;天气干旱 时,应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6 6.1 病虫草害防治 防治原则 有害生物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 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原则。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和 NY/T 1276 标准的规定。 6.2 主要病害 艾草主要病害有白粉病,该病在发病前、发病初期可选择 1.5%多抗霉素水剂 100 倍液、78%波尔·锰 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1000 亿芽孢/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粉 30g/667m2~40g/667m2 进行喷施。 6.3 主要虫害 艾草主要虫害有蚜虫,该虫防治可用 10%吡虫啉可湿粉剂 1000 倍液或 1%苦参碱可溶液剂 500~600 倍液喷雾防治。 6.4 草害 栽植前 7 d~10 d 进行土壤封闭除草,用 72%异丙甲草胺乳油 100 mL 兑水 40 kg 地面喷雾。栽 后应视杂草生长情况及时进行人工除草,艾草收割后,艾芽萌发前对于少量杂草的应进行中耕除草。 7 采收 当植株生长旺盛,茎杆直立未萌发侧枝,未开花时可收割。第一年艾叶第 1 茬收获期在 5 月~6 月, 第 2 茬收获期在 7 月~8 月,第 3 茬收获期在 10 月~11 月。采收要选择晴天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pdf文档 DB4413-T 18-2020 艾草栽培技术规程 惠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413-T 18-2020 艾草栽培技术规程 惠州市 第 1 页 DB4413-T 18-2020 艾草栽培技术规程 惠州市 第 2 页 DB4413-T 18-2020 艾草栽培技术规程 惠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10:53:3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