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CCS B 05 DB33 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2280 —2020 前胡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green production for Peucedani Radix 2020-11-28 实施 2020-10-28 发布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3/T 2280—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淳安千岛湖岐仁山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淳安县临岐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有限公司、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淳 安县农业农村局、杭州千岛湖鹤岭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淳安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平汉、何伯伟、任江剑、孙健、沈晓霞、睢宁、孙彩霞、徐梁、姜娟萍、徐 丹彬、姜玲、方月仙、陈颖君、汪利梅、俞云林、何荷根、叶红燕、詹仁春、姜爱明、李艳、严德卿。 1 DB33/T 2280—2020 前胡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前胡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子繁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包装、 贮藏、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前胡的绿色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24689.2 植物保护机械杀虫灯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 525 有机肥料 SB/T 11182 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前胡 系伞形科前胡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前胡(PeucedanumpraeruptorumDunn)的干燥根。 3.2 摘薹 在前胡茎长至10 cm~30 cm时,折断茎,仅保留基生叶的农事操作。 3.3 种蓬 由复伞形花序发育而成的呈蓬状的果穗。 4 产地环境 2 DB33/T 2280—2020 4.1 空气质量 符合GB 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4.2 水质量 农田灌溉用水符合GB 5084的标准。 4.3 土壤质量 土壤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 6.0~8.0的砂壤土为宜,有机质含量15.0 g/kg 以上为宜,其他条件应符合GB 15618 的要求。 4.4 建园环境 应符合NY/T 391中的产地环境通用要求。 5 种子繁育 5.1 种地选择 宜选择向阳的封闭的山湾地,方圆1 km以内无前胡栽培基地。 5.2 整地 2 在晴天进行深耕整地,每亩(667m )均匀撒施草木灰200 kg~300 kg或腐熟的农家肥2000 kg~3000 kg或有机肥300 kg~500 kg,有机肥应符合NY 525的要求。耙细整平作畦,畦宽80 cm~110 cm,高20 cm~ 30 cm,在地块四周开好排水沟。坡地不需作畦,需每隔3 m用树枝、根梗或草叶做1条隔土带。 5.3 种子选择 采集以海拔400 m~600 m地段的无混花的多年生前胡种子为宜,种子净度95%以上。 5.4 播种 当年采收的种子条播,在11月上旬~翌年1月下旬进行,每亩用种量1.5 kg~2.0 kg,在整好地的 畦面上以行距30 cm~40 cm开播种沟,沟深2 cm~3 cm,沟底平坦,土细碎,种子均匀散在沟内,用竹 枝或扫帚轻扫覆土,稍压实,浇水保湿。 5.5 田间管理 5.5.1 间苗、中耕除草 当苗高3 cm~5 cm高时,结合间苗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6月中旬~7月上旬,结合间定苗进行第二 次中耕除草,中耕宜浅,以划破地皮为宜,防止伤根或土块压伤幼苗,间定苗留苗量每亩10000株~12000 株;第三次于7月底~8月初进行;多雨年份,增加1次~2次。 5.5.2 追肥 第一年的施用低磷高浓度复合肥为宜,7月底~8月初进行,每亩用量9 kg~11 kg;第二年结合三 次中耕除草及时追肥,第一次亩施中磷高浓度复合肥10 kg,第二次亩施用尿素5 kg~10 kg,第三次 8 月下旬~9月上旬、每亩每次施用磷酸二氢钾300 g~600 g,喷洒浓度为0.5%左右。 3 DB33/T 2280—2020 5.6 采收留种 霜降后,采集健壮无病的种蓬,放于室内后熟10天~15天,晒干擦打,使种子脱出,过筛去除杂质, 晾干用布袋贮存阴凉处备用。 6 栽培管理 6.1 选地整地 6.1.1 选地 选择平地或向阳缓坡地,以海拔400 m以上为宜,缓坡地坡度应小于25°,平地无积水;也可选择疏 林下套种,其郁闭度应小于0.3。 6.1.2 整地 深耕整地,亩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 kg~3000 kg或有机肥500 kg~800 kg。耙细整平作畦,畦宽110 cm~130 cm,畦高20 cm~30 cm,地块四周开25 cm~35 cm的排水沟。疏林套种应平整土地,不需作畦, 需每隔3 m~5 m做一条水平隔土带。 6.2 播种 6.2.1 种子处理 春播种子用40℃~50℃温水浸泡,12小时后取出,15℃~25℃催芽,75%以上的种子露白时播种。 冬播种子需在4℃储藏2周以上,播种前先温水淋湿,然后将种子与有机肥、细土(1:1:1)混匀待用。 6.2.2 播种时间 春播以2月下旬~3月上旬为宜;冬播以11月上旬~翌年1月下旬为宜。 6.2.3 播种方式 6.2.3.1 播种方式选择 大田平地,以条播为宜;疏林或坡地,以撒播为宜。 6.2.3.2 条播 在整好地的畦面上以行距20 cm~25 cm浅开播种沟,沟深1 cm~2 cm,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用竹 枝或扫帚轻扫覆土,稍压实,浇水保湿。 6.2.3.3 撒播 将种子均匀撒播在畦面,用竹枝或扫帚轻扫覆土。 6.2.4 播种量 条播每亩用种量为1.5 kg~2.0 kg,撒播每亩用种量为2.0 kg~3.0 kg。 6.3 田间管理 6.3.1 间定苗 4 DB33/T 2280—2020 当幼苗长到3 cm~5 cm时进行间苗,拔除过密和过纤细的幼苗。当幼苗长到10 cm~15 cm时结合间 苗进行定苗,条播按株距10 cm~15 cm定苗,撒播按株距15 cm~20 cm定苗,最终控制每亩前胡植株数 量在8000株左右为宜,定苗时拔除抽薹的植株。 6.3.2 中耕除草 结合第一次间苗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6月中旬~7月上旬,结合间苗补缺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浅 锄,以划破地皮为宜,防止伤根或土块压伤幼苗;7月底~8月初进行第三次中耕除草。多雨时酌情增 加1次~2次。 6.3.3 追肥 第一年幼苗期至7月底不宜追肥,后期依苗情适当追肥;第二年施肥以钾肥为主,追肥前控后促,8 月上旬第一次追肥,8月下旬~9月上旬第二次追肥,每次每亩用低磷高钾高浓度复合肥10 kg~15 kg。 6.3.4 水分管理 种子发芽后应保持土壤湿润,遇干旱及时浇水,浇水时宜用喷淋方式。夏秋季久旱时,及时在清晨 或傍晚浇水;梅雨季节及时排水防涝。 6.3.5 摘薹 在第二年年3月底开始进行摘薹,见薹摘除。 6.4 遮阴 5月中旬田间搭设遮阳网,遮阳网透光率为60%~70%,10月中旬拆除遮阳网。条播栽培模式也可在4 月中旬~5月上旬在大田套种玉米等高秆作物遮阴。 7 病虫害防治 7.1 主要病虫害 前胡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和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黄刺蛾和蛴螬等。 7.2 防治原则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预报,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 等防治技术,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将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阈值内。 7.3 农业防治 加强管理,培育壮苗;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和病株,带出田外,集中处理。 7.4 物理防治 根据害虫的不同习性,在田间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或悬挂黄色粘虫板等。杀虫灯应符合GB/T 24689.2 的要求,挂灯时间为5月上旬~10月下旬,雷雨天不开灯。黄色粘虫板(规格20 cm×25 cm或 25 cm×30 cm),每亩悬挂量40张~60张。 7.5 生物防治 5 DB33/T 2280—2020 保护和利用天敌,控制虫害的发生和为害。应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 7.6 化学防治 药剂选择及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要求,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优先使用植物源农药、矿物 源农药及生物源农药。不应使用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高毒、高残留农药。中药材上禁限用农药名 单按附录A执行。 8 采收加工 8.1 采收时间 11月~翌年2月采挖生长2年以上植株的根部,以年前采挖为宜。 8.2 采收方法 选晴天进行采挖,整株挖起,抖净泥土,去除叶、茎和须根。 8.3 产地初加工 水洗后晒干或低温烘干,烘干温度以50℃~60℃为宜,不应超过70℃。 9 包装、贮藏 9.1 产地初加工后的前胡药材的包装应符合 SB/T 11182 的要求。 9.2 贮藏应置于阴凉整洁干燥处,防虫、防蛀。贮藏期间应定期检查,发现吸潮返软时,应及时晾晒 或烘干。 10 档案管理 生产单位应保存完整、真实的产地环境质量资料,生产栽培管理和销售记录,包括投入物品、种植、 收获、处理、销售等全过程记录档案,档案至少保存3年。 11 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前胡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参见附录B。 6 DB33/T 2280—2020 AA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禁限用农药名单 A.1 禁用农药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艾氏剂,狄氏剂,二溴乙烷,除草醚,杀虫脒,敌枯双,二溴氯丙烷,砷、铅类,汞制剂,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 鼠硅,乐果,氧乐果,甲胺磷,乙酰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 甲基异柳磷,久效磷,磷胺,八氯二丙醚,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 磷化锌,硫线磷,硫环磷,蝇毒磷,治螟磷,甲拌磷,内吸磷,灭线磷,氯唑磷,特丁硫磷,水胺硫磷,丁硫克百威,涕灭威,克百威,灭多威,百草枯水剂,氯磺 隆(包括原药,单剂和复配制剂),胺苯磺隆,甲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三氯杀螨醇,氟虫胺,氟虫腈,林丹,硫丹,溴甲烷,杀扑磷、2,4-滴丁酯。 A.2 限用农药 特丁硫磷,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丁酰肼(比久),硫线磷,硫丹,溴甲烷,毒死蜱,三唑磷,杀扑磷,氯化苦,氟苯虫酰胺,磷化铝,氟鼠灵,百草枯,2, 4-滴丁

pdf文档 DB33-T 2280-2020 前胡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3-T 2280-2020 前胡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浙江省 第 1 页 DB33-T 2280-2020 前胡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浙江省 第 2 页 DB33-T 2280-2020 前胡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2:12:0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