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20.020 B 05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1815—2020 青稞豆科牧草混作栽培技术规范 2020 - 08 - 11 发布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9 - 01 实施 发 布 DB63/T 1815—2020 前 言 本规范按照GB /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规范由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规范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韩梅、姚有华、严清彪、李正鹏、陈言玲。 本规范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 I DB63/T 1815—2020 青稞豆科牧草混作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青稞豆科牧草混作草产量指标、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田间管理、收获、贮存技术。 本规范适用于海拔2800米以上地区进行青稞豆科牧草箭筈豌豆(或毛叶苕子)混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豆类 GB 6141 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3 草产量指标 2 2 2 鲜草产量30.0 t/hm ~45.0 t/hm(每亩2000.0千克~每亩3000.0千克);干草产量0.75 t/hm ~0.90 2 t/hm (每亩500.0千克~每亩600.0千克)。 4 品种选择 选用经国家和省级审定或国家登记的青稞、豆科作物箭筈豌豆或毛叶苕子品种,质量符合GB 4404.1、GB 6141、GB 4404.2中的规定。 5 种植技术 5.1 播种时间 4月中下旬~5月下旬。 5.2 播种量 2 2 混播时青稞播种量为0.23 t/hm ~0.30 t/hm (每亩15.0千克~每亩20.0千克),箭筈豌豆(毛叶 2 2 苕子)播种量为0.06 t/hm ~0.075 t/hm (每亩4.0千克~每亩5.0千克)。 5.3 播种方法 采用条播机进行条播。条播时将青稞和箭筈豌豆(毛叶苕子)种子分开,青稞种子放入前箱,箭筈 豌豆(毛叶苕子)放入肥料箱,行距15 cm~30 cm,播后要镇压、耱地,播种深度3 cm~4 cm。 6 田间管理 1 DB63/T 1815—2020 6.1 追肥 2 2 降雨前或结合灌溉追肥,用量为纯氮0.345 t/hm ~0.069 t/hm (每亩2.3千克~每亩4.6千克)。 6.2 灌水 宜灌溉地区,在青稞拔节至开花期进行灌溉1次~2次。 7 收获 青稞乳熟期与箭筈豌豆(毛叶苕子)一次性收获。 8 贮存技术 8.1 晒制青干草 刈割后的青草就地铺摊晾晒1 d~2 d,每隔3 h~4 h翻动一次,饲草含水量达到25%即可打捆,运回 堆垛贮藏,堆间留通风道,当饲草含水量降至17%时安全贮藏。 8.2 青贮 用捆裹青贮机械设备进行捆裹青贮,饲草含水量应控制在60%~70%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pdf文档 DB63-T 1815-2020 青稞豆科牧草混作栽培技术规范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3-T 1815-2020 青稞豆科牧草混作栽培技术规范 青海省 第 1 页 DB63-T 1815-2020 青稞豆科牧草混作栽培技术规范 青海省 第 2 页 DB63-T 1815-2020 青稞豆科牧草混作栽培技术规范 青海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07:34:2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