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B05 DB1411 山 西 省 吕 梁 市 地 方 标 准 DB1411/T 37—2020 代替DB141100/T 037-2014 冷凉区莜麦生产技术规程 2020-03-01 发布 吕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03-01 实施 发布 DB1411/T 37—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141100/T 037—2014《绿色食品 莜麦生产技术规程》,与DB141100/T 037—2014相 比主要变化如下: ——名称变更为《冷凉区莜麦生产技术规程》 ——在4.2.2.3.1中,调整了肥料使用量; ——在5.1中,修改了主要病虫害; ——在5.3.2中,修改了色板,增加了近年来推广使用的糖醋液的防治方法; ——在5.3.3中,修改了生物防治病虫害办法; ——在5.3.4中,修改了药剂防治病虫害办法。 本标准由吕梁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归口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吕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吕梁农产品市质量安全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才 成殷贤 薛志强 李晓梅 成美清 本标准于2014年4月首次发布,2020年3月为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向吕梁市农业农村局、吕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反馈。联系电话: 0358-3386009 0358-8226297 I DB1411/T 37—2020 冷凉区莜麦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冷凉区莜麦的生产基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措施、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及产品质量 溯源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吕梁市范围内冷凉区莜麦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4404.4 粮食作物种子 第4部分:燕麦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3 生产基地环境条件 3.1 产地环境 环境质量应符合 NY/T 391 的规定。冷凉区莜麦生产基地须选择在无污染和自然生态环境好的地区。 基地必须远离工矿区和公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包括工业“三废”、农业废弃物、城 市垃圾和生活污水等。具体要求生产基地要距高速公路、国道 1000 m 以上,距地方主干道 500 m 以上, 距医院、生活污染源 2000 m 以上,距工矿企业 1000 m 以上,上风口不得有工业污染源。 3.2 土壤条件 壤土、粘壤土的坡地和低洼下湿地都可种植莜麦。不宜连作,前茬以豆科作物最好,胡麻、马铃薯 也是较好的前茬作物。 4 生产技术措施 4.1 种子 拒绝使用转基因莜麦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4 的要求。应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 性强,适合当地栽培的莜麦品种。 4.2 播前准备 4.2.1 种子处理 播前剔除病粒、残粒、虫食粒及杂粒。 4.2.2 整地施肥 4.2.2.1 施肥原则 施肥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尽量减少肥料使用次数,提倡使用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绿色食品和 有机食品专用肥。使用的有机肥料应符合NY 525的规定。 4.2.2.2 整地 1 DB1411/T 37—2020 采用深松、细耙相结合的土壤耕作方法精细整地。前茬收获后,深耕20 cm以上,耕后细耙1遍~2 遍,耙深12 ㎝~15 ㎝,做到上虚下实、深浅一致、地平土碎。 4.2.2.3 施肥 4.2.2.3.1 施肥量 每667 ㎡(亩)基施农家肥1500 ㎏~2000 ㎏。化学肥料可施氮肥(N)用量每667 ㎡施6 kg,磷 肥(P2O5)用量每667 ㎡施3 kg。 4.2.2.3.2 施肥方法 底肥:将基肥均匀地撒在地面上,耕翻入土;追肥:根据莜麦的生长情况,可采用追肥或叶面喷肥 及时补充生长发育所需的肥料。 4.3 播种 4.3.1 播种期 5月中、下旬播种。 4.3.2 播种量 每667 ㎡(亩)基本苗20万株~30万株。播量每667 ㎡ 8 ㎏~10 ㎏。 4.3.3 播种方法 播种深度一般为3 cm左右,墒情好的低洼下湿地可适当浅些,但不得浅于2 cm。墒情差的可适当深 些,一般不超过5 cm,播后镇压。 4.4 田间管理 4.4.1 苗期管理 苗期要早锄、浅锄,去除杂草。 4.4.2 中期管理 分蘖拔节期,旱地应趁雨追肥。在分蘖期和拔节后各中耕一次,重点放在第一锄,要深锄、碎锄、 锄净,严禁拉大锄。第二锄要浅锄。 4.4.3 后期管理 2 莜麦开花灌浆期,可用0.2%~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与20%的尿素溶液混合作根外追肥,每667 m 喷液70 kg。一周后再复喷一次,促进灌浆,提高粒重。 5 病虫害防治 5.1 主要病虫害 本地主要病虫害有坚黑穗病、蚜虫等。 5.2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和“科学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以规范栽培管理的预防措 施为主,采用综合防控的技术。使用农药应符合NY/T 393、NY/T 1276的规定。 5.3 防治措施 5.3.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虫品种,轮作倒茬,培育壮苗,精耕细作。 5.3.2 物理防治 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采用色虫板、杀虫灯、机械人工捕捉、糖醋液诱杀害虫。 5.3.3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采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5.3.4 药剂防治 优先选用微生物源、植物源、矿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按照NY/T 393、NY/T 1276 的规定执行。如蚜虫可用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进行防治。 6 收获贮藏 2 DB1411/T 37—2020 6.1 收获 莜麦穗部四分之三小穗籽粒成熟时即可收获。 6.2 贮藏运输 莜麦的贮藏运输应符合NY/T 1056的规定。脱粒后及时晾晒,当籽粒含水量降至13%以下方可入库贮 藏。仓库需有良好的防湿、隔热、通风、密闭性能,可防霉变、虫蛀和污染。尽量保持稳定低温、干燥 环境条件,门窗设网防止鸟、鼠、虫入内。 7 产品质量溯源 7.1 建立统一农户档案制度 绘制基地分布图和地块分布图,并进行统一编号。农户档案应包括基地名称、地块编号、农户姓名、 作物品种及种植面积。 7.2 建立统一的生产记录档案 详细记录生产过程中农事活动、投入品使用、产品销售趋向等,建立完善的可追溯制度。 3
DB1411-T 37-2020 《冷凉区莜麦生产技术规程》 吕梁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08:05:55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88.6 KB)
分享
友情链接
NB-T 10897—2021 烃基生物柴油.pdf
TTAF 077.18—2022 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 第18部分:剪切板信息.pdf
T-SZUAVIA 001—2021 低慢小无人机探测反制系统通用要求.pdf
GB-T 16903.2-2023 标志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 第2部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通用符号要素.pdf
GB-T 41774-2022 法庭科学 爆炸装置鉴定规程.pdf
GB-T 36632-2018 信息安全技术 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格式规范.pdf
GB-Z 41290-2022 信息安全技术 移动互联网安全审计指南.pdf
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pdf
DB34-T 4367-2023 民政领域政府购买服务操作指南 安徽省.pdf
YD-T 3956-2024 电信领域数据安全风险评估规范.pdf
GB-T 42013-2022 信息安全技术 快递物流服务数据安全要求.pdf
DB14-T 2736—2023 池塘养殖尾水处理规范 山西省.pdf
LY-T 1923-2020 室内木质门.pdf
T-CCIASD 10005—2023 集装箱结构有限元分析指南.pdf
GB-T 42595-2023 承压设备修理基本要求.pdf
GB-T 36030-2018 制药机械(设备 在位清洗、灭菌通用技术要求.pdf
GB-T 28435-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pdf
GB-T 18593-2010 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料的防腐蚀涂装.pdf
GB-T 20721-2022 自动导引车 通用技术条件.pdf
GBT 50064-201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388.6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