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05 DB1411 山 西 省 吕 梁 市 地 方 标 准 DB1411/T 20—2020 代替DB141100/T 020-2007 吕梁山区绿豆生产技术规程 2020-03-01 发布 吕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03-01 实施 发布 DB1411/T 20—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141100/T 020—2007《无公害农产品 绿豆生产技术规程》,与DB141100/T 020—2007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名称变更为《吕梁山区绿豆生产技术规程》 ——调整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相关内容,使所引用标准现行有效; ——充实了3产地环境中的内容; ——在4.2中,增加了施肥的内容; ——在5.1中,修改了主要病虫害; ——在5.3中,修改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药剂防治的内容; ——修改了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贮藏、生产记录档案的内容。 本标准由吕梁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归口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吕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吕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才 成殷贤 薛志强 成美清 于金萍 刘跃斌 刘新军 王旭军 张海 萍 柳 婧 李 典 王唐清 白如雪 本标准于2007年1月首次发布,2020年3月1日为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向吕梁市农业农村局、吕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反馈。联系电话: 0358-3386009 0358-8226297 I DB1411/T 20—2020 吕梁山区绿豆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吕梁山区绿豆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贮藏、 生产记录档案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吕梁市范围内吕梁山区绿豆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NY/T 2798.2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2部分:大田作物产品 NY/T 5295 无公害农产品 产地环境评价准则 3 生产基地环境条件 3.1 产地选择 生产基地须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远离工矿区和公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 的 影响,产地周围没有对产地环境可能造成污染的污染源,产地环境检测评价执行NY/T 5295的规定。 3.2 土壤条件 土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避免重 茬、迎茬。 4 生产技术 4.1 品种选择 选用适应性广、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2 的有关规定。 4.2 整地施肥 忌重茬,应与禾谷类或薯类作物实行 2~3 年的轮作倒茬。播前整地,要求深耕细耙,上虚下实、 无坷垃、深浅一致、地平土碎。结合深耕整地施足基肥,每 666.7 m2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1 500 kg~ 2 000 kg、 纯氮(N)3 kg~5 kg、磷(P2O5 )8 kg~10 kg、钾(K2O)3 kg~4 kg。 4.3 播种 4.3.1 播期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绿豆是喜温作物,应掌握春播适时,夏播抢早的原则,5 cm地温稳 定在14 ℃以上时是绿豆春播的始期。春播以5月10日到25日,夏播6月10日至20日最好,不宜晚于6月底。 4.3.2 播量 要根据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等因素来确定,一般下种量要保证在留苗数2倍以上。条播 和穴播一般每667 m2播量为 1.5 ㎏~2 ㎏,撒播4 ㎏。 4.3.3 播深 1 DB1411/T 20—2020 粘土和湿墒地,播深以3 cm~4 cm为宜, 土松缺水地, 播深以4 cm~5 cm为宜。 4.3.4 方法 绿豆的播种方法有条播、穴播和撒播,以条播为多。 4.3.5 种植密度 绿豆种植密度随品种、地方和栽培方式不同而异,一般掌握早熟种密,晚熟种稀;直立型密,半蔓 型稀,蔓生型更稀;肥地稀、瘦地密;早种稀,晚种密的原则。一般密度8000株~10000株.。 4.4 田间管理 及时中耕除草,可在第一片复叶展开后结合间苗进行第一次浅锄; 第二片复叶展开后,结合定苗 进行第二次中耕;分枝期结合培土进行第三次深中耕。 5 病虫害防治 5.1 绿豆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病毒病、叶斑病、白粉病等,主要虫害有地老虎、蚜虫、螟虫、双斑萤叶甲等。 5.2 防治原则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指导。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科学使用化学防治,达 到吕梁山区绿豆生产安全、优质、高产的目的。 5.3 防治方法 5.3.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虫品种,精选种子,汰除病粒。合理轮作倒茬,及时耕翻土壤,防止和减少幼虫或虫卵越 冬;培育无病虫害壮苗;适期播种,避开病虫害高发期。 5.3.2 物理防治 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采用色板、杀虫灯、机械人工捕捉、糖醋液诱杀害虫。 5.3.3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采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5.3.4 药物防治 使用药剂时,应首选低毒、低残留、广谱、高效农药,注意交替使用农药。严格按照 GB/T 8321 (所 有部分)、NY/T 1276及国家其他有关农药使用的规定执行。禁止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 5.3.4.1 根腐病 播种前用2.5%的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6%~0.8%,或35%的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按种子 量的0.04%~0.08%拌种。 5.3.4.2 病毒病 选用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三氮唑核 苷·铜·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喷雾防 治。 5.3.4.3 锈病、叶斑病 、枯萎病、白粉病 发病初期选用25%嘧菌酯悬浮剂1000~1500倍液喷雾,每隔7 d~10 d喷1次,连喷2~3次。 5.3.4.4 地下害虫 2 每666.7 m 用50%辛硫磷乳油40 ml加适量的水,加麦麸(或煮半熟的玉米面)5 kg,拌匀后闷5 h, 晾干,播种时施入播种沟内。 5.3.4.5 蚜虫 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3%的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 5.3.4.6 螟虫类和食心虫 在成虫盛发至幼虫入荚前选用20%氰戊菊酯乳油或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 2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 2 DB1411/T 20—2020 5.3.4.7 红蜘蛛 用20%哒螨灵乳油2 000倍液或20%螨死净乳油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 5.3.4.8 双斑萤叶甲 可用50%辛硫磷15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1500~2000倍液防治。 6 采收 6.1 分次收获 植株上70%左右的豆荚成熟后,开始采摘,以后每隔6 d~8 d收摘一次。 6.2 一次性收获 植株上80%以上的荚成熟后收割。 7 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贮藏 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执行 NY/T 2798.2,籽粒含水量降至 13% 以下才可入库贮存,仓库需有良 好的防湿、隔热、通风、密闭性能,严防霉变、虫蛀和污染。 8 生产记录档案 建立吕梁山区绿豆生产档案,详细记录投入品名称、有效成分、登记证号、防治对象、使用量、使 用方法、使用时间、使用地点及面积、使用人员、安全间隔期等信息。生产档案要至少保存两年。 3

pdf文档 DB1411-T 20-2020 《吕梁山区绿豆生产技术规程》 吕梁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411-T 20-2020 《吕梁山区绿豆生产技术规程》 吕梁市 第 1 页 DB1411-T 20-2020 《吕梁山区绿豆生产技术规程》 吕梁市 第 2 页 DB1411-T 20-2020 《吕梁山区绿豆生产技术规程》 吕梁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08:13:2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