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 65.020.20 B05 DB1411 山 西 省 吕 梁 市 地 方 标 准 DB1411/T 5—2020 代替DB141100/T 005-2007 露地优质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2020-03-01 发布 吕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03-01 实施 发布 DB1411/T 5—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141100/T 005-2007 《无公害农产品 茄子生产技术规程》,与DB141100/T 005-2007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订了标准名称,由《无公害农产品 茄子生产技术规程》修改为《露地优质茄子生产技术规 程》 ——修订了产地选择内容(见3.1)。 ——修订了播种期内容(见4.2.4.1) ——修订了施肥原则内容(见4.3.1.1) ——修订了病虫害防治内容(见4.5)。 ——增加了生产档案内容(见第6章)。 ——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三个标准(见2007版第2章) ——删除了环境质量(见2007版3.5)。 本标准由吕梁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归口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吕梁市蔬菜经营指导站、吕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文水县农业农村局。 本标准起草人:孙 凌 樊建东 成殷贤 于金萍 王唐清 任永生 王旭军 温晓燕 马果梅 张 婧 张慧琼 王晋斐。 本标准于2007年8月第一次发布,2020年3月为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向吕梁市农业农村局、吕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反馈。联系电话: 0358-3386009 0358-8226297。 I DB1411/T 5—2020 露地优质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露地优质茄子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采收及生产档案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吕梁市露地优质茄子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茄果类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环境条件 3.1 产地选择 生产基地须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的地区,远离工矿区和公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 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 3.2 土壤条件 土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砂质壤 土,土壤pH值7.0~7.5为宜。 3.3 前茬 前茬为非茄科作物。 3.4 灌水条件 平原农区禁用地上水源灌溉,地下水源灌溉取水层深度大于50 m;山地农区上游没有工矿污染的可 用地上水。 4 生产技术 4.1 种子 4.1.1 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商品性好、耐贮运、适合本地栽培、适应市场需求的茄子品 种。春茬生产选择耐低温弱光、果实发育快的早、中熟品种;夏、秋茬生产选择耐热、抗病的中、晚熟 品种。 4.1.2 种子质量 符合GB 16715.3的要求。 4.2 培育壮苗 4.2.1 育苗设施 根据季节、气候条件的不同,选用温室、塑料棚、阳畦、露地温床等育苗设施,有条件的可采用穴 盘育苗和工厂化育苗。夏季露地育苗要有防雨、防虫、遮阳设施。 4.2.2 种子处理 1 DB1411/T 5—2020 4.2.2.1 种子消毒 有如下两种方法,可根据病害任选其一。 a) 先用冷水浸种3 h~4 h,然后用55 ℃温水浸泡30 min,立即用冷水降温晾干后备用,或用40% 褔尔马林300倍液浸种15 min,洗净后晾干备用(防褐纹病)。 b)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 h,洗净晾干后备用(防黄萎病)。 4.2.2.2 催芽 将经消毒清洗后的种子在阴凉处晾至种皮稍干时,用湿布包好,置28 ℃条件下催芽,每4 h~6 h 用清水掏洗1次,一般4 d即可出芽,当80%以上种子发芽时,即可播种。 4.2.3 育苗床准备 4.2.3.1 床土配制 选用近3年~5年来未种过茄科蔬菜的园土与优质腐熟有机肥混合,有机肥比例不低于30%。 4.2.3.2 床土消毒 有如下三种方法,可任选其一 a) 用 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分层喷洒于土上,拌匀后铺入苗床。 b)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 1:1 混合,或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与 70%代 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按 9:1 混合,每平方米苗床用药 8 g~9 g 与 15 kg~30 kg 细土混合均匀,播种时 2/3 铺于床面,1/3 盖在种子上。 2 c) 用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 g~10 g,掺细土 5 kg,均匀撒在 1 m 育苗床内。 4.2.4 播种 4.2.4.1 播种期 露地茄子一般采用春茬栽培,2月下旬播种。 4.2.4.2 播种量 2 一般每 667 m 播种量 50 g 左右。 4.2.4.3 播种方法 播种前先将苗床用温水浇透,然后床土上普撒配制好的药土2/3,播种后再撒1/3的药土和细潮土0.8 cm~ 1.0 cm,然后盖塑料膜保温保湿。 4.2.5 苗床管理 茄子育苗初期主要是温度管理。播种后,床温白天保持30 ℃~35 ℃,夜间20 ℃~22 ℃;出苗后, 白天为30 ℃,夜间12 ℃~20 ℃。采用电热温床育苗的床温较高,水分容易蒸发,可根据土壤墒情补 充水分。两片真叶时即应分苗,密度以18cm见方为宜,分苗后苗床温度白天应保持在30 ℃左右,夜间 保持在17 ℃~20 ℃,缓苗后夜间温度可降至18 ℃,定植前必须达到壮苗标准。 4.2.6 壮苗标准 株高15 cm左右,长出7片~9片真叶,叶片大而厚,叶色浓绿带紫,根系多,无病虫害,无机械损 伤。 4.2.7 嫁接 4.2.7.1 嫁接方法 砧木用野生赤茄,接穗为栽培茄子,接穗比砧木晚播10 d~15 d,砧木4片~5片真叶,接穗3片~4 片真叶时进行嫁接,目前主要采用靠接法。 4.2.7.2 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加扣小拱棚遮阳,提高温度,增加湿度。温度白天25 ℃~28 ℃,夜间16 ℃~18 ℃,湿度 90%~95%以上,并喷1次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 d后逐渐见光,6 d~7 d后小放风降低温度, 10 d伤口愈合后进入正常管理。 4.3 定植 2 DB1411/T 5—2020 4.3.1 定植前整地施肥 4.3.1.1 施肥原则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禁止使用未经国家和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或生物肥料、硝态氮肥; 禁止使用城市垃圾、污泥、工业废渣。 4.3.1.2 整地 前茬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深耕20 cm,耙耱整平。 4.3.1.3 施肥 2 结合整地,每667 m 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 kg~6000 kg,过磷酸钙15 kg~20 kg,硫酸钾10 kg~ 15 kg。 4.3.2 定植时间 茄子定植时间必须是终霜期以后, 10 cm深处的地温稳定在15 ℃以上。 4.3.3 定植方法 一般采用大垄双行,内紧外松的方法定植,小行距50 cm。株距40 cm,用打孔器打孔后,将带有壮 苗的土坨栽到埯内,可适当深栽,露出子叶为宜,然后浇水封埯。 4.4 田间管理 4.4.1 肥水管理 浇水提倡膜下滴灌或暗灌。定植后4 d~6 d浇缓苗水,门茄膨大时,结合浇水,追一次“催果肥”, 2 每667 m 追施硫酸铵15 kg~20 kg,或磷酸二铵8 kg~10 kg。对茄及四门斗茄膨大期每7 d~10 d追施 2 一次速效性肥,化肥和有机肥交替使用,每667 m 每次追施尿素15 kg~20 kg,或腐熟饼肥100 kg。 4.4.2 整枝摘叶 当门茄长到3 cm左右时就可去掉第一侧枝以下的叶片。茄子整枝一般仅把门茄以下靠近基部的几个 侧枝摘除,留2个~3个侧枝,以减少养分的无效消耗,并有利于通风透光,在生长中后期,下部衰老枯 黄的叶片要及早打掉。 4.5 病虫害防治 4.5.1 主要病虫害 猝倒病、立枯病、叶霉病、灰霉病、早疫病、青枯病、绵疫病、黄萎病、白粉虱、红蜘蛛、蓟马、 蚜虫等。 4.5.2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 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 4.5.3 防治方法 4.5.3.1 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实行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培育适龄壮苗,测土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4.5.3.2 物理防治 利用杀虫灯、性诱剂等物理防治方法。 4.5.3.3 药防治 药剂防治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NY/T 1276的规定。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主 要病虫害防治见表1。 表 1 主要病虫害防治表 病虫害 猝倒病 立枯病 农药名称 30%多·福可湿性粉剂 45%五氯·福美双粉剂 使用方法 2 (80 g~150 g)/ m ,土壤处理 2 (7 g~9 g)/ m ,土壤处理 3 DB1411/T 5—2020 叶霉病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35.7 g~53.6 g)/666.7 m 2 喷雾 2 灰霉病 50%硫磺·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溶粉剂 (135 g~166 g)/666.7 m 喷雾 (187.5 g~250 g)/666.7 m2 喷雾 早疫病 720 g/升百菌清悬浮剂 80%多菌灵水分散粒剂 (70 mL~95 mL)/666.7 m 喷雾 2 (62.5 g~80 g)/666.7 m 喷雾 0.1亿CFU/ g多粘类芽孢杆菌细粒剂 0.3 g/ m 喷雾 2 苗床泼浇(1050g~1400g)/666.7m , 2 2 青枯病 灌根 2 绵疫病 250 g/升嘧菌酯悬浮剂 (40 mL~72 mL)/666.7 m 喷雾 黄萎病 1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3%氨基寡糖素水剂 (20 g~30 g)/666.7 m 喷雾 2 (80 mL~100 mL)/666.7 m 喷雾 白粉虱 200 g/升吡虫啉可溶液剂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15 mL~30 mL)/666.7 m 喷雾 2 (7 g~115 g)/666.7 m 喷雾 红蜘蛛 240 g/升虫螨腈悬浮剂 0.5%藜芦碱可溶液剂 (20 mL~30 mL)/666.7 m 喷雾 2 (120 g~140 g)/666.7 m 喷雾 蓟马 10%联苯·虫螨腈悬浮剂
DB1411-T 5-2020 《露地优质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吕梁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08:32:4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