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01 B 05 昭 DB5306 通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6/T 11—2019 代替 DG5306/T 10—2013 昭通市玉米杂交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2019 - 11 -15 发布 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11 -15 实施 发 布 DB5306/T 11—2019 前  言 本规程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程由昭通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主要起草单位:昭通市种子管理站。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李德能、严隆良、吴炳献、胡聪远。 本规程代替了 DG5306/T 10—2013。 I DB5306/T 11—2019 昭通市玉米杂交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昭通市玉米育种家种子、原种、亲本种子、杂交种种子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43(所有部分)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T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一部分:禾谷类 GB/T 7415 农作物种子贮藏 GB/T 17315 玉米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GB 20464 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 DB 53/T 284 昭通市玉米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及定义 3.1 自交系 由人工培育的、遗传上纯合稳定、表现型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系统。 3.2 育种家种子 由育种者育成的具有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的最初一批自交系种子。 3.3 原种 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出来的或按照原种生产程序生产并达到规定标准的自交系种子。 3.4 亲本种子 由原种扩繁并达到规定标准,用于生产大田用杂交种子的种子。 3.5 杂交种种子 直接用于大田生产的杂交种子。 3.6 空间隔离 制种区的四周一定距离内不种其他品种的玉米,以防外来花粉的串杂。 3.7 屏障隔离 制种区与邻近其他品种的玉米之间利用屏障隔开,以防外来花粉的串杂。 1 DB5306/T 11—2019 3.8 时间隔离 制种区母本的播期与邻近周围其他玉米的播期错开一定时间,以防外来花粉的串杂。 4 自交系原种与亲本种子的生产 4.1 制定方案 杂交系原种和亲本种子生产前制定方案,明确生产数量、质量指标、生产地点、技术措施,严格按 照程序进行,建立生产档案。 4.2 选地 选择无检疫性病虫害的地区生产。要求生产田地力均匀,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稳产保收。 4.3 隔离 生产地块应当采用空间隔离,与其他玉米花粉来源地相距不得少于500m。 4.4 播种 春播,3月20日~4月15日期间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确保苗齐苗壮。 4.5 去杂 在苗期、拔节期、散粉前、收获前及时去除杂株和非典型植株,脱粒前严格去除杂穗、病穗。 4.6 收贮 单收单贮,填写档案,包装物内、外添加标签。原种生产原则是一次繁殖,分批使用,连续繁殖不 应超过3代。检验方法按照GB/T 3543(所有部分),贮藏方法按照GB/T 7415,标签填写按照GB 20464。 5 杂交种的生产 5.1 基地选择 选择自然条件适宜、便于隔离、交通方便、生产条件好、劳力充足、技术条件好、无检疫性病虫害 的地区建立制种基地。制种地块应当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旱涝保收,集中连片,并保持相 对稳定。 5.2 隔离 5.2.1 空间隔离 空间隔离时,制种基地与其他玉米花粉来源地应不少于200 m。 5.2.2 屏障隔离 屏障隔离时,在空间隔离距离达到 100 m 的基础上,利用林木、村庄等隔离,同时另种宽度不少于 5m 的父本行。 5.2.3 时间隔离 时间隔离时,母本播种期与其他玉米播种期相差应不少于40 d。 DB5306/T 11—2019 5.3 栽培方式 5.3.1 露地栽培 昭通市北部海拔1600 m以下区域和南部海拔1800 m以下区域采用露地栽培。采用育苗定向移栽或直 播,宽窄行种植,小行距40 cm~45 ㎝,大行距70 cm~100 ㎝,株距20 cm~25 ㎝,每塘留单株。 5.3.2 地膜覆盖栽培 昭通市北部海拔1600 m以上区域和南部海拔1800 m以上区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选用幅宽80 ㎝、 厚度0.008㎝的地膜为宜。采用育苗定向移栽或直播,宽窄行种植,小行距40 ㎝,大行距70 cm~90 ㎝, 株距20 cm~25 ㎝,每塘留单株。盖膜、育苗、移栽按照DB53/T 284。父本行单独覆膜,每幅地膜播1 行,不能与母本共用同一幅地膜。 5.4 精细整地 耕深15 ㎝~20 ㎝,整地要做到地平、土细、沟直、无根茬、无残膜、土壤疏松。 5.5 施足基肥 施肥原则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合,磷肥、钾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施用优质 农家肥1000 ㎏/667㎡~1500 ㎏/667㎡,普通过磷酸钙50 ㎏/667㎡,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 ㎏/667 ㎡~30 ㎏/667㎡,根据土壤缺素状况适量施用微肥。 5.6 播种 5.6.1 种子准备 播种前应核实亲本真实性,晒种2 d~3 d,进行种子精选、发芽率测定和包衣。 5.6.2 播种期 分为春播和夏播。昭通市南部采用春播,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一般在3月20日至4月15 日。昭通市北部一年两熟制区域采用夏播,播种期在5月20日至25日为宜。父母本错期要根据亲本特征 特性、当地自然条件和实践经验决定,父本播种期可分2~3期播种,保证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 5.6.3 行比 行比要根据父本花粉量的多少和父母本植株高度的情况而定,保证父本有足够的花粉供应母本和方 便田间作业。一般母本、父本行比为4~6比1。在种子田两边和花期季风的上风头播种父本两行。另播 占制种面积1%的父本用作采粉区。 5.6.4 种植密度 根据亲本特征特性确定。一般母本种植密度3200株/667㎡~4500株/667㎡,父本种植密度800株/667 ㎡~1200株/667㎡。 5.7 5.7.1 田间管理 适时间苗、定苗 3~4叶期间苗,去除弱苗、大苗、病苗、杂色苗。5~6叶期定苗,保留特征和大小一致的壮苗,将 杂株、变异株、劣株全部去除,每塘留单株。 3 DB5306/T 11—2019 5.7.2 适时追肥和中耕除草 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土质、植株长势长相等因素确定。追肥分两次,苗期施尿素20㎏/667㎡,大 喇叭口期施尿素30㎏/667㎡~40㎏/667㎡。定苗、追肥时结合中耕松土和除草。 5.7.3 病虫害防治 5.7.3.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锈病、丝黑穗病、纹枯病。主要虫害有地老虎、玉米螟、 粘虫、蚜虫等。 5.7.3.2 大斑病、小斑病及灰斑病防治 加强监测和预报,发病初期用30%苯醚丙环唑3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隔7 d~10 d喷一次,连喷2~3次。 5.7.3.3 锈病防治 授粉结束后或发病初期,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2000倍液喷雾防治,7 d~10 d后再施1 次。 5.7.3.4 玉米丝黑穗病防治 通过种子包衣预防。 5.7.3.5 玉米纹枯病防治 喷施5%井岗霉素400倍~500倍液防治。 5.7.3.6 地老虎防治 在地老虎发生期,用90%晶体敌百虫加水5倍~10倍拌绿叶菜或绿草毒饵诱杀,或用40%辛硫磷乳油 1000倍液于傍晚喷施地面及幼苗。 5.7.3.7 粘虫防治 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40%辛硫磷乳油1000倍~1500倍液喷雾。 5.7.3.8 玉米螟防治 对心叶内的玉米螟,每667m2撒3%辛硫磷颗粒剂4 kg~5 kg。抽雄期可用40%辛硫磷乳油1000倍~1500 倍液于玉米螟卵孵高峰期喷雾。 5.7.3.9 蚜虫防治 用10%吡虫啉1500倍~2000倍液或20%啶虫脒5000倍~8000倍液喷雾。 5.8 5.8.1 去杂 父本去杂 在苗期、拔节期、散粉前进行三次去杂,父本的杂株要在散粉前完全去除。苗期、拔节期去杂与 母本去杂相同,散粉前去杂要根据株型、叶型、苞叶特征、花丝色、护颖色、雄穗分枝多少0等去杂。 5.8.2 母本去杂 DB5306/T 11—2019 在苗期、拔节期、去雄前进行三次去杂,母本的杂株应在去雄前完全去除。苗期去杂:根据父母本 叶鞘色、叶缘色、叶型、叶色、长势等,拔除杂苗、大苗、弱苗、病苗。拔节期去杂:根据株高、叶型、 叶色、长势等去杂,拔除优势株、可疑株。去雄前去杂:根据株高、株型、叶型、叶色等特征去杂,做 到去杂彻底、干净。 5.9 去雄 母本采取带1~2叶去雄的方式在散粉前及时、干净、彻底地拔除雄穗。拔除的雄穗及时带出制种田 并进行有效处理,不允许撒在地内或堆放在田间地头。 5.10 清除小苗及母本分蘖 母本去雄工作结束前,应及时将田间未去雄的弱苗和母本分蘖清除干净。 5.11 人工辅助授粉 为保证制种田授粉良好,采取人工辅助授粉2~3次,提高结实率。如发现母本抽丝偏晚,可辅之以 剪苞叶和带叶去雄等措施。 5.12 割除父本 授粉结束后,在10 d内将父本全部割除。 5.13 收贮 籽粒生理成熟后及时收获,及时晾晒或烘干,防止霉变、鼠害,单独收贮,严防混杂。在脱粒前进 行穗选,剔除杂穗、病穗;脱粒后精选、包装,包装物内外要各加注标签。种子质量要达到GB4404.1 标准。 5.14 清除残留地膜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收获结束后及时、彻底清除田间残留地膜。 6 田间检查 6.1 检查项目和依据 6.1.1 生产基地检查 重点检查隔离条件、前作情况、种植规格等是否符合要求。 6.1.2 苗期检查 要进行两次以上检查,重点检查幼苗长势、叶鞘颜色、叶型、叶色等性状的典型性和一致性,了解 生育进程、去杂情况和预测花期等。 6.1.3 花期检查 花期检查三次以上,重点检查去杂、去雄情况。父本抽雄期主要依据株高、株型、叶形、叶色、雄 穗形状和分枝多少、护颖色、花药色、花丝色等典型性状检查去杂情况;母本主要依据母本雄穗、母本 弱小苗是否及时、彻底拔除来检查去雄情况。 5 DB5306/T 11—2019 6.1.4 收获期检查 检查杂株和父本株是否彻底清除。 6.1.5 脱粒前检查 根据穗型、粒型、粒色、穗轴色等性状重点检查有无杂穗、杂粒。 6.

pdf文档 DB5306-T 11—2019 昭通市玉米杂交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昭通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06-T 11—2019 昭通市玉米杂交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昭通市 第 1 页 DB5306-T 11—2019 昭通市玉米杂交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昭通市 第 2 页 DB5306-T 11—2019 昭通市玉米杂交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昭通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09:56:1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