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01 B 05 DB1507 呼 伦 贝 尔 市 地 方 标 准 DB1507/T 35—2020 高寒地区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 Regulations on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seed potato in the alpine region 2020-05-12 发布 呼伦贝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08-12 实施 发 布 DB1507/T 35—2020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原原种生产技术 .................................................................... 2 5 原种、一级种、二级种生产技术 ...................................................... 4 6 种薯质量要求 ...................................................................... 7 7 种薯质量检验 ...................................................................... 8 8 种薯级别判定 ...................................................................... 8 9 种薯质量追溯体系 .................................................................. 8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种薯切块操作程序及拌种技术 ...................................... 9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防控药剂使用推荐表 ................................... 10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田间调查记载标准 ............................................... 11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主要病毒病、细菌性、真菌性病害名称及危害症状 ................... 13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主要虫害名称及危害症状 ......................................... 15 附录 F(资料性附录) 原种、一级种、二级种生产技术流程图 ............................. 16 I DB1507/T 35—2020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呼伦贝尔市农牧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牙克石市农牧局、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呼伦贝尔市农业种子管理站、呼 伦贝尔市华晟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农垦薯业(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兴佳薯业有限 公司、牙克石市森峰薯业有限责任公司、牙克石市齐元丰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牙克石市乾程马铃 薯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珂、姜波、臧洁、陈东、黄惠英、于平、张晓莉、冮丽华、汤存山、粱春兰、 赵广明、于晓刚、刘秩汝、王贵平、邹菲、毕秀丽、李莉、孙福岭、贾开颜、敖孟奇、李洪波、王敏。 II DB1507/T 35—2020 高寒地区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寒地区马铃薯种薯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原原种生产技术、原种、一级种、二级种生 产技术、种薯质量要求、种薯质量检验、种薯级别判定和种薯质量追溯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呼伦贝尔市高寒地区马铃薯种薯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331-2003 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规程 GB 18133-2012 马铃薯种薯 GB 20464 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 GB/T 29376-2012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 GB/T 29377-2012 马铃薯脱毒种薯级别与检验规程 GB/T 29379 马铃薯脱毒种薯贮藏、运输技术规程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2383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DB1507/T 4-2017 网棚生产马铃薯原原种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377-2012和GB 18133-2012、DB1507/T 4-2017界定的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 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29377-2012和GB 18133-2012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脱毒苗 in-vitro virus free plantlet 经过茎尖剥离脱毒并组织培养后,经检测确认不带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Y病毒(PVY)、 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S病毒(PVS)、马铃薯A病毒(PVA)、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 的试管苗。 [GB/T 29377-2012,定义3.1] 3.2 马铃薯种薯 seed potatoes 符合GB 18133-2012规定的相应质量要求的原原种、原种、一级种和二级种。 1 DB1507/T 35—2020 [GB 18133-2012,定义3.1] 3.3 原原种(G1) pre-elite 用育种家种子、脱毒组培苗或试管薯在防虫网、温室等隔离条件下生产,经质量检测达到 GB18133-2012中5.2要求的,用于原种生产的种薯。 [GB 18133-2012,定义3.2] 3.4 原种(G2) elite 用原原种作种薯,在良好隔离环境中生产的,经质量检测达到GB 18133-2012中5.2要求的,用于生 产一级种的种薯。 [GB 18133-2012,定义3.3] 3.5 一级种(G3) qualified Ⅰ 在相对隔离环境中,用原种作种薯生产的,经质量检测后达到GB 18133-2012中5.2要求的,用于生 产二级种的种薯。 [GB 18133-2012,定义3.4] 3.6 二级种(G4) qualified Ⅱ 在相对隔离环境中,由一级种作种薯生产,经质量检测后达到GB 18133-2012中5.2要求的,用于生 产商品薯的种薯。 [GB 18133-2012,定义3.5] 3.7 种薯批 seed potato lot 来源相同、同一地块、同一品种、同一级别以及同一时期收获、质量基本一致的马铃薯植株或块茎 作为一批。 [GB 18133-2012,定义3.6] 3.8 网棚薯 seed potato of net shed 利用脱毒组培苗在网棚隔离条件下,以土壤或蛭石为基质生产出来的马铃薯种薯。 [DB1507/T 4-2017,定义3.3] 4 原原种生产技术 2 DB1507/T 35—2020 4.1 生产环境 4.1.1 网棚 原原种生产应在脱毒苗移栽前搭建防虫网棚,用规格 60 目尼龙网纱覆盖。 4.1.2 基质 蛭石一年至两年更换一次,土壤轮作周期应在三年以上。高寒地区多以土壤为主要生产基质,采用 移动网棚形式实现土壤轮作。 4.1.3 环境要求 4.1.3.1 原原种田块周围 1000 m 距离内,不应有马铃薯低级别种薯、商品薯和茄科作物种植。 4.1.3.2 地块应符合 GB 7331-2003 中 4.1 的规定。 4.2 生产技术 4.2.1 网棚准备 4.2.1.1 假植前 20 d~30 d,完善网棚配套设施,清理苗床。 4.2.1.2 将苗床内的土壤铺上隔离黑塑料布,再铺上 5 cm 厚的蛭石并浇透水。 4.2.1.3 将苗龄 30 d 左右的脱毒组培苗拔去瓶塞,炼苗 2 d~3 d。 4.2.2 脱毒苗假植 4.2.2.1 4.2.2.2 4.2.2.3 4.2.2.4 4.2.2.5 4.2.2.6 4.2.2.7 5 月 20 日~6 月 10 日进行假植。 按 2.5 cm×5 cm 的株行距假植。 假植前使用杀菌剂处理基质,杀菌剂喷施到假植沟内。 将脱毒苗按所要求的株行距摆放到基质中,压实根部,浇足定根水。 温度应保持在 22 ℃~25 ℃,最高温度不超过 30 ℃,夜间温度不低于 15 ℃。 空气相对湿度 70 %,土壤或蛭石相对湿度 60 %。 假植前应上好遮阳网,直到假植苗生根开始生长为止,再撤掉遮阳网。 4.2.3 脱毒苗定植 4.2.3.1 4.2.3.2 4.2.3.3 4.2.3.4 4.2.3.5 4.2.3.6 定植前 7 d~10 d, 应完善好网棚设施,清理网棚及周边环境,安装网纱。 将土壤表面的杂物清除,深翻 25 cm~30 cm,耙细、整平土地,施足有机肥和化肥。 用杀菌剂、杀虫剂与细土混拌均匀,撒入土壤中。 假植苗长到四片至五片叶时定植。 2 2 定植密度 6000 株/667m ~9000 株/667m 合格。 大苗深栽,小苗浅栽,保持地上部苗高 4 cm~6 cm。 4.2.4 中耕除草培土 4.2.4.1 缓苗后适时撤掉遮阳网,及时松土、除草、培土,脱毒苗长出五片至六片叶,结合中耕除草 第一次培土。 4.2.4.2 脱毒苗长出九片至十片叶,及时除草并第二次培土。 4.2.4.3 结合中耕,根据苗情追施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三次至五次。 3 DB1507/T 35—2020 4.2.5 田间管理和收获 田间管理和收获技术应符合GB/T 29376-2012中6.5、6.6、6.7和6.8的规定。 5 原种、一级种、二级种生产技术 5.1 选地 5.1.1 产地和地块 5.1.1.1 5.1.1.2 5.1.1.3 5.1.1.4

pdf文档 DB1507-T35-2020 高寒地区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 呼伦贝尔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07-T35-2020 高寒地区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 呼伦贝尔市 第 1 页 DB1507-T35-2020 高寒地区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 呼伦贝尔市 第 2 页 DB1507-T35-2020 高寒地区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 呼伦贝尔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23:41:5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