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01 B 05 DB45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45/T 2096—2019 凭辣 1 号辣椒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ingxiang pepper No.1 cultivation 2019 - 12 - 25 发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1 - 30 实施 发 布 — DB45/T 2096 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 .......................................................................... 1 5 育苗 .............................................................................. 1 6 大田移栽 .......................................................................... 3 7 病虫害防治 ........................................................................ 4 8 采收 .............................................................................. 5 9 质量要求 .......................................................................... 5 10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 5 附录 A(规范性附录)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 7 I — DB45/T 2096 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凭祥市人民政府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凭祥市上石镇人民政府、凭祥市农业农村局、凭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西雅美 好绿色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大学。 本标准起草人:文军、韦永梁、黄捷、戴金哲、程观林、邱成、周诗翔、黄恩升、陆永翔、彭辉、 潘品良、韦秋梅、李高俊、农玉琴、李叶、吕程豪、陆俊山、刘华东、陈灼、吴蕊菡、严佳佳、曾丹丹、 陶彦名、冯勤玲、黄喜胜。 III — DB45/T 2096 2019 凭辣 1 号辣椒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凭辣1号辣椒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育苗、大田移栽、病虫害防治、采收、 质量要求、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凭辣1号辣椒的种植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30382 辣椒(整的或粉状)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凭辣1号 Pingxiang pepper No.1 茄科,辣椒属,灌木或亚灌木。叶柄短缩,叶片卵形,长3 cm~7 cm;花冠绿白色,果实纺锤状, 长1.4 cm~7.0 cm。果皮光滑亮丽,果形长直,辣度达7~10万度。 4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 5010的规定。 5 育苗 5.1 穴盘育苗 5.1.1 穴盘选择 选择72孔的穴盘为宜。 1 — DB45/T 2096 2019 5.1.2 种子处理 晒种2 d~3 d后,用55℃温水浸种15 min或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 min,也可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 种20 min~30 min。浸种后用清水将药液冲洗干净,将种子放置在28℃~32℃的温水中继续浸泡6 d~7 d。 5.1.3 催芽 将种子放置在25℃~30℃的环境下催芽,待7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5.1.4 基质配制 用尿素、磷酸二氢钾、腐熟有机肥或商品有机肥、草炭、蛭石(珍珠岩)按1∶0.6∶7∶70∶23的比 例混合配制。 5.1.5 基质装填 将穴盘摆放整齐,重复使用的穴盘用浓度为0.3%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待消毒液晾干后装入基质, 高度与穴盘平面等高。按压穴孔内基质至距离穴面1 cm,将按压好的穴盘整齐摆放于苗床,浇足底水。 5.1.6 播种 5.1.6.1 播种时间 1月中旬至2月上旬。 5.1.6.2 播种方法 每穴播种2~3粒种子,覆盖基质,淋水后覆盖地膜。 5.1.7 苗期管理 5.1.7.1 温度 白天温度保持28℃~32℃,夜间温度保持16℃~18℃,当有30%的种子出苗后,及时揭膜并适当通 风透光,遇降温或霜冻时应及时盖膜、增温防冻。 5.1.7.2 水分 子叶及茎伸长期(展根期)基质相对湿度应保持70%~80%,真叶生长期供水应随椒苗成长而增加, 炼苗期限制供水,阴雨天或光照不足时不宜浇水。 5.1.7.3 施肥 根据椒苗生长情况合理施肥,可在叶面喷施0.1%~0.2%尿素溶液或磷酸二氢钾溶液。 5.2 苗床育苗 5.2.1 作床 苗床以长8 m~12 m,宽1.2 m~1.5 m,高15 cm为宜,每667 m 施三元复合肥25 kg~50 kg,腐熟有机 肥1 000 kg~3 000 kg,深翻20 cm~30 cm。 2 5.2.2 种子处理 同5.1.2。 2 — DB45/T 2096 2019 5.2.3 催芽 同 5.1.3。 5.2.4 营养土配制 同5.1.4。 5.2.5 播种 耙平踏实苗床后铺上营养土,厚度为 3 cm~4 cm;浇水后覆盖地膜保温 7 d~10 d,撤去地膜, 再铺床土育苗。 5.2.5.2 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播种量以 15 g/m ~20 g/m 为宜,覆盖一层过筛细土,厚 度为 0.5 cm~1.0 cm。搭建拱棚,扣上薄膜,气温低时还应加盖草苫。 5.2.5.1 2 2 5.2.6 苗期管理 5.2.6.1 温度 同5.1.7.1。 5.2.6.2 水分 同5.1.7.2。 5.2.6.3 施肥 同5.1.7.3。 5.2.6.4 炼苗 定植前 5 d~7 d 揭开薄膜炼苗。 6 大田移栽 6.1 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达5%以上的地块,土壤pH值6.2~7.2。 6.2 整地 6.2.1 清园 清除前茬作物的残留枝叶。 6.2.2 耕地 深翻土壤25 cm~30 cm。 6.3 基肥 每667 m 撒施腐熟有机肥1 000 kg~3 000 kg,过磷酸钙25 kg~30 kg,复合肥50 kg~60 kg,耕地时翻入 土中。 2 3 — DB45/T 2096 2019 6.4 作畦 畦宽包沟1.3 m,垄高20 cm~25 cm。 6.5 盖地膜 平整畦面后盖上地膜,地膜应平直,四周压紧、压实。 6.6 移栽 6.6.1 选苗 苗高15 cm~20 cm,茎粗0.4 cm~0.5 cm,8~10片真叶,叶片大而浓绿,第一花现蕾,根系发达。 6.6.2 栽植密度 每667 m 栽植5 000~7 000株,大小行种植,大行距70 cm,小行距50 cm,株距20 cm~23 cm。等行距 栽植,行距50 cm~60 cm,株距20 cm~25 cm。 2 6.6.3 移栽方法 移栽前1 d叶面喷施1次代森锌,并淋施1 000~1 200倍的农用链霉素。第二天下午带土移栽,移栽 深度以子叶露出地面为宜,根部不得与基肥接触,移栽后浇足定根水。当天起苗,宜当天种完。 6.6.4 查苗补苗 定植后7 d~10 d查苗,拔除死苗、病苗、弱苗,按栽植密度及时补栽。 6.6.5 田间管理 6.6.5.1 水分 栽后保持土壤湿润。缓苗后至始果期前,控制浇水,促进壮苗。开花坐果期遇到干旱,应及时浇水。 盛果期加大浇水量,防止大水漫灌;建立完善畅通的排水系统,田间积水时,及时疏沟排水。 6.6.5.2 施肥 植株封行前,门椒开始膨大时,每667 m 开浅沟或顺行撒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 kg~30 kg,划 锄盖土。中后期可喷施叶面肥、微肥或生物菌肥,每7 d~10 d喷1次,连喷2~3次。 2 6.6.5.3 整枝 开花前摘除植株第一分叉以下发生的侧枝。生长中后期,及时摘去植株下部的老叶、病叶。 6.6.5.4 吊蔓 用细钢丝或绳子绑扎辣椒的枝干并吊起,使辣椒的枝蔓可顺着绳子或钢丝往上长。 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防治技术,以 化学防治为辅的应急控害措施。 4 — DB45/T 2096 2019 7.2 主要防治对象 主要防治对象为叶斑病、立枯病、疫病、病毒病、炭疽病、青枯病、蚜虫、棉铃虫、甜菜夜蛾、茶 黄螨、烟青虫等。 7.3 防治措施 7.3.1 农业防治 每2~3年宜与非茄科、非葫芦科作物进行轮作。 7.3.2 生物防治 用性诱剂诱杀甜菜夜蛾。 7.3.3 物理防治 7.3.3.1 防虫网 选用22~30目,孔径1.8 mm的白色防虫网,可直接罩在大

pdf文档 DB45-T 2096-2019 凭辣1号辣椒栽培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2096-2019 凭辣1号辣椒栽培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2096-2019 凭辣1号辣椒栽培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2096-2019 凭辣1号辣椒栽培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5 01:11:0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