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B05 DB1308 承 德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308/T 262—2019 丘陵山区生态循环水稻栽培技术规程 2019-09-25 发布 承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10-01 实施 发 布 DB 1308/T 262—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承德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承德北巡旅游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承德市农产品加工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昭杰、高远、许利民、方莹莹、孟昭伟、邙光伟、聂柏玲、房庆超、丁贵江、 任杰、杨振成、张莹莹、项福星、任美伶、康亮、段小贺、葛怡檬。 I DB 1308/T 262—2019 丘陵山区生态循环水稻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丘陵山区生态循环水稻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秧田管理、本田管理、病 虫草害绿色防治、收获等技术内容以及过程记录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年无霜期 120d~175 d,年≥10 ℃积温 2 600 ℃~3 650 ℃,常年降雨量 400 mm~ 700 mm的丘陵山区的生态循环水稻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04.1 粮食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9137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最高允许浓度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525 有机肥料 3 产地环境 环境空气质量符合 GB 3095、GB 9137 中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符合 GB 15618 中的规定,灌溉水 质符合 GB 5084 中的规定。土层深 30 cm 以上,土壤为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有机质含量 1%~1.5%, pH值6.5~7.5。 4 品种选择 选择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质量达到 GB 4404.1 中的规定,并适应当地的土壤 和气候特点,对病虫害具有抗性。 5 育苗 5.1 播前准备 5.1.1 育秧地 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具有较强保肥、保水能力、水源方便、排水良好的旱地。 5.1.2 育秧冷棚 建设高 3.5 m、宽 9 m、长 50 m 的冷棚,在门口处设置 1 m 高防风布,两侧距地面 1 m~1.5 m 高处设置防虫网。安装自动喷灌设施。 1 DB 1308/T 262—2019 5.1.3 育秧床 床长 50 m,床宽 9 m ,床沿高 10 cm,床面平整,土壤松软。选用 30 cm×70 cm 规格的秧盘育 秧。 5.1.4 施肥及调酸 5.1.4.1 施肥 在播种前 10 d 施用有机肥,用量 1 kg/㎡,与 5 cm 的土层充分掺拌均匀。有机肥质量符合 NY/T 525 中的规定。 5.1.4.2 床土调酸 用育秧营养土调酸,pH值达到4.5~5.5。 5.2 种子处理 5.2.1 晒种 浸种前 3 d,将种子摊平在阳光下翻晒 2 d~3 d。 5.2.2 选种 清除杂质后筛选饱满、粒大的种子,使用10%盐水进行选种。 5.2.3 浸种消毒 将精选的稻种浸泡在由稻草、野草发酵半年后制成的液体有机肥内 1 d,取出后再放入泥水草木灰 中继续浸泡 3 d~5 d 即可。泥水草木灰由干泥、草木灰、水按1:1:1000的比例配置而成。 5.2.4 种子催芽 对浸泡过的种子进行适温催芽,温度控制在38℃左右,芽长 1 mm 即刚破胸为宜。 5.3 机械播种 5.3.1 播种期 在 10 cm 地温稳定通过10℃时即可播种。 5.3.2 播种量 每平方米播催芽种子 200 g~250 g。 5.3.3 播种方法 采用育秧铺盘播种机进行机械播种。使用 30 cm×70 cm 的秧盘,每盘播种 3 g~4 g。将机械播 种好的秧盘摆放在苗床上,一字摆放,连接紧密,不得有缝隙。将过筛后干燥育秧土均匀撒于床面,覆 土厚度 1 cm~1.5 cm,达到喷水不露籽为宜。 6 秧田管理 6.1 播种至出苗 2 DB 1308/T 262—2019 播种后 3 d~4 d 喷一次齐苗水。温度控制在30℃~33℃。自播种至出苗,以保湿、保温为主。 6.2 出苗至一叶一心 温度控制在25℃为宜,超过28℃需通风,同时视床土干湿情况确定是否补水。 6.3 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 此期一般不喷水,温度控制在20℃左右,每天早晨6~7点要注意通风换气。阴天下雨也需通风 2 h~ 4 h。 6.4 二叶一心至移栽 此期浇透水一次,此后每天下午4~5点根据秧床湿度情况进行补水。 6.5 壮秧规格 苗龄 28 d~30 d,苗高不超过 15 cm,叶间距不超过 1 cm,叶片直立,茎扁平,百株风干重 3.2 g 以上,带蘖率60%以上,根系10~12条。 7 本田管理 7.1 整地 7.1.1 秸秆还田 秋天采用联合收割机将秸秆直接辗轧成 10 cm 左右小段,使用翻转犁翻入地下。 7.1.2 整地 采用拖拉机旋耕与水田平地仪拉平相结合整地,达到寸水不露泥程度。 7.2 施底肥 结合秸秆还田,每亩施用有机肥 1000 kg。 7.3 插秧 7.3.1 机械插秧 采用插秧机进行机械插秧,每亩36盘秧苗。 7.3.2 适时早插 一般于五月中旬开始,五月二十日前结束。 7.3.3 插秧规格 行距 30 cm,株距 10 cm,每穴4~5株,插秧深 2 cm~3 cm。 7.4 管理技术 7.4.1 水分管理 7.4.1.1 原则 3 DB 1308/T 262—2019 采用防渗沟渠,实行节水灌溉技术。田间采取间断落水,使土壤处于(水)饱和状态,要静水稳定, 少排水,节约用水,达到养根保活杆成熟,蜡熟期停止灌溉。 7.4.1.2 缓苗期 插秧后返青前要湿润管理,扶苗护苗。在插秧 3 d 后灌 3 cm~4 cm 水层,提高水温地温,促进 根系吸收养分,促苗早发。 7.4.1.3 分蘖期 保持 2 cm~3 cm 浅水层。有效分蘖终止前 3 d~5 d 进行晒田,达到田间有裂缝,地面见白根, 叶色转成淡绿,晒 5 d~7 d 后恢复正常水层。 7.4.1.4 孕穗至抽穗期 采取稳水灌溉,水层保持在 4 cm~6 cm 为宜,如出现低温情况(夜间低于18℃),用 15 cm~18 ㎝ 深水护苗,达到深水护胎目的,白天恢复浅水,低温过后恢复正常灌水。 7.4.1.5 成熟期 采用间歇灌溉,地面保持干时见地、湿时见水,逐渐延长灌溉间隔时间,促根系吸收养分,从而达 到养根、活秆成熟。收获前 7 d 停止灌溉。 7.4.2 施肥管理 7.4.2.1 追肥 在插秧 7 d~15 d 后,追施有机肥 500 kg/亩。追肥应视土壤肥力状况而定,以确保及时成熟而 且不倒伏。 7.4.2.2 叶面肥 在拔节期、抽穗期可喷施叶面肥2~3次,如:草青肥等。 8 病虫草害绿色防治 8.1 防治原则 农业防治为主,生物、物理防治为辅。 8.2 防治方法 8.2.1 稻鸭共育 5月20日以后,每亩稻田放养30只鸭子,进行4个月放养,9月20日结束。 8.2.2 农业防治 秋季深翻、消除越冬虫卵、抗病虫品种、轮作倒茬、培育壮苗、适时移栽、合理稀植、节水灌溉。 8.2.3 物理防治 利用用黑光灯、频振灯、防虫网、黄板、糖醋液等诱杀成虫。 4 DB 1308/T 262—2019 8.2.4 生物防治 利用赤眼蜂、草蛉、瓢虫、苏云金杆菌、白僵菌以及性诱剂和其他生物制剂等进行生物防治。 9 收获 9.1 收获期 稻谷收获期以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为好。 9.2 收获及贮藏 稻谷收获要做到单收、单运、单脱粒、单放、单储藏。晾晒时稻谷不能受到污染。收获工具、运输 工具保证清洁,包装物不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贮藏于通风、干燥、阴凉的专用库房内。仓库干净、无 虫害、无有害物质残留。 10 生产记录 10.1 农事活动记录 全面记录各项生产管理措施和投入品种类、数量、来源、使用日期、效果以及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结 果。 10.2 收获记录 记录收获时间、设备、方法、地块号、产量等并编号。 10.3 仓储记录 记录仓库号、出入库时间、数量、种类、批次等,以及仓库卫生清洁器具、方法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B 1308-T 262-2019 丘陵山区生态循环水稻栽培技术规程 承德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2:45:05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01.7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 9706.271-2022 医用电气设备 第2-71部分:功能性近红外光谱(NIRS)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pdf
JR-T 0071.4—2020 金融行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引 第4部分:培训指引.pdf
GB-T 31096-2014 燃煤助燃剂技术条件.pdf
GA-T 913-2019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库安全审计产品安全技术要求.pdf
GB-T 18305-2016 质量管理体系 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应用GB-T 19001—2008的特别要求.pdf
T-CEC 712—2022 抽水蓄能电站故障录波配置导则.pdf
GB-T 42589-2023 信息安全技术 电子凭据服务安全规范.pdf
GB-T 41665-2022 制造执行系统模块化框架.pdf
WS 539-2017 远程医疗信息基本数据集.pdf
信通院 量子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pdf
T-CGDF 00035—2022 农田土壤固碳评价技术规范 第1部分 当季.pdf
NY-T 693-2020 澳洲坚果 果仁.pdf
DB22-T 2445.4-2017 节能技术改造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量审核与计算方法 第4部分:空气压缩机系统 吉林省.pdf
NY-T 3664-2020 手扶式茎叶类蔬菜收获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pdf
GBT 41400-2022 信息安全技术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成熟度模型.pdf
DB32-T 4155.7-2021 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共享数据集规范 第7部分:医疗门诊 江苏省.pdf
GB-T 24582-2023 多晶硅表面金属杂质含量测定 酸浸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pdf
GB-T 21648-2023 金属丝编织密纹网.pdf
GB-T 41389-2022 信息安全技术 SM9密码算法使用规范.pdf
GM-T 0124-2022 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产品密码检测规范.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401.7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