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DB3706 烟 台 市 地 方 标 准 DB3706/T 005.8-2020 代替 DB3706/T 005.8-2002 无公害农产品 生姜生产技术 操作规程 2020-02-25 发布 烟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03-25 实施 发 布 DB3706/T 005.8-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DB3706/T 005.8-2002《无公害农产品 大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修订。与DB3706/T 005.8-200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规范性引用文件部分,删除了GB4285、GB8079、GB18406、GB18407等已废止标准,增加了 GB/T 23416.1《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NY/T 496《肥料合理使 用准则 通则》、NY/T 2725-2015《氯化苦土壤消毒技术规程》、NY/T 2798.3《无公害农 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3部分:蔬菜》、NY/T 2869-2015《姜贮运技术规范》、 NY/T 3129-2017《棉隆土壤消毒技术规范》、NY/T 5010《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 条件》、DB37/T 1839-2011《生姜田杂草综合治理技术规程》和DB37/T 1952-2011《连作 生姜田氯化苦土壤消毒技术规范》; ——生产技术方面,增加了浸种消毒、掰姜种、遮荫、培土等措施,对其他生产管理技术和采 收、贮运等分别作了修改和补充; ——病虫害防治方面对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措施分别做了补充,并对化学防治药剂做了修改, 全部推荐在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登记的农药; ——增加了生产档案。 本标准由烟台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归口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烟台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晓青、沙传红、牟德芸、孙丰宝、刘伟、乔淑芹、初长江。 I DB3706/T 005.8-2020 无公害农产品 1 生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生姜的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标志、 包装、贮运和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烟台市无公害农产品生姜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23416.1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2725 氯化苦土壤消毒技术规程 NY/T 2798.3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3部分:蔬菜 NY/T 2869 姜贮运技术规范 NY/T 3129 棉隆土壤消毒技术规范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37/T 1839 生姜田杂草综合治理技术规程 DB37/T 1952 连作生姜田氯化苦土壤消毒技术规范 3 产地环境条件 宜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耕层深厚松软、土质肥沃、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力强、PH值5~7, 前2~3年未种植姜科作物的壤土地块。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5010和NY/T 2798.3的要求。 4 生产技术 4.1 姜种的选择和处理 4.1.1 姜种选择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姜种姜块应肥大饱满、皮色光亮、 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无机械损伤。有条件的可选用脱毒姜 种。 4.1.2 姜种处理 4.1.2.1 晒姜、困姜 播种前30d左右,选晴天,将精选好的姜种清水洗净后,平摊在背风向阳的平地上或草 2 DB3706/T 005.8-2020 席上,晾晒1d~2d。傍晚收进室内或进行遮盖,以防夜间受冻;中午若日光强烈,应适当遮 荫防暴晒。姜种晾晒1d~2d后,将姜种堆于室内并盖上草帘,保持11℃~16℃,堆放2d~3d。 剔除瘦弱干瘪、质软变褐的劣质姜种。 4.1.2.2 浸种消毒 用草木灰浸出液浸种20min进行消毒,或用1000倍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10min。消毒后, 用清水洗净姜种,晾干后催芽。 4.1.2.3 催芽 将消毒后的姜种,置于相对湿度80%~85%,温度22℃~25℃条件下催芽。待姜芽生长至 1cm~1.5cm时备播。 4.1.2.4 掰姜种 播前,把已催好芽的姜块掰成50g~75g重的小块,每块姜种上保留一个壮芽,少数姜块 也可保留两个壮芽,其余幼芽全部掰除,伤口蘸草木灰或石灰粉后播种。按姜块大小和幼芽 强弱进行分级,淘汰无芽姜块。 4.1.2.5 剔除病姜 在掰姜种过程中若发现幼芽基部发黑或姜块断面变褐,应严格剔除。 4.2 整地、施基肥 2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田园植株残体,带出田外集中处理。整地前每667m 撒施腐 3 熟有机肥5m 左右,过磷酸钙30kg~50kg,深翻25cm以上,整平耙细,四周挖好排水沟。播 前按65cm~70cm行距开深30cm、宽40cm的播种沟,沟内施入充分腐熟的豆饼(或腐熟大豆) 75kg,生物有机肥50kg,硫酸钾15kg或草木灰100kg、锌肥2kg、硼肥1kg做种肥,土肥充分 混合后播种。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 4.3 4.3.1 播种 播种时期 根据气象条件和保护设施,在10cm地温稳定在15℃以上即可播种。生姜露地栽培一般在 4月下旬播种;地膜或小拱棚覆盖栽培在4月上旬播种;大棚栽培在3月中下旬播种。 4.3.2 播种密度 2 采用沟种扶垄的栽培方式,行距60cm~70cm,株距20cm~22cm,每667m 种植4500~5500 株。高肥水田块密度小,低肥水田块密度适当加大。 4.3.3 播种方法 选择晴天的上午,种植沟内浇足底水,水渗下后,将姜种按株距水平排放在沟内,东西 行向的,姜芽一律向南;南北行向的,姜芽一律向西。播种后随即覆土3cm~5cm。地膜覆盖 栽培时,可用适幅的地膜直接覆盖,一幅地膜盖2沟;或在种植沟上拱成10cm~15cm高的小 拱。 4.4 田间管理 3 DB3706/T 005.8-2020 4.4.1 破膜引苗 姜芽出土时,及时破膜引苗。 4.4.2 遮荫 姜苗长出3~4片叶时,及时进行姜田遮荫。可于姜沟一侧利用水泥柱、竹竿等材料搭成 2米高的拱棚架,扣上遮光率为30%的遮阳网,或将宽幅60cm~65cm、遮光率为40%的遮阳 网,成幅立式设置成网障固定于竹杆或木桩上遮荫。在植株封垄后,于立秋前后撤除遮荫物。 4.4.3 水分管理 播种时浇透底水,出苗前一般不浇水,苗出齐后视墒情浇1次小水,待2d~3d后再浇1 次水,然后中耕保墒,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幼苗期姜苗生长缓慢,生长量小,需水不多,一 般不浇水,如遇干旱浇1次小水。进入旺盛生长期后,视墒情一般每4d~6d浇1次水,使土壤 保持湿润状态。收获前3d~4d需浇1次水,以便收获时姜块带潮湿泥土,有利下窖贮藏。整 个生长期间若遇雨涝,应及时排水,以防姜瘟病发生。 4.4.4 追肥 2 在苗高30cm左右,植株具1~2个分枝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667m 施尿素10kg~15kg。 2 “三马杈”后生长量与需肥量陡增,应结合拔姜草进行第二次追肥;每667m 可施腐熟有机 肥1000kg,另加氮磷钾(15-15-15)复合肥50kg,追肥可于姜苗一侧距植株15cm~20cm处开 2 沟施入,然后覆土封沟。当植株具6~8个分枝时,正值根茎膨大期进行第三次追肥,每667m 可追施氮磷钾(15-15-15)复合肥20kg~25kg。 4.4.5 除草 生姜出苗后,到植株封垄前,结合浇水,中耕1次~2次,并及时清除杂草。进入旺盛生 长期,应减少中耕次数,中耕宜浅不宜深,以免伤根。用化学药剂除草可参照DB37/T 1839 执行。 4.4.6 培土 在姜生育过程中应多次培土,一般于立秋前后结合撤除遮荫材料和第二次追肥进行第一 次培土,变沟为垄。结合施肥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培土,逐渐使垄面加厚加宽,适时补培。 4.4.7 扣棚保护 秋后可进行扣棚保护延迟栽培。初霜前在姜田搭起拱棚,扣上棚膜,可使生姜生长期延 长30d左右。 5 病虫害防治 5.1 主要病虫害 腐烂病、姜瘟病、炭疽病、玉米螟、甜菜夜蛾、姜蛆(异形眼蕈蚊)。 5.2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 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执行GB/T 23416.1和NY/T 2798.3的操作要求。农药的使用严 4 DB3706/T 005.8-2020 格执行GB/T 8321的规定。注意轮换交替使用药剂,严格控制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5.3 农业防治 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连作或前茬为茄科植物;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因地制宜选 用抗、耐病品种;精选健康无病姜种,有条件的可选用脱毒姜种;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 病株残体、病叶及时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5.4 物理防治 2 2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6000m ~10000m 设一盏)、糖醋液(1:1:0.2:0.1:10的糖:醋:白 酒:90%敌百虫晶体:水)等方法诱杀害虫成虫;使用防虫网阻隔害虫。 5.5 生物防治 5.5.1 保护天敌 应用化学防治时,尽量使用对害虫选择性强的药剂,避免或减轻对天敌的杀伤作用。 5.5.2 释放天敌 在姜玉米螟产卵始盛期和盛期释放赤眼蜂。 5.5.3 选用生物源药剂 防治姜瘟病可用20亿孢子/g蜡质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每100kg种姜240g~320g制剂浸泡 2 姜种30min,或发病初期每667m 田间使用制剂400g~800g顺垄灌根。 5.6 化学防治 5.6.1 腐烂病 用棉隆、氯化苦等进行土壤消毒,参照NY/T 3129、NY/T 2725或DB37/T 1952的规定执 行。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在病株周围喷淋或灌 根。 5.6.2 姜瘟病 用棉隆、氯化苦等进行土壤消毒;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20%噻森铜悬浮剂500~600 倍液灌根;或用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喷淋或灌根。 5.6.3 炭疽病 2 2 可选用450g/L咪鲜胺水乳剂30 ml/667m ~45 ml/667m ,或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0 2 2 2 2 ml/667m ~30 ml/667m ,或25%嘧菌酯悬浮剂40 ml/667m ~60 ml/6

pdf文档 DB3706-T005.8-2020 无公害农产品 生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烟台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706-T005.8-2020 无公害农产品 生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烟台市 第 1 页 DB3706-T005.8-2020 无公害农产品 生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烟台市 第 2 页 DB3706-T005.8-2020 无公害农产品 生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烟台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2:45:1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