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B05 张 DB1307 家 口 市 地 方 标 准 DB1307/T 320—2020 杏扁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2020-01-06 发布 张家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01-21 实施 发布 DB1307/T 320—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秀荣、吕丽霞、王维、王玉祥、张敏、赵海洋、张宝英、杨茜、王尊文、王 毅敏、景刚。 DB1307/T 320—2020 杏扁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杏扁高效栽培的产地环境、建园技术、栽培管理、采收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张家口及相似类型区杏扁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产地环境 3.1 气候条件 年平均温度 5 ℃~12 ℃,生长季≥10 ℃有效积温 2 500 ℃以上,全年无霜期 100 d 以上;年日照时 数 2500 h 以上;年降水量 400 mm 以上,年降水量<400mm 的地区需灌溉或采用其它补水措施。 3.2 土壤 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壤土、砂壤土为宜,土壤 pH 值 5.5~8.5。土壤环境质量符合 GB 15618 要求。 4 建园技术 4.1 园地选择 山地建园时,宜选半阴坡进行种植;平地上建园,应避开风道或在风道面建立防护林带;此外还应 避开冷空气易集聚的低洼或沟谷地带。土层较薄、肥力不足的地方,要深翻施肥熟化。雨季积水或排水 不良的地块,尤其是土壤粘重、土体深厚易积水成涝的地块切忌建杏扁园。 4.2 园地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主要包括防护林、道路、排灌系统、小区、附属设施,须合理布局并绘制出平面图。 4.3 种植规划设计 4.3.1 苗木质量要求 苗木主侧根5条以上,主根长度25 cm 以上,侧根长度15 cm 以上,具有较多须根。苗木生长充实, 苗高80 cm以上,接口上5 cm处粗0.8 cm以上,嫁接愈合程度良好,无机械损伤,无检疫性病虫。 1 DB1307/T 320—2020 4.3.2 栽植密度 在土壤条件比较差的山区梯田或丘陵地,株行距为 1.5 m~2 m×2 m~3 m。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土层深厚的平原地,株行距为 2 m~3 m×4m~5 m。 4.3.3 授粉树配置 授粉品种应具备与主栽品种花期相同或相近、花粉量大、亲和性好的特性。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 配置比例 3~5︰1。 4.3.4 栽植时期 分秋栽和春栽。秋栽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春栽在土壤解冻后至苗木发芽前。一般张家口地区以 春栽为宜。 4.3.5 整地 采取沟状或穴状整地。沟状整地宽度 60 cm~100 cm,深度 80 cm;穴状整地规格为 100 cm×100 cm×80 cm。整地时挖出的表土和底土分开,每定植穴施腐熟的有机肥 50 kg,与表土充分拌匀后回填, 灌水沉实,再填土至穴满。 4.3.6 栽植方法 栽植前将苗木根系浸于清水中12 h左右,然后对根系进行修整,再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蘸根消毒。 以栽植点为中心,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法栽植,栽植深度以苗木根颈处的原土印与地面平齐或略高 于地面为宜,切忌栽植过深。栽后在树苗周围培土埂,及时充分灌水。 5 栽培管理 5.1 土肥水管理 5.1.1 土壤管理 5.1.1.1 行内覆盖 春季用黑色园艺地布覆盖树盘,或用粉碎的秸秆、杂草覆盖,厚度 10 cm~20 cm,并覆土 2 cm~3 cm,秋后将覆草翻入土中。 5.1.1.2 行间生草 提倡种草或自然生草,当草长到 30 cm~40 cm 时可进行刈割,留茬高度 10 cm~15 cm,秋季行间 深翻埋草。 5.1.2 施肥 在秋季落叶前施入基肥。基肥种类以腐熟的厩肥、粪肥、堆肥、鸡粪等有机肥为主。秋季没有施基 肥的果园,必须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补施。施肥量,幼树期亩施 1 000 kg~2 000 kg;盛果期亩施 3 000 kg~ 4 000 kg。采用沟施或穴施,施肥后灌足水。肥料施用符合 NY/T 496 要求。 5.1.3 灌水和保水 5.1.3.1 灌水 有灌水条件的杏扁园 1 年可进行 3 次灌水,第 1 次灌水在土壤解冻至花前 15 d,第 2 次灌水在硬 2 DB1307/T 320—2020 核期,第 3 次灌水在采收后至上冻前。灌溉水应符合 GB 5084 要求。 5.1.3.2 保水 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块,要把雨水收集并保存起来。在树冠位置做一个低于地面的漏斗状树盘,然后 安放“树盘聚水保湿抗旱器”。或者自制简易抗旱器,即先做好外缘高内缘低的树盘,再用稍厚的塑料 膜进行覆盖,塑料膜稍大于树盘,外缘用土埋严,内缘距树干保持 5 cm 左右,同样用土埋严、压平。 5.2 保花管理 5.2.1 选用晚花品种 宜选用“张仁一号”杏扁品种,比主栽品种“龙王帽”晚开花 5 d~7 d。 5.2.2 推迟花期 宜通过遮阳推迟花期,使同一品种花期推迟 5 d ~7 d。 5.2.3 花期授粉 花期释放蜜蜂和壁蜂等昆虫传粉,必要时采用人工授粉。 5.3 整形修剪 5.3.1 采用细纺锤树形结构 留较强壮的枝作中心干,且保持直立生长,高度 2.4 m~3 m。在中心干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各 结果枝组间的距离保持 5 cm~8 cm,均匀分布在中心干周围,花束状枝间距保持在 5 cm 左右,每个结 果枝组保持单轴延伸,枝径不得超过中心干径的 1/2。距地面 60 cm 以内不留枝。 5.3.2 修剪方法 5.3.2.1 幼树修剪 以培养树形为主。苗高达到 100 cm 以上的,在 90 cm~100 cm 处定干;苗高低于 100 cm 的,剪掉 顶端 1~2 个芽。当部分新梢长到 20 cm 左右,开始进行夏季修剪。首先从主干顶端选一个生长直立、 粗壮的枝作中心干延长枝,其余同样粗度的枝疏除。使萌生的新梢均匀分布在主干上,并疏除过密枝。 5.3.2.2 初果期修剪 冬剪时,首先对主干延长枝留 40 cm 短截;其次,对上一年形成的主枝长度进行控制,所有主枝保 持单轴延伸,直接着生结果枝组。疏除重叠枝、过密枝和病虫枝。生长季对主干顶部生出的新梢,进行 疏枝、摘心,使发出多个生长中庸的主枝并均匀分布于主干上。在 7、8 月份对开张角度小的主枝进行 拉枝处理,使主枝开张角度达到 70 °~90 °。 5.3.2.3 盛果期修剪 每年冬剪时要将树高控制在 2.4 m 左右,主干延长枝采用去强留弱的方法,将主干落头回缩到较细 弱的枝上。对生长过旺,粗度超过着生处主干粗度 1/2 的主枝留 2~3 个芽重短截;对前端衰弱的主枝 回缩到稍壮的芽上;对上一年结完果的衰弱枝和细干枝进行短截或疏除;疏除过密枝、重叠枝、交叉枝 和病虫枝。在生长季,将新长出的直立壮枝、背下枝和向内生长的枝及早疏除;当主枝上生出侧枝长度 达到 30 cm 左右时进行摘心。 5.3.2.4 衰老树修剪 3 DB1307/T 320—2020 去除冠内多余的、分布不合理的、有病虫害和受损害的枝条,回缩衰弱多年生枝。大的剪锯口要削 平并涂上保护剂。 5.3.3 废枝处理 宜将剪下的枝条进行粉碎,粉碎后加生物菌剂集中堆沤成肥料,或者用于菇类生产。 5.3.4 修剪时期 修剪时期分休眠期修剪和生长期修剪,枝径 2 cm 以上枝条宜在休眠期修剪,枝径 2 cm 以下枝条在 休眠期和生长期都可修剪。 5.4 病虫害防治 5.4.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在增强树势的基础上,搞好 清园,减少病源。 5.4.2 防治措施 在萌芽期,扒除老皮;喷施 3~5 波美度石硫合剂,要求喷洒药剂要细致周到。在杏扁幼果达黄豆 粒大小时,喷施甲维盐和吡虫啉等低毒无残留杀虫剂。在休眠期,扒除老皮,喷施 3~5 波美度石硫合 剂进行清园。农药施用符合 GB/T 8321.10 规定。 6 采收 6.1 采收期 杏果由绿变黄,向阳面带有红晕,有开裂特性的品种在果肉自然开裂达到 8 %时即可采收。严禁采 青。 6.2 采收方法 在树下铺设大于树冠投影的塑料布或彩条布等,手摘或用木棍将果实轻轻敲落或晃动树干使果实震 落于布上,然后收集于器皿中。采摘时尽量防止损伤枝叶。 4

pdf文档 DB1307-T 320-2020 杏扁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张家口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07-T 320-2020 杏扁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张家口市 第 1 页 DB1307-T 320-2020 杏扁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张家口市 第 2 页 DB1307-T 320-2020 杏扁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张家口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2:51:3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