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06 烟 台 市 地 方 标 准 DB3706/T 005.4-2020 代替 DB3706/T005.4-2002 无公害农产品 日光温室辣椒生产 技术操作规程 2020-02-25 发布 烟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03-25 实施 发 布 DB3706/T 005.4-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DB3706/T005.4-2002《无公害农产品 青椒保护地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修订。与 DB3706/T005.4-200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规范性引用文件部分,删除了GB4285、GB18406、GB18407、NY5005等已废止标准,增加了 GB/T 23416.2《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第2部分:茄果类》、NY/T 496《肥料合理 使用准则 通则》、NY/T 1203《茄果类蔬菜贮藏保鲜技术规程》、NY/T 2312《茄果类蔬菜 穴盘育苗技术规程》、NY/T 5010《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NY/T 2798.3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3部分:蔬菜》和DB37/T 3574《茄果类蔬 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规程》; ——生产技术主要介绍日光温室辣椒栽培,其他保护设施栽培参考执行; ——增加了秒栽器定植技术要求; ——对主要病虫害种类进行了调整,防治方法上对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措施分别做了补充, 并对化学防治药剂做了修改,全部推荐在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登记的农药; ——增加了生产档案。 本标准由烟台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归口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烟台北方化肥检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烟台市农 业科学院、招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伟、杨萍萍、王英磊、丛山、郑秋玲、孙丰宝、刘海荣。 I DB3706/T 005.4-2020 无公害农产品 1 日光温室辣椒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日光温室辣椒的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 收、标志、包装、贮运和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烟台市无公害农产品日光温室辣椒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茄果类 GB/T 23416.2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第2部分:茄果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03 茄果类蔬菜贮藏保鲜技术规程 NY/T 2312 茄果类蔬菜穴盘育苗技术规程 NY/T 2798.3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3部分:蔬菜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37/T 3574 茄果类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规程 3 产地环境条件 应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疏松的壤土地块,其环境质量应 符合NY/T 5010和NY/T 2798.3的要求。 4 生产技术 4.1 保护设施 宜选用建造规范、性能优良、安全生产能力强的日光温室。 4.2 栽培季节 一般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育苗,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定植。 4.3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优质、高产、耐寒、耐低温、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品种。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3的要求。 4.4 育苗 2 DB3706/T 005.4-2020 4.4.1 种苗 建议农户从育苗企业订购优质种苗。可作高畦或采用穴盘育苗,并采用防虫、防雨棚 遮荫。穴盘育苗参照NY/T 2312执行。 4.4.2 配制营养土 消毒大田土6份,腐熟优质农家肥4份,过筛后,每立方米加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15-15-15)1.5 kg,混合均匀。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于播种床上,厚度10 cm。每种 2 2 2 植667m 需播种床8 m ~10 m 。也可购买商品育苗基质穴盘育苗。 4.4.3 种子处理 4.4.3.1 温汤浸种 把种子放入55℃水中,不断搅拌,维持水温浸泡10 min~15 min。当水温降至30℃时停 止搅拌,再浸泡6h。 4.4.3.2 药剂处理 将种子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常温浸泡20 min,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 种2h,或用300倍福尔马林溶液浸种30 min,捞出洗净后,浸种催芽。 4.4.3.3 催芽 将浸好的种子放在28℃~30℃温度下催芽,每天淘洗一次,经3d~4d,有70%的种子出 芽时,即可播种。包衣的种子不用浸种。 4.4.3.4 播种 2 2 每667m 用种量75 g~100 g。播种前浇足底水,撒播种子后覆土1.0 cm~1.5 cm。每m 苗床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g,拌上细土均匀薄撒于床面上,预防猝倒病。床面覆盖遮 阳网或稻(麦)草,保持苗床白天25℃~30℃,夜间20℃左右。70%幼苗顶土时撤除床面覆 盖物。 4.4.4 苗期管理 播种苗床棚顶覆盖薄膜,周边用防虫网封严,中午前后阳光强时棚顶再覆盖遮阳网, 达到防雨、防虫、降温的目的。苗期应适当浇水,并配合中耕松土保墒。3~4片真叶时用营 养钵分苗。发现病苗要立即拔除,带出苗床深埋,并处理病穴。分苗后仍需注意防虫、防病、 防雨和防高温。 4.4.5 壮苗指标 5~6片真叶,株高15 cm~20 cm,叶色浓绿,茎杆粗状,节间短,根系发达,无病虫和 机械损伤。 4.5 整地施基肥 2 3 3 每667m 施用优质腐熟的圈肥5 m ~7 m ,过磷酸钙50 kg,硫酸钾10 kg~20 kg,深耕 25 cm左右,整平作垄。采用南北向大小行小高垄栽培,大行距80 cm,小行距60 cm。垄底 宽40 cm,高10 cm~15 cm。定植前两天覆盖棚膜。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 4.6 定植 垄上开沟放水,按株距40 cm栽植,待水渗下后封沟。穴盘苗可采用秒栽器进行移栽。 2 每667m 栽植2500株左右。 3 DB3706/T 005.4-2020 4.7 4.7.1 田间管理 冬前及越冬期间管理 4.7.1.1 温湿度管理 缓苗期白天保持室温25℃~30℃,夜间18℃~22℃。缓苗后至深冬前,白天温度控制在 25℃~28℃,夜间15℃~20℃,白天室温达28℃时要放风。草苫的揭盖以室内温度为依据, 若夜温过高,可早揭晚盖草苫;12月下旬至2月上旬,注意加强保温,白天温度达30℃时放 风,实行“高温养果”。夜间室内最低温度保持在12℃以上。若天气晴好,室内湿度较大时, 可于揭苫后随即放风30 min~40 min,然后盖严放风口。另外可通过地面覆盖、滴灌或暗灌 等措施,尽可能把温室内的空气湿度控制在最佳指标范围。 4.7.1.2 光照管理 采用透光性好的耐候功能膜,冬春季节保持膜面清洁。上午揭草苫的适宜时间,以揭开 草苫后室内气温无明显下降为准。晴天时,阳光照到采光屋面时及时揭开草苫。下午室温降 至20℃左右时盖苫。深冬季节,草苫可适当晚揭早盖。一般雨雪天,室内气温只要不下降, 就应揭开草苫。大雪天,可在清扫积雪后于中午短时揭开或随揭随盖。连续阴天时,可于午 前揭苫,午后早盖。久阴乍晴时,要陆续间隔揭开草苫,不能猛然全部揭开,以免叶面灼伤。 揭苫后若植株叶片发生萎蔫,应再盖苫。待植株恢复正常,再间隔揭苫。冬季光照弱时,可 用植物生长灯进行补光,并在日光温室后部张挂反光幕,尽量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 4.7.1.3 肥水管理 定植时浇足底水,缓苗后至坐果前适当控制浇水,多次中耕,以促根控秧。对椒坐住后, 2 在行间开浅沟,每667m 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40 kg。施肥后稍加培土,扶平 2 垄面,覆盖地膜,于膜下灌透水。深冬季节每隔20d左右追肥浇水一次,每次每667m 施用磷 酸二铵15 kg~20 kg和硫酸钾(或氯化钾)10 kg。结合喷药可用0.3%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 面追肥。 4.7.1.4 整枝 实行三干或四干整枝。及时摘除植株主干下部的黄叶、病叶。春节前后疏掉过密或无效 侧枝。 4.7.2 越冬后管理 4.7.2.1 温湿度管理 2月中旬以后,逐渐加大放风量,晴天中午室内气温不要超过30℃。当室外夜间最低温 度达15℃以上时要昼夜放风。 4.7.2.2 肥水管理 3月上旬以后,浇水次数逐渐增加,12d~15d浇一次水。4月中旬以后,每10d左右浇一 2 次水,浇水量以垄高的三分之二为宜,不可大水漫灌。每水每667m 追施磷酸二铵5 kg~8 kg, 或25 kg发酵好的豆饼水。 5 病虫害防治 5.1 5.1.1 主要病虫害 苗床主要病虫害 4 DB3706/T 005.4-2020 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茎基腐病、疫病,蚜虫。 5.1.2 田间主要病虫害 灰霉病、疫病、炭疽病、枯萎病、白粉病、病毒病、蚜虫、白粉虱、蓟马、烟青虫、茶 黄螨、甜菜夜蛾、棉铃虫。 5.2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 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执行GB/T 23416.2和NY/T 2798.3的操作要求。 5.3 农业防治 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针对当地主要病虫控制对象,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培育 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及时清洁田园;合理浇水,加强通风和植株调整,降低空气湿度; 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5.4 物理防治 5.4.1 设置防虫网 在温室的通风口用40目防虫网封闭,减轻虫害的发生。 5.4.2 黄板诱杀 2 温室内每667m 间隔悬挂30~40块黄色和蓝色粘虫板(25 cm×40 cm),诱杀蚜虫、白 粉虱、斑潜蝇、蓟马等害虫。悬挂高度与植株顶部持平或高出5 cm~10 cm。 5.4.3 银灰膜趋避蚜虫 在日光温室内铺银灰色地膜或张挂银灰膜膜条驱避蚜虫。 5.5 生物防治 5.5.1 防治原则 保护利用瓢虫、寄生蜂等天敌。 5.5.2 生物药剂防治 5.5.2.1 立枯病 2 2 可用 24%井冈霉素水剂 0.4 ml/m ~0.6 ml/m 泼浇苗床防治立枯病。 5.5.2.2 基腐病 2 2 用2亿孢子/g木霉菌可湿性粉剂4 g/m ~6 g/m 灌根防治茎基腐病。 5.5.2.3 疫病 2 2 用5亿CFU/ml侧孢短芽孢杆菌A60悬浮剂50 ml/667m ~60 ml/667m ,或1%申嗪霉素悬浮 2 2 剂50 ml/667m ~
DB3706-T005.4-2020 无公害农产品 日光温室辣椒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烟台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3:14:0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