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 DB1308 承 德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308/T 267—2020 平榛生产技术规程 2020-01-15 发布 承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02-01 实施 发 布 DB 1308/T 267—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龙、耿金川、潘亚菲、焦艳、曲丽、王永文、潘景玉、金铁娟、常治、张学 增、吴爽、李素莉、张翼新、王亚军、赵明明。 I DB 1308/T 267—2020 平榛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平榛的产地环境、苗木繁育、建园、平榛天然林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平榛人工繁育栽植与平榛天然林的生产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产地环境 海拔 1400 m 以下的平地、山地均可,阴坡为宜,土壤pH值6~8且透气性良好,年平均气温2℃~6℃, 年降水量 400 mm 以上 。 4 苗木繁育 4.1 种子繁殖 4.1.1 种子采集 选择生长健壮的母树,采集发育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 4.1.2 种子处理 春季播种的,12月下旬将种子浸泡 48 h 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采用沙藏处理(种沙比例1:3), 翌年5月中旬堆积催芽,至有1/3种子开裂即可播种;秋季播种的,10月中旬将种子浸泡 24 h 后播种。 4.1.3 播种 4.1.3.1 时间 春季播种在5月初;秋季播种在10月中旬土壤封冻前。 4.1.3.2 方法 低床,床面宽 1.2 m。采用床播的播种前床面撒毒土并拌匀,条播5行,覆土厚度 3 cm~4 cm,每 亩播种 75 kg;采用容器播种的用 12 cm×18 cm 的营养杯摆满床面,每亩3~3.5万个杯, 每杯1~2粒 种子。 4.1.4 田间管理 4.1.4.1 浇水 1 DB 1308/T 267—2020 播种后采用喷灌带微喷,保持土壤湿润。 4.1.4.2 松土除草 苗期保持床面、垄面无杂草,土壤疏松。 4.1.4.3 追肥 6月中下旬进行追肥,以施尿素为主,50 kg/亩;8月上旬施用磷酸二氢钾 30 kg/亩。肥料使用符 合 NY/T 496 中的规定。 4.2 分株繁殖 4.2.1 时间 早春树液萌动前。 4.2.2 方法 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把母株全部挖起,分成若干小丛或单株,每一单株带有根系和1~2个枝条; 二是在母株丛周围挖取根蘖,分出若干植株,母株仍保留。分株苗保留根段 20 cm 和一定数量须根, 枝条剪短至 15 cm~20 cm 长,分株后宜立即假植。 4.3 有害生物防治 苗木繁育期主要防治鼠害、病害和虫害,鼠害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农药的使用符合 GB/T 8321 中的规定。 5 建园 5.1 园地选择 选择阴坡、半阴坡,土层 40 cm 以上,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 5.2 整地 9月末~10月中旬或早春土壤解冻后进行,株行距 2 m×2 m,根据自然地形规划不同小区,坡度在 10°以上,沿等高线进行带状或穴状整地,地势比较平坦的地块穴状整地,穴面规格:长 0.5 m,宽 0.4 m,深 0.3 m。 5.3 苗木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发育充实、无病虫害的二年生苗木。 5.4 栽植 早春土壤解冻后苗木萌芽前蘸浆栽植,每穴品字型栽植3株,每亩栽植500株,栽后留 5 cm 左右定 干或栽植前将苗木留 5 cm 左右截干后栽植,栽植后及时浇水。 5.5 栽后管理 2 DB 1308/T 267—2020 5月下旬~6月上旬在果实膨大和新梢生长期,每亩施尿素 20 kg~30 kg,7月中旬坚果迅速发育期 及花芽分化期,根部每亩追施二胺或复合肥 20 kg~30 kg,肥料使用符合 NY/T 496 中的规定。4月上 旬灌水1次。夏季割除榛树周边的杂草。新稍 70 cm 高摘心。 6 平榛天然林管理 6.1 除杂 清除天然榛子林内杂树或杂草。 6.2 调整密度 6.2.1 疏株 盛果期按照8~10株/㎡保留,株间保持在 30 cm~40 cm,每丛榛子林只保留1~5年生植株。 6.2.2 补植 采取天然榛子移栽、实生苗补植等方法,补充天然榛林中空缺地。 6.3 修作业通风带 根据山势地形、坡向等把榛子林沿等高线割成带状,保留带 2 m 左右,平茬割灌带 2 m 左右宽作 为作业通风带,同时根据水平带长度,50 m 左右顺山势上下割 1 m 左右宽作业通风带。 6.4 平茬更新 休眠期进行,根据榛子林1年不结实,2~4年结果多,5~6年衰退的生长规律,5年轮伐一次,分区 平茬,每5个区为一组,一年内有4个区结果,1个区平茬,留茬高 10 cm ~15 cm。6年生以上的老平榛 林全部平茬,萌生出的平榛林按 6.3 中的方法管理。 6.5 修剪 6.5.1 夏季修剪 5~7月,针对缓坡地榛子林,主要是摘心、拉枝、除萌蘖,每平方米保留5株左右。 6.5.2 冬季修剪 剪去内膛的病虫枝、纤细枝、下垂枝、5年生以上老枝,保留1~4年生健壮枝结果。 6.6 合理施肥 6.6.1 时间 5月下旬~6月上旬在果实膨大和新梢生长期,7月上中旬坚果迅速发育期及花芽开始分化期,最好 在雨前撒施。 6.6.2 方法 针对缓坡地生长的平榛林,对土层浅薄、土壤肥力低的地块追施化肥。采用撒施化肥,5月下旬~6 月上旬施尿素 15 kg~20 kg/亩,7月上中旬施复合肥 20 kg~30 kg/亩。肥料使用符合 NY/T 496 中 的规定。 3 DB 1308/T 267—2020 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实施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病虫害。 7.2 防治方法 7.2.1 农业防治 通过加强水肥管理、合理控制结实率等措施保持树势健壮;合理疏枝,保证树体通风透光;清除枯 枝落叶,剪除病虫枝,减少病虫源,降低病虫基数。 7.2.2 物理防治 根据其生物学特性,针对有趋性的害虫,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趋化性,采用糖醋液、黑光灯等诱杀。 7.2.3 化学防治 主要病虫害及其化学防治方法参见附录B。农药的使用符合 GB/T 8321 中的规定。 8 果实采收 8月下旬~9月上旬榛果总苞变黄,果实变黄褐色时开始采收,采收时先阳坡,后阴坡,先采株丛上 部,后采株丛下部及内膛的果实。 A 4 DB 1308/T 267—2020 B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平榛苗木繁育期有害生物防治方法 A.1 鼠害 播种后,用熏蒸剂拌河沙制成毒土,撒在床面上,每 15 d 撒一次,共撒2次。或采用捕鼠器、灭 鼠药等技术防治。 A.2 病害 A.2.1 立枯病 播种后至榛苗长到2片真叶时,用五氯硝基苯40%乳油500倍液或代森锰锌50%乳油500倍液喷洒床面 与幼苗。 A.2.1.1 白粉病 6月下旬~7月下旬每隔 15 d 喷一次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800倍液或 12.5%腈菌唑1000倍液。 A.3 虫害 主要害虫有象鼻虫、金龟子。榛苗生长期向叶面喷洒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40%毒丝本 乳油800倍液。 5 DB 1308/T 267—2020 C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平榛林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B.1 病害 B.1.1 白粉病 5月上旬至6月上旬,发现病叶时,每隔 15 d 喷1次1:100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 1000倍液或15%粉锈宁1000倍液或2%抗霉菌素水剂2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1000~1500倍液。 B.2 虫害 B.2.1 榛实象鼻虫 5月上旬开始喷药,每隔 15 d 喷一次,连喷2~3次,用2.5%溴氯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或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DB 1308-T 267-2020 平榛生产技术规程 承德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3:31:5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