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 05 重 DB50 庆 市 地 方 标 准 DB50/T 951—2019 绿色食品 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Green food—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ybean cultivation 2019-12-02 发布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03-01 实施 发 布 DB50/T 951—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编写。 本标准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红梅、熊正辉、陈松柏、王帅、刘丽、郭继萱、冉国清、彭征忠、商跃凤、 黄秀芬、陈仕高、吴文春、马培云。 I DB50/T 951—2019 绿色食品 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关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生产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收获与贮藏以及生产档 案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大豆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安全间隔期 最后一次施药、施肥到大豆收获时允许间隔的天数。 4 基本要求 4.1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 391最新版本的规定。 4.2 种子质量 应符合GB 4404.2最新版本的规定。 4.3 肥料施用 应符合NY/T 394最新版本的规定。 4.4 农药施用 1 DB50/T 951—2019 应符合NY/T 393最新版本的规定。 4.5 有害生物控制 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 4.6 贮藏 应符合NY/T 1056最新版本的规定。 5 生产技术 5.1 品种选择 应选用通过重庆市审定、国家审定且涵盖重庆地区或其他省级审定并在重庆市引种备案的高产、优 质、抗虫、抗病性强的品种,如渝豆1号、渝豆2号、渝豆7号、渝豆8号、渝豆11号、西豆7号、西豆8 号、浙春3号等。 5.2 播种 5.2.1 播期 春播应在3月下旬~4月上旬(气温应稳定在10 ℃以上)播种;夏播应在5月下旬~6月中旬播种; 秋播宜在海拔400 m以下且水源有保证的区域,8月5日前播种。 5.2.2 种子处理 宜使用生物种衣剂包衣的种子,采用根瘤菌和钼酸铵拌种。 5.2.3 合理密植 春播的窝行距20 cm~30 cm×50 cm;夏播的窝行距30 cm~35 cm×60 cm~50 cm;秋播的窝行距 20 cm~25 cm×30 cm~20 cm。每窝定苗2株。 5.3 施肥 5.3.1 施肥原则 禁止使用未经国家和省级农业农村部门登记的肥料。 5.3.2 施肥用量 宜采用有机无机结合,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有机肥(腐熟)占总用肥量的40%以上。中等肥力 2 土壤每667 m 施用腐熟有机肥1000 kg,纯氮2 kg~5 kg(尿素5 kg~10 kg),五氧化二磷4 kg~6 kg (普通过磷酸钙35 kg~50 kg),氧化钾3 kg~5 kg(氯化钾5 kg~8 kg)。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5.3.3 施肥方法 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有机肥和磷钾肥全作底肥,氮肥宜在苗期作追肥。土壤肥力高、苗架好的可 不用追肥。 5.4 灌溉 2 DB50/T 951—2019 5.4.1 水质要求 应符合NY/T 391最新版本中农田灌溉水质的规定。 5.4.2 方法 大豆栽培可不需要灌溉。若遇旱情严重,采用清水或清粪水灌窝后播种。 6 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6.1 农业防治 6.1.1 品种应定期轮换,保持品种抗性,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6.1.2 合理密植、轮作换茬、结合与禾本科作物间套种植等措施,减少有害生物发生。 6.2 物理防治 宜采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黄板诱蚜、昆虫性引诱剂等物理方法诱杀害虫。 6.3 生物防治 宜创造适宜环境保护天敌,利用及释放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 6.4 化学防治 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绿色食品大豆主要病虫草害具体防治方案参见附录A。 7 收获与贮藏 7.1 收获 豆荚呈现品种固有颜色,豆叶大部分脱落时,抢晴收获。收获时齐地面收割大豆植株,将根瘤留在 土壤中,堆放3 d~5 d后脱粒晒干。禁止暴晒。禁止在公路、沥青路面、新石灰晒坝及粉尘污染严重的 地方脱粒晾晒。 7.2 贮藏 应在避光、清洁、通风、干燥、可防虫害和鼠害的地方贮藏。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 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 8 生产档案 应详细记录生产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采收及收后处理等情况,并保存生产 记录档案3年以上。生产基地田间农事活动记录参见附录B。 3 DB50/T 951—2019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绿色食品大豆主要病虫草害化学防治方案 农药名称 病毒病 发生期 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 按说明书 喷雾 炭疽病 开花后 75%代森锰锌 100 g~133 g 喷雾 锈病 苗期或花前期 25%嘧菌酯悬乳剂 40 ml~60 ml 喷雾 14 d 蚜虫 发生期 50%抗蚜威水分散粒剂 10 ml~15 ml 喷雾 10 d 发生期 10%氯氰菊脂乳油 10 ml~13 ml 喷雾 7 d 土蚕 幼苗期 40%辛硫磷乳油 50 g~100 g 毛虫 发生期 2.5 %氯氟氰菊酯乳油 30 g~40 g 喷雾 7 d 发生期 50 %灭蝇胺可湿性粉剂 20 g~30 g 喷雾 7 d 发生期 5%氟虫脲乳油 25 ml~50 ml 喷雾 60 ml~65 ml 喷雾 480g/L 灭草松水剂 200 ml 喷雾 10 %精喹禾灵乳油 32 ml~40 ml 喷雾 荚螟 豆杆蝇、潜叶 蝇 豆叶螨 播后苗前 杂草 阔叶杂草 2~3 叶期 禾本科杂草 2~3 叶 期 96%精异丙甲草胺(金 都尔)乳油 注:农药使用以 NY/T393 最新版本为准。 ml(g)/亩 施药方法 安全间隔天 防治时期 豆卷叶螟、豆 4 使用剂量 防治对象 数 10 d 加水 2 kg 拌甘蓝菜 叶撒于豆田行间 DB50/T 951—2019 B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生产基地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地 块 号 播种 农药、肥料的施用 其他农事活动 过程记录 过程记录 过程记录 时 密 种子 间 度 来源 操作人 时 名 数 方 间 称 量 式 来源 操作人 时 间 内容 备注 操作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50-T 951-2019 绿色食品 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重庆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0-T 951-2019 绿色食品 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重庆市 第 1 页 DB50-T 951-2019 绿色食品 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重庆市 第 2 页 DB50-T 951-2019 绿色食品 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重庆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5:45:1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