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B 05 大 DB5329 理 州 地 方 标 准 DB5329/T 25—2019 大理州低芥酸低硫苷甘蓝型油菜秋季直播 生产技术规程 2019 - 11 -29 发布 大理白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11 - 29 实施 发 布 DB5329/T 25—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炫、王学明、陈晓艳、羊国安、杨昆红、杨俊青、李少峰、孙朝辉、李树锋、 娄作艺。 I DB5329/T 25—2019 大理州低芥酸低硫苷甘蓝型油菜秋季直播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芥酸低硫苷甘蓝型油菜秋季直播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标准、 整地播种技术、土肥水管理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和适时收获技术等。 本标准适用于大理州海拔 1400m~2200m 田油菜主产区及环境条件类似地区的低芥酸低硫苷甘蓝型 油菜秋季直播高产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农药安全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 414 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种子 NY/T 415 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籽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790 双低油菜生产技术规程 NY/T 794 油菜菌核病防治技术规程 DB53/T 521 云南省旱地双低油菜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NY/T 415 、NY/T 790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双低油菜 指低芥酸、低硫苷油菜。 3.2 含油量 指油菜籽中粗脂肪含量的百分率。 3.3 1 DB5329/T 25—2019 芥酸 指油菜籽的油分中所含顺△13 -二十二碳一烯酸,以所占脂肪酸组成的百分率表示。 3.4 硫苷 指油菜籽中所含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以每克饼粕(水分含量 8.5%)中所含硫苷总量微摩尔数表 示。 3.5 低芥酸 油菜籽中油的芥酸含量≤5.00%。 3.6 低硫苷 油菜籽中硫苷含量≤45.00μmol/g饼。 3.7 区域种植 在一个种植区域内连片种植双低油菜品种,不插花种植非双低油菜品种及其它十字花科作物。 4 产地环境标准 4.1 海拔范围 大理州秋季直播甘蓝型双低油菜的主产区海拔范围以1400m~2200m为宜。 4.2 气候条件 年平均温度13.5℃~17.9℃,绝对最低温度≥-3℃,从10月到次年4月活动积温1800℃~2500℃。 4.3 土壤环境质量 按GB 15618规定执行。 4.4 大气质量 按GB 3095规定执行。 4.5 灌溉水质 按GB 5084规定执行。 5 技术要求 5.1 2 品种选择 DB5329/T 25—2019 5.1.1 选择适合于大理州海拔 1400m~2200m 耕作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和耕作制度,并通过审定的双低油 菜品种。 5.1.2 种子质量符合 NY 414 的要求。 5.1.3 不宜自行留用上年大田收获的双低商品油菜籽作种子。 5.2 产地布局 双低油菜生产应实施区域种植。 5.3 肥料使用准则 5.3.1 按照 NY/T 496 规定执行。 5.3.2 双低油菜生产不应使用油菜秸杆、果壳作农家肥。 5.3.3 平衡施肥,实行有机、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肥相结合,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肥料相结合。 5.4 农药使用准则 按照GB 4285、GB/T 8321(所有部分)规定执行。 5.5 收获与贮藏 双低油菜必须实行单独收获、分仓贮藏,防止与非双低油菜混收混藏。 6 栽培管理 6.1 选地整地 6.1.1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PH 值在 6.0~7.0 的沙壤土、鸡粪土为宜。 6.1.2 播种前要求精细整地,开沟理墒,使墒面表土疏松细碎,做到田平、土细、沟直,墒沟、腰沟、 围沟配套。 6.1.3 墒面大小根据土质、地下水位等而定,一般 130cm~150cm 开墒,沟深 20cm~25cm、宽 30cm 左 右为宜。土壤冷浸、质地粘重,墒面宜窄,沟宜深;反之则宜宽、浅。 6.2 适时播种 6.2.1 选用良种 生产上坚持选用由种子部门统一提供的双低油菜合格生产种。大理州内生产基地应用的油菜新品 种,其产量应比同类对照增产5%以上,早熟性好,抗(耐)逆性强,含油率达42%以上,蛋白质含量达 22%以上。 6.2.2 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1天-2天,并用适量的多菌灵、甲霜灵·锰锌(或其它适宜杀菌剂)拌种。 6.2.3 播种时期 一般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以寒露至霜降节令内播种为宜。在中、低海拔地区以十月上、中旬播种为 宜;在中、高海拔地区以十月中、下旬播种为宜。 3 DB5329/T 25—2019 6.2.4 播种方式 播种方式以开塘点播或开沟条播为宜,播种时要求落籽均匀,种子入土2cm左右,且覆土厚度一致, 播后适当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接。 6.2.5 播种密度 2 2 大理州秋季直播油菜667m 种植密度以2.0~3.0万株为宜。一般每667m 播种1万塘,每塘留苗2~3 2 2 株,中、低海拔地区667m 种植密度控制在2.0~2.5万株;中、高海拔冷凉地区667m 种植密度控制在2.5~ 3.0万株。种植密度要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播期早晚等而定。一般原则是:瘦田宜密、肥田宜稀; 早熟、分枝少的品种宜密,晚熟、分枝多的品种宜稀;晚播宜密,早播宜稀。 6.3 6.3.1 科学施肥 施肥数量 根据土质、品种特性、产量目标来确定施肥水平,具体的施肥量和各种营养元素的配比要与土壤养 2 分含量相适应,并保持土壤养分平衡。中等肥力田块,每667m 要获得220kg~280kg的菜籽产量,需施 有机肥1.0t~2.0t、尿素(含N≥46%)35kg~47kg,普通过磷酸钙(P2O5≥16%)25kg~47kg、硫酸钾 (K2O=50%)10kg~12kg,硼、锌、铜、钼等微量元素肥料适量。 6.3.2 施肥技术 以基肥为主,基肥与追肥相结合,采取“重施基肥,足施苗肥、适施薹肥、巧施硼肥”的技术,以 培育壮苗为中心,促冬春双发。 6.3.2.1 基肥 6.3.2.1.1 底肥 2 每667m 用有机肥1.0t~2.0t随整地翻耕入土、混匀。 6.3.2.1.2 中层肥 氮、磷、钾配合施用,其中氮肥用量占整个生育期施氮量的50%~60%,磷、钾肥为全量。将3种肥 料混匀,现配现用,结合理墒集中施于5cm~10cm耕层内。氮肥的用量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总施氮水平 而定。土壤肥力低,保肥性好,施氮总量大的,可多施,但最好不超过总施氮量的70%,反之则宜少些。 6.3.2.2 苗肥 用总施氮量 30%左右的氮素化肥于 4~5 叶期结合中耕培土及时追施,并以兑水浇施为佳。 6.3.2.3 薹肥 视苗情适时适量施用薹肥,前期施肥量多、长势旺的田块应当少施或不施,前期施肥量少、长势弱 的田块要早施重施。一般在薹高 10cm~20cm 时以氮素化肥追施,用量占整个生育期总施氮量的 10%~ 20%为宜。 6.3.2.4 硼肥 2 油菜对硼反应敏感,双低油菜生产应施用硼肥。以化学硼砂为例,在一般土壤上每667m 至少施用 2 0.5kg硼砂作底肥,缺硼土壤上每667m 施硼砂不少于1kg。如选用其它类型的化学硼肥,应按其有效硼 4 DB5329/T 25—2019 含量计算出相当于化学硼砂的有效硼含量作底肥施用。在严重缺硼土壤上,还应在苗期和蕾薹期各喷施 0.2%~0.3%的硼砂水溶液一次。 6.4 田间管理 6.4.1 要求 油菜田间管理主要围绕“五及时一结合”进行,即及时间苗定苗、及时中耕培土、及时追肥、及时 灌水、及时防治病虫害,灌水与施肥相结合。 6.4.2 间苗定苗 油菜苗生长至2~3叶期间苗、3~4叶期定苗。拔除弱苗、高脚苗、病虫危害苗,按密度要求留足健 壮苗。 6.4.3 中耕培土 结合间、定苗进行浅锄中耕,结合追施苗肥进行起沟培土。 6.4.4 灌水 6.4.4.1 灌溉水质 油菜灌溉用水质量符合GB 5084规定要求。 6.4.4.2 灌水技术 根据土壤墒情和油菜需水特性,于播种后两天内、4~5叶期、蕾薹期、开花期、角果发育成熟期酌 情辅以人工灌溉,保证油菜各生育阶段处于适宜的水分环境之中。特别是施中层肥应结合灌好出苗水。 灌溉方法以封闭沟灌为宜,将水放入墒沟,水面达墒沟的三分之二左右,预计水量可浸湿全部土壤即停 止进水,已进入的水不再放出,使其全部渗入土壤中。 6.4.5 病虫草害防治 6.4.5.1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 有效控制病虫草危害,保护生态环境。 6.4.5.2 植物检疫 禁止检疫性病虫草害从疫区传入,不得从疫区调运种子,一经发现立即销毁。 6.4.5.3 化学除草 6.4.5.3.1 芽前除草 在油菜播种结束,灌出苗水后 1~2 天进行。用乙草胺、异松·乙草胺、异丙甲草胺或丁草胺等除 草剂对湿润的土壤表面进行全面均匀喷雾封闭。 6.4.5.3.2 苗期除草 油菜苗期用精喹·除草灵、精喹禾灵、喹·胺·草除灵、烯草酮等于禾本科杂草 3~5 叶、阔叶杂 草 2~4 叶期,杂草基本出齐时进行叶面喷施除草。 5 DB5329/T 25—2019 6.4.5.4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 1。 表1 病虫害种类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列表 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双低油菜品种; 霜霉病 实行水旱轮作或与禾本科作物轮作1~2年; 花期摘除病叶、黄叶; 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选用抗(耐)病双低油菜品种; 白粉病 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化学防治 在油菜苗期 10%以上植株脚叶出现病 斑、花期病株率达到 10%以上时,选
DB5329-T 25-2019 大理州低芥酸低硫苷甘蓝型油菜秋季直播生产技术规程 大理白族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6:56:5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