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05 DB 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T 1560—2018 仁用杏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 2018 - 01 - 10 发布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3 - 10 实施 发 布 DB 14/T 1560—201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 .......................................................................... 1 5 建园 .............................................................................. 1 6 苗木 .............................................................................. 2 7 栽植 .............................................................................. 2 8 栽培管理 .......................................................................... 3 9 采收与处理 ........................................................................ 5 I DB 14/T 1560—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农业大学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忠义、张晓萍、纪薇、韩凯、姚延梼、邢国芳、赵清、高美英、张作刚、杨 宏斌。 II DB 14/T 1560—2018 仁用杏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仁用杏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建园、苗木、栽植、栽培管理、采收与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仁用杏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306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杏 LY/T 1558 仁用杏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LY/T 2745 仁用杏品种鉴定技术规程—SSR分子标记法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仁用杏 kernel consuming apricot 以获得杏仁为主要生产产品的杏属(Armeniaca Mill.)植物栽培种质类型。 4 产地环境 大扁杏和中杏要求年平均气温6 ℃以上,≥10 ℃年有效积温2 700 ℃以上,全年无霜期140 d以上, 山杏要求年平均气温4.5 ℃以上,≥10 ℃年有效积温2 500 ℃以上,全年无霜期120 d以上。同时满足所 栽植品种(品系或种)的需冷量。年降水量380 mm以下时,需增加灌溉设施。应符合NY/T 5010 的条 件。 5 5.1 建园 园址选择 选择远离城区、工业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1.0 km以上,周围1.0 km内无污染 源,离交通主干道0.1 km以上,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为宜。pH6.0~8.2,土壤含盐量不 1 DB 14/T 1560—2018 超过0.2%。山地建园应选海拔1 400 m以下,坡度≤25°的阳坡、半阳坡。忌低洼积水、重茬和核果类迹 地。 5.2 园地规划设计 按照LY/T 1558的要求执行。 5.3 整地与挖定植穴 山坡地整修成梯田、水平阶或鱼鳞坑;平地采取沟状或穴状整地,沟状整地宽0.8 m~1.0 m,深0.8 m; 穴状整地直径0.6 m,深0.8 m。整地时,挖出的表土和底土分开堆放。回填时,熟土与充分腐熟的有机 肥(每穴施入30 kg~50 kg)混匀后填下层,生土填上层。在整地穴的基础上,挖直径、深度均为0.4 m 的定植穴。 6 苗木 6.1 品种选择 根据立地条件,选择经国家或省主管部门审定或认定的非转基因仁用杏品种,可供选择的主要品种 (品系或种)见表1。品种鉴定按照LY/T 2745和NY/T 1306的规定执行。 表1 仁用杏的主要品种(品系或种) 种类 主要品种(品系或种) 大扁杏 龙王帽、一窝蜂、白玉扁、北山大扁、围选一号、三杆旗、丰仁、超仁、油仁、国仁 中杏 九道眉、干颗、优一、克拉拉、迟梆子、阿克西米西、克孜尔西米西、克孜尔苦曼提、克孜尔达 拉斯、阿克胡外娜 山杏 6.2 西伯利亚杏、辽杏、东北杏 苗木质量 大扁杏和中杏选择嫁接苗,山杏选择嫁接苗或1年生播种苗。苗木质量需符合LY/T 1558中一级苗的 规定。 6.3 授粉树配置 授粉树用白玉扁,白玉扁首选授粉树为龙王帽,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比例为6~8:1。 7 栽植 7.1 栽植时间 秋季定植,在苗木落叶后至土壤结冻前进行。当年冬季埋土防寒。 7.2 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根据地形条件、土壤肥沃程度及管理水平等条件确定。密度为1 667株/hm2~667株/hm2, 株行距为1.5 m~3 m×4 m~5 m;杏园完全郁闭后可进行间伐,密度调整为1 250株/hm2~500株/hm2,株行 距为2 m~4 m×4 m~5 m。 2 DB 14/T 1560—2018 7.3 栽植前处理 剔除因运输、假植不慎造成折断、抽干的苗木,同时解除嫁接苗接合处的塑料绑扎物,将已断根系 剪出新茬。将苗木根系在清水中浸泡6 h~12 h,用1%的硫酸铜或3°Bé~5°Bé石硫合剂对苗木均匀喷雾进 行消毒。栽种前,可用保水剂、生根剂与黏土合成泥浆蘸根。 7.4 植苗 将苗木垂直放入定植穴内,边埋土边轻提苗木,当填至大半穴土时,轻踩使苗木固定,然后灌足水, 待水渗下后填土至满穴,踏实。 7.5 栽植后处理 栽植后,覆地膜或秸秆。短截,定干高度0.6 m,整形带内留6~7个饱满芽,剪口处抹漆或涂凡士林。 用塑料袋将苗干套上,上下口绑扎结实。可用油漆、石硫合剂、防啃剂涂抹树干基部。翌年后,缺株穴 及时补栽。 8 栽培管理 8.1 土壤管理 8.1.1 修树盘 定植后,离开树干0.5 m,修埂筑盘。每年春天雨季,结合中耕除草深翻树盘,深度15 cm~20 cm。 8.1.2 覆盖 每年春季用粉碎的秸秆或杂草覆盖树盘,厚度15 cm~20 cm,再覆土2 cm~3 cm轻压。秋后将覆草翻 入土中。 8.1.3 间作 建园后3年内,树盘以外空地可进行间作。间作物种类为矮杆浅根作物,如薯类、豆类、葱、药材 等。 8.1.4 生草 提倡生草栽培。留茬高度10 cm~15 cm,以上部分可进行刈割后,覆盖于树盘内。 8.2 8.2.1 施肥 基肥 穴施或环状沟施。每年秋季落叶后,树盘土壤深翻30 cm~40 cm,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 童期树施基肥5 kg/株~10 kg/株;成年树施基肥20 kg/株~30 kg/株。 8.2.2 根际追肥 在开花前7 ~14 d追施第1次肥,硬核期追施第2次肥。肥料种类以复合肥和果树专用肥为主,按照每 生产100 kg杏仁,需氮(以N计)15 kg、磷(以P2O5计)7.5 kg、钾(以K2O计)12 kg,平衡施肥或配 方施肥。 3 DB 14/T 1560—2018 8.2.3 根外追肥 喷施,可结合喷药进行。果实膨大期、硬核期各喷1次0.3%~0.5%尿素和磷酸二氢钾上清液。根据 缺素症状适当喷施微量元素叶面肥。 8.3 水分管理 滴灌或穴灌。一年可灌水3次,前2次结合根际追肥进行,第3次在土壤结冻前进行。灌溉水水质应 符合GB 5084的规定。 8.4 整形修剪 8.4.1 树形选择 常用树形有疏散分层形、自然圆头形、自然开心形等。 8.4.2 幼树修剪 当新梢长到60 cm时,选3~4个不同方向均匀分布的枝条作主枝,在长35 cm~40 cm处短截,其它枝 条拉平。冬季对主枝延长枝留外芽短截,侧枝开张角度缓放,竞争枝和过密枝疏除。翌年对主枝延长枝 留外芽短截,夏季在侧枝上通过摘心培养结果枝组。 8.4.3 初果期树修剪 主枝、侧枝留饱满外芽在40 cm~60 cm处短截,疏除竞争枝、直立枝、过密枝和内膛交叉枝,短截 部分中庸枝,缓放冠内萌发的较旺盛且方向、位置合适的徒长枝,培养成结果枝组。夏季实施摘心、拉 枝等措施,促发副梢,培养结果枝组,缓和树势。 8.4.4 盛果期树修剪 回缩或短截。对各级主侧枝延长枝和其他骨干枝进行短截,剪截量占枝条总长度的1/3~1/2。适当 回缩或由基部疏除树冠中上部的过密枝、直立向上枝、重叠枝、无空间的徒长枝、交叉枝。对树冠外围 和上层的强壮枝,疏密留稀,去旺留壮。对结果枝组的修剪,应疏弱留壮,并分批回缩复壮。 8.4.5 衰老树修剪 重点是复壮更新,早春进行为宜。去除冠内多余的、分布不合理的、有病虫害和受损害的枝条,回 缩衰弱多年生枝,一次性回缩到3~4年生枝基部。大的剪锯口要削平并涂上保护剂。 8.5 花果管理 8.5.1 保花保果 花期前7 d喷0.15%硼砂加0.2%尿素混合液。花期进行人工授粉、放蜜蜂。 8.5.2 预防晚霜 采用杏园迎风面搭风障、杏园架设风机、熏烟、灌水、及喷施叶片增温剂等措施。 8.6 8.6.1 4 病虫害防治 原则 DB 14/T
DB14-T 1560-2018 仁用杏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 山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8:46:3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