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 05 山 DB14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 T 1620—2018 桑蚕蛹虫草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2018 - 01 - 10 发布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3 - 10 实施 发 布 DB14/ T 1620—2018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场地环境......................................................................................................................................................... 1 5 栽培设施......................................................................................................................................................... 2 6 栽培技术......................................................................................................................................................... 2 7 采收与加工..................................................................................................................................................... 3 8 包装与保藏..................................................................................................................................................... 3 9 病虫害防治..................................................................................................................................................... 3 10 生产档案....................................................................................................................................................... 4 I DB14/ T 1620—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山西蕈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尚、徐莉娜、牛思远。 II DB14/ T 1620—2018 桑蚕蛹虫草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桑蚕蛹虫草高效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场地环境、栽培设施、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 包装与保藏、病虫害防治和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桑蚕蛹虫草的高效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096 食用菌卫生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 5294 无公害食品 设施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 5358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桑蚕蛹 桑蚕(Bombyx mori),又称家蚕,或蚕,属于鳞翅目蚕蛾科,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吐丝昆 虫。桑蚕蛹是桑蚕吐丝上蔟结茧后经过4 d左右形成的纺锤形蛹体。 3.2 蛹虫草 蛹虫草(Cordyeps militaris),又名北虫草,是指真菌的菌丝通过各种方法侵染鳞翅目昆虫,以 昆虫体内的物质行寄生生活,通过不断的发育和分解后最终伸出昆虫体表,而形成的一种真菌与虫体外 壳共存的生物体。 4 场地环境 场地环境应符合 NY 5358 的规定。 1 DB14/ T 1620—2018 5 栽培设施 5.1 发菌室 发菌室环境条件要符合光照强度不超过60 Lux,温度20 ℃~22 ℃,室内空气相对湿度65 %~70 %, 二氧化碳(CO2)浓度0.05 %~0.08 %。 5.2 出草室 出草室环境条件要符合光照强度200 Lux~400 Lux,温度23 ℃左右,室内相对湿度75 %左右。 5.3 栽培床 栽培床选用不锈钢材质。栽培床规格:床架共4层,长600 cm,宽110 cm,底层离地30 cm,层高50 cm。可根据栽培容器(瓶栽和盒栽)规格适当调整床体结构。 6 栽培技术 6.1 菌种制作 菌种包括母种和液体菌种。栽培时,选择菌丝洁白、适应性强、见光后转色和出草快、性状稳定、 抗逆性强的速生、高产、优质菌种。 6.1.1 母种制作 PDA培养基: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15 g~20 g,自来水1 000 mL,自然pH。 制作过程:马铃薯去皮洗净,称取200 g,切成2 mm~3 mm厚的薄片,加入1 000 mL自来水中,煮 沸后维持15 min~20 min,至马铃薯熟而不烂,6层纱布过滤,滤液补水至1 000 mL。将称好的琼脂加 入到滤液中,用小火加热,边煮边搅,直至琼脂完全融化,再加入葡萄糖,搅拌均匀。PDA培养基配制 好后分装试管,选用1.8 cm × 18 cm 玻璃试管,每个试管分装10 mL 左右培养基,一般装入试管高度 的1/5~1/4处。将塞好棉塞的试管7或9支扎成一把,在棉塞外面包一层牛皮纸或防潮纸,121 ℃~126 ℃ 灭菌,时间30 min。灭菌结束后摆斜面,斜面长度为试管长度的3/5。制作好的斜面培养基放入超净工 作台,紫外灯消毒30 min,无菌操作接种。菌种接完后贴好标签,25 ℃培养备用。 6.1.2 液体菌种制作 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蛋白胨1.5 g,KH2PO4 1.5 g,自来水1 000 mL,自然pH。 制作过程:培养基配制过程同母种培养基一致。培养基配制好后装入250 mL三角瓶,装液量150 mL, 棉塞封口、包牛皮纸或防潮纸,121 ℃~126 ℃灭菌,时间30 min。灭菌完成后,将母种接种于三角瓶 中,静置24 h,25 ℃恒温摇床振荡培养,120 r/min,培养3~5 d,选取菌球圆润,液体培养基颜色透 明无浑浊无异味的液体菌种,4 ℃保存备用。 6.2 栽培容器 选用500 mL或750 mL罐头瓶或 20 cm ×20 cm 耐高温高压的塑料盒作为栽培容器,高压蒸汽灭菌 后备用。 6.3 6.3.1 2 接种 接种室(箱)消毒 DB14/ T 1620—2018 将已灭菌并冷却的培养基、接种工具、酒精灯、支架、酒精棉球、打火机等放入接种室(箱)内, 接种室开启紫外线灯,照射消毒30 min,或用菌室烟雾消毒剂喷施,喷施后密闭30 min。 6.3.2 接种方法 接种时蚕蛹现削,选取颜色鲜亮具生命活性的蛹体,并用酒精棉擦拭表面消毒。在接种室内,采用 接种枪于蚕蛹头腹部相连的中心点注入0.3 mL~0.5 mL液体菌种,接种完成后慢慢放入栽培瓶,一瓶10 个蛹体;若采用栽培盒,蚕蛹在盒子里平行排列,不翻滚,瓶口用透气膜封上。 6.4 发菌管理 接种后菌瓶或菌盒上架,避光培养,发菌室温度20 ℃~22 ℃,室内空气相对湿度65 %~70 %,适 当打开门窗,以保证培养室内空气清新,二氧化碳(CO2)浓度0.05 %~0.08 %。培养期间应勤检查, 发现有感染杂菌的蚕蛹要及时剔除。当蛹体发白有菌丝分布时,可在封口膜上扎5~8个小孔,扎孔前发 菌室要消毒,以防杂菌侵入孔内。约15 d左右菌丝长透蛹体,转入下一阶段管理。 6.5 转色管理 当菌丝长满蛹体并在表面出现一些小隆起时,表明菌丝的营养生长阶段已经结束,此时将菌瓶或菌 盒转入出草室,增加光照,促进转色。每天需给予12 h~14 h的散射光照射,光照强度为200 Lux~400 Lux,白天可将房间的窗帘拉开,充分利用自然光。温度23 ℃左右,室内相对湿度75 %左右,保持良好 的通气条件,促进菌丝

pdf文档 DB14-T 1620-2018 桑蚕蛹虫草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山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4-T 1620-2018 桑蚕蛹虫草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山西省 第 1 页 DB14-T 1620-2018 桑蚕蛹虫草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山西省 第 2 页 DB14-T 1620-2018 桑蚕蛹虫草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山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8:46:4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