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05 汕 DB 4 4 0 5 头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405/T 285—2019 春石斛兰盆花生产技术规程 2019 - 03 - 15 实施 2019 - 03 - 06 发布 汕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405/T 285—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原汕头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柳江海、林汉锐、洪生标、江秀娜、李军、陈丽漫、陈爱华。 本标准首次发布。 I DB 4405/T 285—2019 春石斛兰盆花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春石斛兰盆花的生产条件、种苗、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包装盒贮运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我市辖区春石斛兰盆花栽培。其它亚热带地区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3 生产条件 3.1 温室设施、设备 建造保温、抗灾害性能良好、配备栽培床架及其他设备的温室。 3.2 降温和增湿设备 水帘和排风扇。 3.3 加温及降温促成开花设备 具有温度控制装置的冷暖两用空调。 3.4 遮阳系统 双层活动遮阳系统:上层遮光率 65 %~75 %,下层遮光率 45 %~55 %。 3.5 气体内循环设备 风扇,设置每 30 min 开动 5 min。 3.6 隔离防护装置 水帘通风处设置 40 目的防虫网。 3.7 3.7.1 种植材料 穴苗盘、透明软塑盆、育苗托盘 种植试管苗育苗穴盘:长宽 28 cm×54 cm,口径 3.0cm,深 4.8 cm ,128 孔。种植小苗透明软塑 盆:ф4.8 cm~ф5.5 cm;育苗孔盘,长宽 28 cm×54 cm,50 孔,口径 4.8 cm,深 5.5 cm。种植中苗 透明软塑盆:ф8.0 cm~ф8.5 cm;育苗盘,长宽 28 cm×46 cm,1 5 孔,口径 7.0 cm,深 6.0 cm。 1 DB 4405/T 285—2019 种植大苗透明软塑盆:ф9.0 cm~ф10.0 cm;育苗盘,长宽 28 cm×46 cm,15 孔,口径 7.0 cm,深 6.0 cm。 3.7.2 基质 栽培基质采用优质水苔,种植前用水浸洗 1 次~2 次。挑去杂质,用离心机或压干机脱水,以用力 捏压水苔不出水为宜。穴盘苗、小苗采用智利进口水苔;中苗、大苗采用国产水苔。 3.8 浇灌水要求 水温保持 16 ℃~28 ℃,PH 值 6.5~7.2,EC 值≤0.3。其它内含物应符合 GB 5084 的相关要求。 4 种苗 4.1 试管苗:植株茎节明显可见,茎长 5 cm~8 cm,叶片 5 片~8 片,根数 3 条~6 条,根长 1 cm~5 cm,根色白色或浅绿色,根系健壮有活力,无污染。 4.2 小苗:苗龄 11 个月~13 个月,一代鳞茎 4 节~6 节,茎高 5 cm~8 cm,根系饱满。 4.3 中苗:苗龄 17 个月~19 个月,二代鳞茎 8 节~12 节,茎高 20 cm 左右、叶片数 6 片~10 片,根 系饱满。 4.4 大苗:苗龄 23 个月~25 个月,三代鳞茎鳞芽苗高 20 cm 以上,叶片数 6 片~10 片,根系饱满。 4.5 催花株:苗龄 29 个月~31 个月,三代茎高 40 cm~65 cm ,鳞茎较粗壮,根系饱满有活力。 5 栽培管理 5.1 小苗管理 5.1.1 出瓶 春节应市的种苗种植适期为 10 月上旬至翌年 5 月上旬。 5.1.2 处理 将苗从瓶中取出,洗除粘附的培养基。 5.1.3 种植 5.1.3.1 试管苗种植。种植时将水苔抖松,用水苔将苗根部包住,种植于穴苗盘中。 5.1.3.2 穴盘苗换盆。组培穴盘苗种植 5 个月~6 个月后,将小苗取出,分级。试管苗穴植时,若出 现同穴多株,须拆分种植。拆分后的小苗按生长势分为三个等级。第三等级瘦弱苗,重新穴植于穴苗盘 中。第一、第二等级小苗,种植于口径ф4.8 cm~ф5.5 cm 的育苗盆中。种植后按等级摆放于 50 孔的 穴苗盘中,分类进行培养。 5.1.4 环境条件 5.1.4.1 小苗生长适宜温度 22 ℃~30 ℃,适宜湿度 70 %~85 %,适宜光照强度 8k lx~18k lx。 5.1.4.2 定植 20 天内的小苗应保持温度 20 ℃~28 ℃,湿度 80 %~90 %,光照强度 4k lx~8k lx。 5.1.5 2 肥水管理 DB 4405/T 285—2019 定植后的小苗,需要控制水份。经过 7 d ~10 d,穴盘或盆中水苔较干时开始水肥管理。第一次 浇清水,以半水浇灌,盆内水苔稍微湿润为度。假植苗成活后,每隔 7 d 左右,浇一次 20-20-20(N-P-K) 3000 倍液水肥,以基质湿透为度。冬春季节及阳光不足时节,每 7 d~10 d 浇水肥一次,夏秋季节及 干燥天气每 3 d~5 d 浇水肥一次。 5.1.6 田间管理 每天巡视兰园,及时淘汰病、弱苗,注意病虫害防治。 5.2 5.2.1 中苗管理 种植 5.2.1.1 小苗换盆前先控制水分,使水苔保持轻微湿润。取苗时,用手轻轻捏压软盆四周,使根系与 盆壁分开,取出带基质的小苗,然后按苗的大小分级。 5.2.1.2 盘。 5.2.2 参照 5.1.3.2 种植和摆放。将小苗种植于ф8.0 cm~ф8.5 cm 的育苗盆;摆放于 15 孔育苗 环境条件 5.2.2.1 lx。 中苗营养生长期适宜温度 18 ℃~30 ℃,适宜湿度 70 %~85 %,适宜光照强度 20k lx~30k 5.2.2.2 刚换盆的中苗 25 天内应保持温度 20 ℃~28 ℃,湿度 70 %~85 %,光照强度 10k lx~15k lx。 5.2.3 肥水管理 参照 5.1.5。当气温较高,生长旺盛时,提高肥料浓度至 2500 倍液。冬秋季低温时期,基质水分 保持在半干半湿状态。 5.2.4 田间整理 参照 5.1.6。二代鳞芽苗茎高达到 15 cm,用 2.8 mm 或 4.0 mm 的包塑铁丝作立柱,用扎线捆绑 假鳞茎,保持植株直立生长,捆绑时要保留假鳞茎后期增粗生长的空间。二代茎基部萌发鳞芽后,可选 取 1~2 个壮芽作为当年或翌年开花苗培养。 5.3 5.3.1 大苗管理 种植 春石斛兰中苗经过 5 个月~6 个月栽培,每年 8 月~翌年 2 月,挑选高度 20 cm 以上的三代鳞茎壮 苗换盆。根据品种特性及培养规格植入ф9.0 cm~ф10.0 cm 育苗盆,放入 15 孔育苗盘中。 5.3.2 环境条件 5.3.2.1 营养生长期适宜温度 18 ℃~30 ℃,湿度 70 %~85 %,光照强度 25k lx~30k lx。 5.3.2.2 刚换盆 20 天内的大苗应保持温度 20 ℃~28 ℃,湿度 80 %~90 %,光照强度 15 lx~25k lx。 5.3.2.3 冬季,全光照。夏季强光时,50 %光照管理。 5.3.3 肥水管理 5.3.3.1 参照 5.1.5。 3 DB 4405/T 285—2019 5.3.3.2 用 20:20:20(N-P-K)水溶性肥液 2500 倍~3000 倍液浇灌。催花大苗,7 月中旬起,改用 10:30:20(N-P-K)水溶性肥液 1500 倍~2000 倍液浇灌 2 次,或用 9:45:15(N-P-K)水溶性肥液 1500 倍液浇灌 1 次。8 月初停止施肥,减少浇水,偏干管理。休止叶形成后,浇灌 2000 倍~3000 倍 20:20:20(N-P-K)水溶性肥液 1 次-2 次,促进鳞茎增粗。 5.3.4 田间管理 5.3.4.1 参照 5.1.6、5.2.4。 5.3.4.2 一些有丛生特性的品种,每个上代鳞茎保留基部 1 个~2 个新萌发鳞芽苗,每盆保留 3 个~4 个鳞芽苗。 5.3.4.3 采用高度与假鳞茎相当的包塑铁线作立柱。根据品种特性选择 30 cm~60 cm 铁线。每 15 cm 绑一条扎线。及时清除老叶、病叶。 5.4 促成花芽期的管理 5.4.1 环境条件 花芽分化必须经过 30 d~55 d 的凉温处理。要求昼/夜温度为 18 ℃~28 ℃/9 ℃~13 ℃,湿度 为 70 %~80 %,光照强度为 30 k lx~40 k lx。凉温促花在应市前 110 d~130 d 进行。 5.4.2 肥水管理 凉温促花前 25 d~30 d,应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和控制水分,并喷施 1 次~2 次磷酸二氢钾 1000 倍液。凉温促花期间,先用 9:45:15(N-P-K)的水溶性肥液 2000 倍~2500 倍浇 1 次~2 次促进花芽 分化。凉温促花 20 d~25 d 后,改用 10:30:20(N-P-K)水溶性肥液 2000 倍~2500 倍浇灌,促进花 芽继续分化。 5.4.3 田间管理 参照 5.1.6、5.2.4。 5.5 5.5.1 花芽抽长期及现蕾期的管理 环境调控 昼/夜温度宜控制在 25 ℃/15 ℃,湿度 70 %~85 %,光照强度 30k lx~40k lx,并根据发育情况 及时调节温度以控制花期。花蕾饱满即将绽放时,保持光照、温度和湿度相对稳定,并保持温室空气流 通。 5.5.2 肥水管理 花芽显现后加大水肥供应。如花芽生长较慢,用 20:20:20(N-P-K)水溶性肥 2500 倍~3000 倍 液浇灌 1 次~2 次。当花芽现蕾时,保持充足水分。 5.5.3 田间管理 花芽长至 0.5 cm~1 cm 时,按品种类型、质量和花芽长度进行分类,分区摆放调控。吐蕾期及花 蕾膨大期,不要移动植株。 5.6 5.6.1 4 开花期及谢花后的管理 环境条件 DB 4405/T 285—2019 开花期,昼/夜温度保持在 20 ℃/5 ℃,湿度 70 %~85 %,光照强度 15k lx~20k lx。 5.6.2 肥水管理 以 5000 倍 20:20:20(N-P-K)水溶性液肥半透水浇灌,保持基质湿润。 5.6.3 田间整理 花朵开放后应减少搬动次数,保持良好向光性。 5.7 谢花后管理 开过花的假鳞茎应及时剪除中上部分,保留基部 4 节~6 节(10 cm~20 cm 长),按大苗
DB4405-T 285-2019 春石斛兰盆花生产技术规程 汕头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4:00:0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