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05 DB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T 1773—2019 果桑栽培技术规程 2019 - 06 - 25 发布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8 - 25 实施 发 布 DB14/T 1773—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环境条件 .......................................................................... 1 5 园区规划 .......................................................................... 2 6 品种选择 .......................................................................... 2 7 苗木质量 .......................................................................... 2 8 栽植 .............................................................................. 2 9 树型培养 .......................................................................... 3 10 果桑园管理 ....................................................................... 5 11 病虫害防治 ....................................................................... 5 12 采收 ............................................................................. 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部分果桑栽培品种 ................................................ 7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果桑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 10 I DB14/T 1773—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志兰、王宏恩、张洁花、孟宝奎、靳月琴、韩敏、韩世杰、黄凡哲、安太成、 胡山林、屈亮、韩睿、姚武军、闫伟。 II DB14/T 1773—2019 果桑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果桑栽培的环境条件、园区规划、品种选择、苗木质量、栽植、树型培养、果桑园管 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果桑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9173 桑树种子和苗木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果桑 以生产桑椹为主的桑树。 4 环境条件 4.1 气候 年平均温度10 ℃~15 ℃,绝对最低温度≥-30 ℃,绝对最高温度≤40 ℃,年降雨量不少于 400 mm,全年日照时数 2 000 h 以上。 4.2 园地选择 按照NY/T 391 的规定执行。 5 园区规划 1 DB14/T 1773—2019 根据地形地势、水土保持和作业方便等条件,以及日照与通风确定桑树行向。新建园地,应远离侧 柏50 m以上。 6 品种选择 根据本区域的生态条件,选用通过国家、省级审认定的或是经试验认定的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高 产、抗逆性强的果桑品种。现推广的有粵椹大十、红果2号、中椹1号等。部分果桑栽培品种参见附录A。 7 苗木质量 苗木质量按照GB 19173的规定执行。 8 栽植 8.1 栽植时期 秋栽在苗木落叶后到土壤封冻前。春栽在土壤解冻后至桑芽萌发前。 8.2 栽植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而定,一般采用株距1 m~2 m,行距2 m~3 m , 每667㎡栽200~350株。 8.3 授粉树配置 配置5%~8%授粉树,品种有育2号、胡桑、晋选7号等。 8.4 挖沟(穴) 栽植沟(穴)深50 cm,宽50 cm,表土、心土分开放置。 8.5 施底肥 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与挖出表土混匀后回填沟(穴)中,厚度20 cm~30 cm。每667㎡施 肥3 500 kg~5 000 kg。 8.6 栽植方法 将苗木放在定植沟(穴)中央,理直根系,扶正主干,使苗干与地平垂直,然后边壅土边轻提苗干, 使苗根伸展,与土壤密接,再将根部土壤踏实。栽后及时浇透定根水,待水渗下后在定植面上覆盖一层 薄土以保墒。寒冷地区秋栽需培土堆护主干。 9 树型培养 9.1 果桑的基本树型 低干桑: 主干高25 cm~30 cm;第一层支干25 cm;第二层支干20 cm;树干总高度70 cm。 中干桑: 主干高50 cm~60 cm;第一层支干25 cm~30 cm;第二层支干25 cm,第三层支干20 cm; 树干总高度120 cm。 2 DB14/T 1773—2019 9.2 树型的培养 9.2.1 低干桑的养成 第一年,在新梢生长到15 cm后选留一根健壮芽当年剪定主干,培养2~3枝作为第一层支干。第一 年样图见图1、图2、图3、图4。 第二年,在春季发芽前剪定第一层支干,发芽后每个支干培养2~3枝作为第二层支干。第二年养样 见图5、图6、图7。 第三年,在采果后剪定第二层支干,发芽后每个支干留2~3根条。第三年样图见图8、图9、图10。 第四年,在采果后伐条,发芽后单株留条数15~18根。 9.2.2 中干桑的养成 第一年,在新梢生长到 15 cm 后选留一根健壮芽,培养 1 根主干。样图见图 1。 第二年,春季发芽前定主干,发芽后培养 3 枝作为第一层支干。样图见图 2.、图 3、图 4。 第三年,在春季发芽前定第一层支干,发芽后每个支干培养2枝作为第二层支干。样图见图5、图6、 图7。 第四年,在采果后定第二层支干,发芽后每个支干培养 2 枝作为第三层支干。样图见图 8、图 9、 图 10。 第五年,在采果后定第三层支干,发芽后单株留条数 25~30 根。 9.3 修剪 3 DB14/T 1773—2019 9.3.1 夏伐 采果结束后立即从枝条的基部进行剪伐,越早越好。 9.3.2 疏芽 当新条长到15 cm时,摘除细弱或着生位置不适的芽条。 9.3.3 冬剪 在桑树停止生长后,剪去未木栓化的顶端部分和病虫害枝、细弱枝以及下垂枝。 10 果桑园管理 10.1 土壤耕作 春季果桑发芽前结合菌核病防治进行一次耕作,深度15 cm~20 cm;夏秋季结合杂草情况及时中耕 锄草,深度10 cm~15 cm;冬耕在桑叶落叶后,土壤封冻前进行,深度30 cm左右。 10.2 施肥管理 10.2.1 施肥原则 按 NY/T 496执行。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不能施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及污泥;不能施 用未经发酵腐熟,未达无公害化处理和重金属超标的有机肥料。 10.2.2 施肥量、施肥时期及比例 冬肥、春肥、夏肥,施肥量占全年20%、30%和50%。冬肥在在桑叶落叶后,土壤封冻前施有机肥3 000 kg/667㎡;春肥:3月份发芽前20 d,施速效性桑树配方肥50 kg/667㎡;夏肥:夏伐后,立即施用速效 性桑树专用配方肥100 kg/667㎡。 10.2.3 施肥方法 有机肥一般采用撒施;配方肥一般采用穴施、沟施和环施,深度20 cm~30 cm;有条件可采用水肥 一体化技术。 10.3 灌水 催芽期、果实膨大期根据土壤墒情及时灌水。在采果前10 d左右停止灌水。 11 病虫害防治 11.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尽量减 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11.2 主要病虫害 桑椹的主要病害是菌核病,桑树的主要病害是桑萎缩病,危害桑叶的主要虫害有桑尺蠖、桑木虱等, 危害枝干的主要虫害有桑天牛、桑白蚧等。 4 DB14/T 1773—2019 11.3 农药使用 农药使用按GB/T 8321(所有部分)、NY/T 393规定执行。 11.4 防治方法 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B。 11.5 自然灾害预防 春季主要预防晚霜冻害,可采用熏烟、覆盖、喷水、灌水等方法;在果桑园的上风处建造防护林带, 预防桑果成熟时期大风的侵害;秋季摘心、剪梢,增强树势,抑制徒长,防止冬季枝条冻害。 12 采收 12.1 桑果成熟度判定 桑果的成熟度判定参见附录A。 12.2 采收技术 12.2.1 人工采摘 采摘前要注意手和采摘用具的清洗、消毒,采摘时轻采轻放,采下的鲜果要及时上市或加工处理, 禁止挤压、防止发酵。 12.2.2 抖条采收 对成熟度整齐的树,采收时在树下张网,然后轻抖枝条,成熟的桑果便被轻轻震落。 5 DB14/T 1773—2019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部分果桑栽培品种 部分果桑栽培品种见表A.1。 表A.1 部分果桑栽培品种 品种 来源 特点 适应性 树形开展,枝条细直易卧伏,皮淡灰褐色
DB14-T 1773-2019 果桑栽培技术规程 山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6:52:2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