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 05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3025—2017 高山四季豆一年两茬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ouble cropping cultivation of kidney beans [Phaseolus vulgaris L.] in the high mountain areas 文稿版次选择 2017 - 12 - 30 发布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1 - 30 实施 发 布 DB34/T 3025—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岳西县菜篮 子办公室、安徽省板社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安徽省绿溪洲农业有限公司、岳西县山水涧种植专业合 作社、歙县农技推广中心、歙县起凡蔬菜种植有限公司、芜湖市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从生、张其安、方凌、江海坤、王朋成、俞飞飞、储海峰、王艳、贾利、许 钢、王明霞、胡志东、赵瑞富、王世遐、张均明、董言香、张建、田红梅、马绍鋆、吴辉、葛小平。 I DB34/T 3025—2017 高山四季豆一年两茬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山四季豆一年两茬栽培的产地环境、地块选择、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茬口安排、 整地施肥、播种密度和搭架方式、植株调整、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高山四季豆一年两茬栽培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416.7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第7部分:豆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2619 瓜菜作物种子 豆类(菜豆、长豇豆、豌豆)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3.1 3.2 4 产地环境 应符合 NY/T 5010 的规定。 以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块为宜。 地块选择 海拔 500 m~800 m 的高山地区进行栽培,坡向以东南坡至南坡的朝向为宜;海拔低的山地,宜选 择坐北朝南背西的坡地为宜。 5 品种选择 5.1 选用蔓生型、早熟性好、连续结荚性好、商品性和丰产性优越、抗病性强,早春茬适宜耐寒性强、 红花白荚品种,秋茬适宜耐热红花青荚品种。豆荚的长短、形状、色泽要适应供货市场需求。 5.2 种子质量应符合 NY 2619 中大田用种以上的规定。 6 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 6 h~8 h。 7 茬口安排 1 DB34/T 3025—2017 7.1 7.2 8 第一茬 4 月中旬播种,6 月中旬始收,7 月底终收。 第二茬 7 月中旬沿两株中间空挡播种,9 月上中旬始收,10 月底终收。 整地施肥 8.1 肥料的使用应按 NY/T 496 的规定执行。 8.2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园、深翻、晒田。整地时,每 667m2 撒施生石灰 50 kg,经无害化处理 的农家肥 2000 kg~3000 kg、充分腐熟的饼肥 100 kg、磷肥 30 kg、45%的硫酸钾型 N.P.K 三元复 合肥 40 kg,整细耙平,作畦。畦面宽 100 cm,沟宽 30 cm~40 cm,沟深 20 cm~30 cm。 9 播种密度和搭架方式 9.1 9.2 9.3 株行距 45 cm×130 cm。 沿播种穴旁插一根长 2 m 左右的竹竿,用细绳把相邻两畦的两根竹竿绑在一起,搭建成小拱棚。 四季豆蔓沿小拱棚两边牵引上架。 10 植株调整 及时引蔓、理蔓、摘心。 11 肥水管理 2 11.1 苗期和抽蔓期各追肥 1 次,用 45%硫酸钾型 N.P.K 三元复合肥每 667m 兑水追施 10 kg~15 2 kg。结荚期施 2 次~3 次,每次 667m 施 45%硫酸钾复合肥 15 kg 左右,在根外 10 cm 左右穴施。 结合病虫防治喷施 0.2%磷酸二氢钾及钼肥。 11.2 四季豆水分管理掌握“干花湿荚”的原则。结荚前,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开花结荚后,保持土壤 湿润。 12 病虫害防治 12.1 病虫害防治按照 GB/T 23416.7 的规定执行。 12.2 重点防治炭疽病、锈病、根腐病、豆荚螟、蚜虫。 12.3 化学防治方法参见资料性附录 A。 13 采收 13.1 豆荚外表有光泽,种子尚未显露或略为显露时,及时采收。 13.2 坚持每 1 天~2 天采收 1 次。 13.3 外运前,分级包装,高温季节长途运输采用冷藏运输。 2 DB34/T 3025—2017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 表A.1 四季豆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方法 主要病害 药剂名称 含量及剂型 炭疽病 百菌清 75%可湿性粉剂 发病前或发病初用 115g~210 g/667m2 喷雾 百菌清 75%可湿性粉剂 发病前或发病初用 115 g~210 g/667m2 喷雾 苯醚甲环唑 10%水分散粒剂 发病前或发病初用 83 g~108 g/667m2 喷雾 精甲·咯菌腈 62.5 g/L 悬浮种衣剂 萎锈·福美双 400 g/L 悬浮剂 药剂名称 含量及剂型 溴氰虫酰胺 10%可分散油悬浮剂 发病前或发病初用 14 g~18 g/667m2 喷雾 苦参碱 1.5%可溶液剂 发病前或发病初用 30 g~40 g/667m2 喷雾 氯虫苯甲酰胺 200 g/L 悬浮剂 发病前或发病初用 6 g~12 g/667m2 喷雾 溴氰虫酰胺 10%可分散油悬浮剂 发病前或发病初用 14 g~18 g/667m2 喷雾 锈病 根腐病 主要虫害 蚜虫 豆荚螟 施药时间及施药方法 3 g~4 g/10kg 种子包衣 35 g~50 g/10kg 种子拌种 施药时间及施药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pdf文档 DB34-T 3025-2017 高山四季豆一年两茬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3025-2017 高山四季豆一年两茬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3025-2017 高山四季豆一年两茬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3025-2017 高山四季豆一年两茬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3:05:2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