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 05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935—2017 盐肤木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Rhus chinensis Mill 文稿版次选择 2017 - 09 - 15 发布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10 - 15 实施 发 布 DB34/T 2935—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皖西盐肤木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皖西盐肤木研究院、皖西学院、六安市林业工作总站、安徽省淮滨园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作仿、陈存武、柏承文、方琴、姚厚军、邹怀斌、楚震。 I DB34/T 2935—2017 盐肤木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栽培的苗木生产、造林、经营管理和保护等方面的 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盐肤木适宜区域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3 苗木生产 3.1 选用良种 使用经过国家和省级以上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良种。 3.2 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排灌设施完备、光照充足、土壤疏松肥沃的地块。 3.3 圃地整理 按 GB/T 6001 的规定执行。 3.4 育苗方式 3.4.1 裸根苗培育 以良种植株枝条、根系作穗条为插穗,以扦插方式繁育的苗木。 按 GB/T 6001 的规定执行。 3.4.2 容器苗培育 以良种植株枝条、根系作种穗,通过扦插等繁殖方式培育的无性系良种苗移植在容器中培育出来的 盐肤木良种苗木。 按 LY/T 1000 的规定执行。 3.5 苗木分级 1 DB34/T 2935—2017 盐肤木合格苗木共分为 I、II 两级,等级规格指标见表1。 表1 盐肤木合格苗木等级规格指标 苗木等级 苗 I 级苗 木 苗 类 龄 型 苗高 地径 cm≥ cm≥ 根系 根系 数量 长度 条≥ cm≥ 根系 根系 苗高 地径 数量 分布 cm≥ cm≥ 条 ≥ 根系 长度 cm≥ 级苗 综合 根系 百分 指标 分布 比 无检疫对象, 裸 根 1-0 150 18 5 20 苗 分布 均匀 100 1.2 3 15 分布 均匀 85% 苗木新鲜,生 长健壮,无机 械损伤。 容 0.2 器 - 苗 0.3 4 I、II II 级苗 15 根球 根球 完整 完整 10 0.3 无检疫对象, 80% 0.2 侧根 侧根 发达 发达 色泽正常,无 机械损伤,容 器完好。 造林 4.1 造林地选择 造林地宜选择在海拔 500 m 以下、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低山、丘陵和岗地。 4.2 整地 参照 GB/T 15776 的规定执行。 4.3 造林时间 其中: ——裸根苗应在 2 月底至 3 上旬进行; ——容器苗应在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进行。 4.4 造林密度 南北行向,株行距 2.0 m×3.0 m,每公顷 1650 株左右;注意雌雄株搭配,雌雄株的比例为 10:1, 其中雄株应均匀分布。 4.5 施足基肥 每穴施农家肥不少于 2.0 kg,或每穴施复合肥 0.1 kg。 4.6 栽植 裸根苗按照 GB/T 15776 的规定执行; 2 DB34/T 2935—2017 容器苗栽植坑宜小,坑底要平,忌挖成“锅底坑”。栽苗操作要细致,苗木要直立,位于坑中央。回 填土要压实,使土壤与容器紧密接合。 4.7 平茬 裸根苗栽植后 5 日内平茬,留茬高度不超过 5.0 cm; 容器苗,应在翌年 2 月底之前平茬,留茬高度不超过 5.0 cm。 5 抚育管理 5.1 中耕除草 未成林造林地,在每年的 4 月中旬至 6 月上旬、8 月下旬至 9 月下旬,除草 2 次~3 次,持续 2 年~3 年。 5.2 施肥 施复合肥,前 3 年中,每年每株 0.2 kg,第 3 年后,每年每株 0.5 kg,以树冠的 1/2 处开沟 施入。 5.3 树体管理 5.3.1 定干 造林 1 年后,2 月下旬在树干距地面 1.0 m 处定干。 5.3.2 修枝 定干后第 1 年,选留树干近上端的 3 个~4 个生长健壮、方位均匀的分枝,在 30.0 cm~50.0 cm 处剪去枝梢,第 2 年在每个分枝上端继续选留 3 个~4 个分枝于 30.0 cm~50.0 cm 处剪去枝梢,第 3 年后单株持续保留 15 个左右的分枝。 修剪时间在 2 月份之前完成。 5.4 根蘖苗清理 造林 2 年后的林地,每年都要适时清除根蘖苗。 6 果穗采收 6.1 采收时间 采收时间在 10 月下旬~11 月上旬。 6.2 果穗处理 果穗采收后堆放 5 天~7 天,堆高一般 1.0 m 左右,然后晒干、脱粒、去杂,加工或入库保存。 常温保存时间不超过 6 个月。 7 主要虫害防治 3 DB34/T 2935—2017 7.1 刺蛾 7 月~9 月危害,严重时可用 25%的灭幼脲 3 号 1500 倍液、50%杀螟松乳油或 50%辛硫磷乳 油 1000 倍液喷杀。 7.2 杨扇舟蛾 春夏之交幼虫危害,严重时可用瑞禾林Ⅰ号亩用量 50.0 g,兑水 30.0 kg~50.0 kg 水于幼虫 2 龄期~4 龄期,以机动喷雾器均匀喷雾防治。 8 资料记录和档案管理 8.1 资料记录 建立完整的造林技术档案,主要包括栽培地位置、面积、种苗来源、整地、造林、抚育管理等各项 作业的用工和物料消耗等。 8.2 档案管理 所有资料均须建立档案并由专人保管,长期保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34-T 2935-2017 盐肤木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2935-2017 盐肤木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2935-2017 盐肤木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2935-2017 盐肤木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3:23:5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