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 05 DB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620—2019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玉米操作指南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Export Maize 2019 - 07 - 23 发布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8 - 23 实施 发 布 DB37/T 3620—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基地选择与管理 ..................................................................... 1 4 灭茬 ............................................................................... 2 5 播种 ............................................................................... 2 6 田间管理 ........................................................................... 2 7 生产投入品管理 ..................................................................... 3 8 水源管理 ........................................................................... 3 9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 4 10 收获 .............................................................................. 5 11 劳动保护 .......................................................................... 5 12 环境保护 .......................................................................... 5 13 批次管理 .......................................................................... 5 14 技术档案 .......................................................................... 6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记录结果表 .................................................. 7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进口国玉米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 ............................. 15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出口美国、韩国、日本、欧盟玉米主要有害生物化学防治方案...... 16 I DB37/T 3620—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滨州市植物保护站、郓城县植物保护站、阳谷县农业技术 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晓庆、唐伟、金宗亭、徐建国、钟凯、张路生、李振博、谢秀华、公义、王 广莲、刘元宝、林彦茹。 II DB37/T 3620—2019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玉米操作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玉米基地选择与管理、灭茬、播种、田间管理、生产投入品管理、水源管理、有 害生物综合防治、收获、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批次管理和技术档案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出口夏玉米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53 玉米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NY/T 503 中耕作物单粒播种机作业质量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基地选择与管理 3.1 基地选择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5010的要求。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基地 应远离工业“三废”排放、污染区域。填写《基地基本情况记录表》(要求见附录A.1)。 3.2 基地管理 3.2.1 环境监测 新建基地应由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环境质量检验,并进行风险评估。每2年~3年或环境条件 发生变化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时,应及时进行检验,并填写《基地土壤化学成分检验结果表》(要 求见附录A.2)、《基地灌溉水质检验结果表》(要求见附录A.3)、《基地空气质量检验结果表》(要 求见附录A.4)。 3.2.2 档案 每个生产基地应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 3.2.3 工作室 2 基地应建有工作室,面积30 m 以上为宜。室内配备桌椅、资料橱等,水、电、通讯配套齐全,放 置有关生产管理记录表册,张贴有关规章制度。 3.2.4 平面图 1 DB37/T 3620—2019 面积较大的生产基地应制作平面分布图,用来制定轮作计划和种植方案等,并贴挂于工作室内。 3.2.5 仓库 基地应建有专用仓库,临时存放施药器械和未用完的种子、农药、化肥等。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 2 通风、避光等要求;内设货架;配备必要的农药配制量具、防护服、急救箱等;面积20 m 以上为宜。 所有包装和贮藏场所,应洁净卫生,配备防鼠等控制设施。 3.2.6 盥洗室 基地应设有盥洗室,且清洁卫生。 3.2.7 废物收集设施 基地应设有农药空包装和垃圾等废物收集设施。 3.2.8 隔离防护 基地周围应建立隔离网、隔离带等。 4 灭茬 小麦收获时低留茬,根茬高出地面不超过20 cm,秸秆切碎还田,切碎长度不超过10 cm,有条件的 可破茬深松免耕。 5 播种 5.1 品种选择 宜选用适合机械化作业、耐密植、抗倒、抗病、适应性强、熟期适宜、高产稳产的品种。客商有品 种要求的,应按客商要求选定品种。 5.2 种子质量 应符合GB 4404.1的要求,植物检疫合格。 5.3 种子处理 药剂包衣或拌种预防多种病虫害。 5.4 播种期 小麦收获后直播,适播期为6月上、中旬。 5.5 播种 采用玉米精播机械精量播种,根据当地生产水平和品种特性确定播种量,播种质量应符合NT/T 503 要求。播深3 cm~5 cm。种肥同播,根据不同区域确定肥料配方,底施缓控肥30 kg~40 kg。填写《田 间农事活动记录表》(要求见附录A.5)。 6 田间管理 2 DB37/T 3620—2019 6.1 灌溉 土壤墒情不足时,播后浇“蒙头水”。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遇旱应及时灌溉。 6.2 排涝 如遇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涝。 6.3 追肥 2 小喇叭口期至大喇叭口期追施攻穗肥。穗肥以氮肥为主,每667 m 追施尿素10 kg~15 kg,植株10 cm左右处开沟深施,深度10 cm左右,也可追施磷钾肥。 6.4 辅助授粉 开花授粉期间如遇连续阴雨或极端高温,可采取人工辅助授粉。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要 求见附录A.5)。 7 生产投入品管理 7.1 农药采购与储藏 7.1.1 农药采购 应按《农药管理条例》要求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农药。不得采购进口国禁止使用的农药。采购的农 药应填写《基地使用投入品表》(要求见附录A.6)和《农药质量检验结果记录表》(要求见附录A.7)。 7.1.2 农药储藏 农药应储藏于专用仓库。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防火、避光、防腐、通风良好等安全条件要求, 由专人负责保管,入口处应贴有警示标志。 7.2 肥料采购与储藏 7.2.1 肥料采购 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肥料。不得采购假肥料、劣质肥料或进口国禁止施用的肥料。采购的肥料应 填写《 基地使用投入品表》(要求见附录A.6)。 7.2.2 肥料储藏 肥料应妥善保存,放置于清洁、干燥的地方,与农药隔开存放,不得与苗木、新鲜农产品存放在一 起。 8 水源管理 8.1 水质监测 每年应由有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进行一次水质检验。检验结果填写《基地灌溉水质检验结果表》 (要 求见附录A.3)。 8.2 灌溉系统 3 DB37/T 3620—2019 应有专用水源,如水井、储水池等,严防污染。水井井口应高出地面30 cm,并配有防护设施。宜 建立水源排灌系统,如供水管道、再利用体系、排灌设备等。 9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9.1 种植者 种植者应当经过植保技术培训,或在植保技术人员指导下按照本规范进行有害生物的防治,并填写 《基地人员档案表》(要求见附录A.8)。 9.2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针对不同防治对象及其发生情况,根据玉米生育期,分 阶段进行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 9.3 主要防治措施 9.3.1 农业防治 9.3.1.1 抗性品种 根据当地病害发生情况,选用适宜的抗性品种。 9.3.1.2 清洁田园 清除田间小麦秸秆,减少覆盖;及时拔除玉米病株,并带出销毁。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要 求见附录A.5)。 9.3.2 物理防治 2 2 灯光诱杀玉米螟、桃蛀螟、棉铃虫等害虫,每2 hm ~3 hm 悬挂1盏杀虫灯,离地高度2.5 m~3.0 m。 9.3.3 生物防治 2 释放赤眼蜂控制玉米螟,每667 m 次放蜂量2 000头~3 000头,间隔5 d~7 d释放一次,连续释放 2次~3次。 9.3.4 化学防治 针对不同时期的主控对象和兼控对象,适期用药,严格掌握

pdf文档 DB37-T 3620-2019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玉米操作指南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7-T 3620-2019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玉米操作指南 山东省 第 1 页 DB37-T 3620-2019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玉米操作指南 山东省 第 2 页 DB37-T 3620-2019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玉米操作指南 山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7:37:2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