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 05 DB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615—2019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丹参操作指南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Export Salvia 2019 - 07 - 23 发布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8 - 23 实施 发 布 DB37/T 3615—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基地选择与管理 ..................................................................... 1 4 整地施肥 ........................................................................... 2 5 育苗 ............................................................................... 2 6 移栽 ............................................................................... 3 7 田间管理 ........................................................................... 3 8 生产投入品管理 ..................................................................... 3 9 水源管理 ........................................................................... 4 10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 4 11 收获 .............................................................................. 5 12 劳动保护 .......................................................................... 5 13 环境保护 .......................................................................... 6 14 批次管理 .......................................................................... 6 15 技术档案 .......................................................................... 6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记录结果表 .................................................. 7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进口国丹参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 ............................. 16 I DB37/T 3615—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临沂市植物保护站、济南市植物保护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彦茹、吕华、徐德坤、朱佩群、于晓庆、刘元宝、唐伟、周丽萍、李振博、 成文华、刘宝传、何海。 II DB37/T 3615—2019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丹参操作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丹参基地选择与管理、整地施肥、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生产投入品管理、水 源管理、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收获、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批次管理和技术档案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出口丹参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基地选择与管理 3.1 基地选择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5010要求。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地块。忌连 作。基地应远离工业“三废”排放、污染区域。填写《基地基本情况记录表》(要求见附录A.1)。 3.2 基地管理 3.2.1 环境监测 新建基地应由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环境质量检验,并进行风险评估。每2年~3年或环境条件 发生变化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时,应及时进行检验,并填写《基地土壤化学成分检验结果表》(要 求见附录A.2)、《基地灌溉水质检验结果表》(要求见附录A.3)、《基地空气质量检验结果表》(要 求见附录A.4)。 3.2.2 档案 每个生产地块应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 3.2.3 工作室 2 基地应建有工作室,面积30 m 以上为宜。室内配备桌椅、资料橱等,水、电、通讯配套齐全,放 置有关生产管理记录表册,张贴有关规章制度。 3.2.4 平面图 面积较大的生产基地应制作平面分布图,用来制定轮作计划和种植方案等,并贴挂于工作室内。 3.2.5 仓库 1 DB37/T 3615—2019 基地应建有专用仓库,临时存放施药器械和未用完的种子、农药、化肥等。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 2 通风、避光等要求;内设货架;配备必要的农药配制量具、防护服、急救箱等;面积20 m 以上为宜。 所有包装和贮藏场所,应洁净卫生,配备防鼠等控制设施。 3.2.6 盥洗室 基地应设有盥洗室,且清洁卫生。 3.2.7 废物收集设施 基地应设有农药空包装和垃圾等废物收集设施。 3.2.8 隔离防护 基地周围应建立隔离网、隔离带等。 4 整地施肥 4.1 土壤耕翻 4.1.1 深耕 将基肥撒施后深耕30 cm~40 cm,整平、耙细。 4.1.2 起垄 单行栽培:垄宽40 cm,垄高20 cm~30 cm。行距70 cm~80 cm。一垄双行栽培:垄距70 cm~80 cm, 垄面宽50 cm~60 cm,垄高20 cm~30 cm,垄上栽2行,小行行距30 cm~40 cm。亩栽7 500~8 000株。 大田四周开挖宽40 cm、深35 cm的排水沟。 4.2 基肥 2 整地前每667 m 撒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 500 kg~3 000 kg、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30 kg~ 50 kg。并加入适量的生物菌肥和中微量元素。施肥后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要求见附录A.5)。 5 育苗 5.1 苗床选择及准备 2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质地疏松、灌排方便的砂壤地为苗床。每667 m 施有机肥1 000 kg、尿素10 kg, 深翻20 cm以上,整平、耙细,清除石块、杂草。作畦,畦宽1.2 m,畦间开宽30 cm、深20 cm的排水沟。 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要求见附录A.5)。 5.2 种子质量 种子饱满、亮泽,净度≥90 %,千粒重不低于1.0 g,发芽率≥50 %,水分含量≤11.0 %。 5.3 播种 2 DB37/T 3615—2019 2 采用精选优质种子,于当年6月底或7月初播种,每667 m 播种2.5 kg~3.5 kg,掺2~3倍体积细沙 拌匀,均匀播种在苗床上,覆土0.5 cm,压实,覆盖麦草或遮阳网,浇透水。填写《基地育苗处理记录 表》(要求见附录A.6)。 6 移栽 于10月~11月或翌年3月~4月,在垄面开穴或开沟,穴深或沟深以种苗根能伸直为宜,苗根过长的, 2 要剪掉下部,保留10 cm长的种根即可;将种苗垂直立于穴或沟中,培土、压实至微露心芽,每667 m 定植8 000株左右,栽后视土壤墒情浇适量定根水。 7 田间管理 7.1 中耕除草 一般中耕除草3次。在苗高6 cm~10 cm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中耕要浅,避免伤根。6月~8 月进行2次,封垄后停止中耕。 7.2 追肥 2 初花期,结合中耕除草,每667 m 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15 kg。 7.3 排涝 雨季及时排水。 7.4 摘除花苔 除准备留种植株外,当花苔抽出1 cm~2 cm时,可分次摘除花苔,促进根系生长。填写《田间农事 活动记录表》(要求见附录A.5)。 8 生产投入品管理 8.1 农药采购与储藏 8.1.1 农药采购 应按《农药管理条例》要求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农药。不得采购进口国禁止使用的农药。采购的农 药应填写《基地使用投入品表》(要求见附录A.7)和《农药质量检验结果记录表》(要求见附录A.8)。 8.1.2 农药储藏 农药应储藏于专用仓库。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防火、避光、防腐、通风良好等的安全条件要求, 由专人负责保管,入口处应贴有警示标志。 8.2 肥料采购与储藏 8.2.1 肥料采购 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肥料。不得采购假肥料、劣质肥料或进口国禁止施用的肥料。采购的肥料应 填写《 基地使用投入品表》(要求见附录A.7)。 3 DB37/T 3615—2019 8.2.2 肥料储藏 肥料应妥善保存,放置于清洁、干燥的地方,单独存放。 9 水源管理 9.1 水质监测 每年应由有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进行一次水质检验。检测结果填写《基地灌溉水质检验结果表》 (要 求见附录A.3)。 9.2 灌溉系统 应有专用水源,如水井、储水池等,严防污染。水井井口应高出地面30 cm,并配有防护设施;宜 建立水源灌溉系统,如供水管道、再利用体系、灌溉设备等。 10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10.1 种植者 种植者应经过植保技术培训,或在植保技术人员指导下按照本标准进行有害生物的防治,并填写《基 地人员档案表》(要求见附

pdf文档 DB37-T 3615-2019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丹参操作指南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7-T 3615-2019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丹参操作指南 山东省 第 1 页 DB37-T 3615-2019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丹参操作指南 山东省 第 2 页 DB37-T 3615-2019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丹参操作指南 山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7:37:5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