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05 备案号: 普 洱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8/ T 35.1—2018 立体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 第 1 部分:新建立体生态茶园 2018-08-17 发布 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12-30 实施 发 布 DB 5308/T 35.1-2018 前 言 DB 5308/T 35《立体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分为2个部分: ——第1部分:新建立体生态茶园; ——第2部分:中低产茶园改造成立体生态茶园。 本部分为DB 5308/T 35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普洱市思茅区时木茶厂。 本标准协作单位: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时英、张木兰。 I DB 5308/T 35.1-2018 立体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 第 1 部分:新建立体生态茶园 1 范围 DB5308/T 35的本部分规定了立体生态茶园的产地环境、建园、品种组合栽培、茶园管理和病虫害 防治。 本部分适用于新建云南大叶种茶的立体生态茶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767 茶树树苗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立体生态茶园 以种植无性系茶树良种为主,实行品种组合和茶、林、果、养殖结合的栽培方式,培养立体采摘面 茶树丰产树形,运用绿色技术防控病虫害,充分利用空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综合效益,生产优质安 全产品的茶园。 3.2 品种组合栽培 在同一个梯级台面上采用两个或多个无性系茶树品种组合搭配的栽培方式。如在梯台内侧栽种早芽 品种,外侧栽种迟芽品种,早发芽的品种先采,迟发芽的品种后采,可错开茶芽萌发高峰,调剂采茶劳 动力,实现均衡生产、增产增收。 4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 5 建园 5.1 园地选择与规划 5.1.1 园地选择 5.1.1.1 气候条件 1 DB 5308/T 35.1-2018 年平均气温≥13 ℃,10 ℃以上的活动积温≥3000 ℃,年降水量≥1000 mm。 5.1.1.2 土壤条件 土壤疏松、肥沃,土壤PH值为4.5~5.5。 5.1.1.3 地形条件 坡度<25 °,海拔高度为(500~1800)m。 5.1.2 园地规划 5.1.2.1 道路 道路修筑规划视茶园面积大小而定,以方便管理和物资运输为宜,干道宽度为(6~7)m,山腰环 山车道或包边路宽度为(3~4)m,山脊分水岭道路或步道宽度为1.5 m。 集中连片的大面积茶园,应修建连接公路的干道、山腰环山车道、山脊分水岭道路、茶园分区步道; 农家小面积茶园,应修建茶园分区步道;独处林中的茶园,应沿茶园的四周修建“包边路”,或挖隔离 沟。 5.1.2.2 天然生态林保留 茶地开垦前,将坡度>25 °不宜开垦的林地、有涵养和保护水源的林地、有防风防霜作用的林带 等作为天然生态林予以保留。沼泽湿地应加以保护。 5.2 园地清理 清除树丛藤蔓及露出地面的石头,连根挖除地里的残存树桩,消除茶树根腐病源。 5.3 开挖种植沟 茶地开垦前先测量等高线,按照等高线开挖梯级台面和种植沟。种植沟宽为(80~100 )cm,沟深 为(50~60) cm。 5.4 回土施肥 有机复混肥的施肥量为(3000~4500) kg/公顷,农家肥与磷矿粉的施肥量为30000 kg/公顷。种 植沟回土时先将肥料施入沟底,挖松底土使肥料与底土充分混合后,再回填表土,表土层上应覆盖一层 20 cm厚的底土(红土或黄土),形成内低外高的梯级台面。 6 品种组合栽培 6.1 品种组合方式 6.1.1 雪芽 100 号与长叶白毫 雪芽 100 号为直立树形、中生、适制名优芽茶品种,与长叶白毫开张树形、特早生、名优茶品种进 行组合。 6.1.2 木兰 1 号与紫微早茶 木兰 1 号为半开张树形、迟生、多芽毫品种,与紫微早茶直立树形、早生、丰产品种进行组合。 2 DB 5308/T 35.1-2018 6.1.3 短节白毫与矮丰 短节白毫半开张树形、中生、适制名优茶品种,与矮丰披张树形、丰产、适制名优茶品种进行组合。 6.1.4 景谷大白茶与云瑰 景谷大白茶半开张树形、中生、适制大毫茶品种,与云瑰开张树形、大芽型,适制普洱茶品种进行 组合。 6.1.5 云抗 10 号与云梅 云抗 10 号为半开张树形、中生、抗逆性强,适制优质高香茶品种,与云梅开张树形,适制名优绿 茶品种进行组合。 6.2 种苗要求 应符合GB 11767的规定。 6.3 苗木选择 选择(5~6)叶期和(7~10)叶期,通过检验不带根结线虫病的扦插苗;2 年生扦插苗用于补植 缺株;2 年生苗根系壮实,适宜远距离运输;营养袋苗(塑料薄膜袋育苗)应带土移栽。 6.4 定植方式 采取在同一个梯级台面上种植二个品种,双行单株的方式定植茶苗,两个品种行之间的小行距为 (70~90) cm,株距为30 cm。 6.5 定植时间 扦插地苗(6~7) 月为宜,袋苗(6~8) 月。 6.6 定植方法 6.6.1 移栽前准备 先在种植沟上回填土,再开挖一条深度为20 cm、宽度为20 cm的条形定植沟。 6.6.2 一年生裸根苗 移栽起苗时多带土,保护根系完整,先在定植沟底打一个小土堆,将苗根置于土堆上,让根系舒展, 注意苗不可栽得太深,将土盖住插穗顶端切口即可,然后用细土覆盖根系,浇足定根水,靠水的压力使 根与土密切结合,再盖一层松土。 6.6.3 两年生扦插苗 移栽填土时,用手将土分层按紧,使土与根系密合,浇足定根水。 6.6.4 袋苗 按预定株距将苗整齐排列在条形定植沟内,逐个撕去塑膜袋,填土培根后,再将塑膜袋平铺于苗干 茎旁保水。 7 茶园管理 3 DB 5308/T 35.1-2018 7.1 幼龄茶园 7.1.1 第一年管理要求 7.1.1.1 施肥 第一次施肥:茶苗定植(1~2)月后,萌发出新生芽叶时进行,以茶苗基部为中心,距基部15 cm 处开挖深度为(10~15)cm,宽度为15 cm环形沟,每株的施肥量为尿素 3 g,普钙 2 g,油饼 4 g或 与有机复混肥混合,施入环形沟中,盖土覆肥。 第二次施肥:9 月~10 月,方法为环施,视苗的生长情况进行施肥,环形施肥沟适当扩大,肥量 较第一次适当增加。 7.1.1.2 抗旱保苗 雨季结束,应浅培土,地面覆盖地膜,地膜上再盖一层松土。 7.1.2 第二年管理要求 7.1.2.1 造型修剪 分别于5 月~6 月、8 月~9 月、11 月~12 月对茶树进行修剪,前2 次修剪用小枝剪将树冠中心 直立生长的强壮枝剪短即可,第3 次则对斜生枝加以修剪,促使树冠增宽,初步形成外侧树冠为斜面, 内侧树冠为平面的低矮树形结构。 7.1.2.2 施肥 先进行施肥试验,以此决定施肥数量和方法,避免发生肥害。每次修剪前、后均可施肥,以氮素化 肥、油饼、商品有机肥为主,适当配施磷钾化肥。全年共追肥3 次,前2 次每株的施肥量为尿素6 g, 油饼8 g,普钙4 g,硫酸钾2 g,施肥量可根据茶树的长势酌定增减,施肥方法以环施为主。第3 次追 肥在精细全面中耕的基础上施行,施肥后结合培土盖上一层厚度为15 cm的细土,利于护根保熵。 7.1.2.3 缺株补植 5 月中旬至6 月底完成,宜选用2 年生苗,将补缺苗适当深栽,并加强肥培管理,旱季来临前做好 地膜覆盖土壤和遮荫等抗旱保苗工作。 7.1.3 第三年管理要求 当定植茶树已连接成行,单棵茶树的树幅≥60 cm,行幅≥80 cm时,用篱剪(大枝剪)或修剪机将 平台外行的开张或披张树形茶树剪成斜面,内行的直立形茶树剪成平面,形成具有两个采摘面的立体树 形。做好“打顶养树”采摘,通过采摘使采摘面变得紧密和丰满,为下一年投产创造条件。 7.2 成龄茶园 7.2.1 修剪造型 采取半修剪的方式,即一年剪斜面,平面不修剪;另一年剪平面,斜面不修剪,交替进行。连续多 年实行半修剪茶树的立体采摘面宽度可达2.0 m~2.6 m,对已具有良好立体采摘面的茶树,为防止树高 增长过高,可对不修剪的一半在春茶采摘后进行修剪。春茶采后修剪一半树冠,可使树高控制在方便采 摘的高度。 7.2.2 茶园间种树种选择 4 DB 5308/T 35.1-2018 茶园间种常用树种有杉树、云南樟、桤木、糖胶树、苦楝、香椿等,树种选择遵循下列原则: a) 可与茶树共生互利的树种; b) 经济效益高、可再生利用的树种; c) 可美化和净化环境的树种; d) 适应性强、生长快的乡土树种。 7.2.3 配植方法 横向环山道路上的绿化树种植于道路外方;纵向道路上的绿化树种植于道路中间,两边可走路;茶 园内采取棋盘式种植花果林木等树种。 7.2.4 茶园养鸡 选择适宜野外放养、适应性强的地方优良土鸡品种,采用“前期舍内育雏,后期茶园放养”的饲养 方法。 7.2.5 茶园铺草 冬季中耕后,用山草、树木落叶、锯末、绿肥等铺在茶行间。 8 病虫害防治 8.1 基本原则 遵循“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原则。 8.2 主要病害 茶饼病、烟煤病、茶枝白藻病等。 8.3 主要虫害 茶小绿叶蝉、蓟马和螨类等。 8.4 防治措施 8.4.1 保护天敌,利用鸟、鸡、蜘蛛等天敌进行防控。 8.4.2 开展预测预报,掌握其虫口消长情况,确定防治对策。 8.4.3 幼龄茶树采取春茶采摘后至夏茶采摘前 20 天~25 天休采期中,选用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农药 喷药防治 1 次;茶季结束茶树修剪后,喷洒具有防病治虫效果的石硫合剂 1 次。 8.4.4 及时采摘茶叶,可采掉大量虫卵;及时修剪,可除掉大量虫卵和若虫。 8.4.5 成龄茶树不使用农药防治,依靠天敌和农业防治进行防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B5308-T 35.1-2018 立体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 第1部分:新建立体生态茶园 普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8:24:3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