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 05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3206—2018 江淮地区饲用燕麦栽培技术规程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Forage Oats in Jianghuai Area 文稿版次选择 2018 - 10 - 20 发布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11 - 20 实施 发 布 DB34/T 3206—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蚌埠和平乳业有 限公司、秋实草业有限公司、明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定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霍山县畜牧兽医局、 泗县畜牧兽医水产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召荣、宋贺、武德传、车钊、黄婷、周桃华、王晓波、王成雨、张玉琼、张 子军、蔡海莹、王俊、谢俊龙,刘世清、张宇龙、唐中兴、李新耀、王军、柯键、王福、柏吉权。    I DB34/T 3206—2018 江淮地区饲用燕麦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江淮地区饲用燕麦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技术、刈割利用等技术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江淮地区饲用燕麦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6142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3.1 产地选择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要求按 GB 3095、GB 5084、GB 15618 的规定执行。 3.2 基地选择 生产基地应选择在奶牛、肉牛、羊等规模养殖场周边或距离较近、交通方便的地块。饲用燕麦宜选 择在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pH 值 5.5~8.0 的土壤上种植。 饲用燕麦不宜连作,宜与豆科、十字花科等作物轮作。 4 4.1 4.2 5 5.1 品种选择 选用国家审定或省级认定,适于江淮地区种植的春性或者半冬性饲用燕麦品种。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6142 的规定。 整地与基肥 整地 江淮地区多为黄褐土,土壤粘重,须精细整地,要求表土细碎,上虚下实,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 水量的 75%~85%。 1 DB34/T 3206—2018 若前茬秸秆直接还田要粉碎,要求镇压踏实。 5.2 基肥 2 整地前 667 m 施有机肥 2000 Kg~4000 Kg,化学肥料 N2:10 Kg~12 Kg、P205 :6 Kg~7 Kg、 K2O:4 Kg~5 Kg。 2 施用肥料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秸秆还田地块 667 m 应增施尿素 5 Kg~6 Kg。 6 播种 6.1 晒种与拌种 播前晒种 2 d~3 d,用 27%噻虫嗪·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浮种衣剂 30 g,兑水 2 kg~3 kg 稀释, 均匀喷拌燕麦种 50 kg,边喷边拌,拌后堆闷 2 h~3 h,晾干备播。 6.2 播种期 适播期 10 月上旬到 10 月下旬。 6.3 播种方法 条播,行距 20 cm。播种深度 3 cm~4 cm,播后镇压。 6.4 密度 2 适播期内 667 m 基本苗为 15 万株~20 万株,延期播种适当增加播量。 7 田间管理 7.1 查苗补苗 出苗后若有缺苗断垄,及时带水补播。 7.2 追肥 2 起身至拔节期初期追施氮肥,667 m 施尿素 10 Kg~15 Kg,苗弱宜在起身期提早追施,苗旺可推 迟到拔节期追施,两次施用为宜。 7.3 水分管理 如遇旱,及时浇水灌溉。若遇涝渍,及时清沟沥水。 7.4 病虫草害防治 防治病虫草害在选用优良抗病品种的同时,采用综合防治措施,重视抗病品种选用、轮作换茬和物 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刈割前 20 d 不进行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应符合 NY/T 1276 的规定,具体化学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8 刈割 8.1 2 时期 DB34/T 3206—2018 晒制青干草用途的收获期为初花期或盛花期;青贮用途的收获期为开花期至乳熟期;青饲用途的收 获期为拔节后期或株高达 50 cm 以上时刈割,刈割量依据饲喂量而定,最后一次齐地刈割。 8.2 高度 用于青饲的饲用燕麦,为保证刈割后快速再生,刈割留茬高度一般为 8 cm 左右。用于干草青贮用 途一次性刈割,为防止泥土带到饲料中,刈割留茬高度 8 cm~10 cm。 3 DB34/T 3206—2018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江淮地区饲用燕麦主要病虫草害及防治技术 表A.1 名称 地下害虫及土(种) 传病害 江淮地区饲用燕麦主要病虫草害及防治技术 防治时期 化学防治技术 播种前选用种衣剂拌种或包衣, 拌种或包衣 例选用 27%噻虫嗪·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浮种衣剂等。 苗期病虫害 (蚜虫、螨、纹枯 拔节期~孕穗期 根据防治指标,选用吡虫啉、吡蚜酮、阿维菌素、戊唑醇等药剂喷雾防治。 病等) 杂草 播后~苗前 根据草相选择对路除草剂, 例 48%仲丁灵(地乐胺、比达宁)处理土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34-T 3206-2018 江淮地区饲用燕麦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3206-2018 江淮地区饲用燕麦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3206-2018 江淮地区饲用燕麦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3206-2018 江淮地区饲用燕麦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1:22:2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