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 05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718—2017 代替 DB36/T 718-2013 无公害 鸡腿菇栽培技术规程 Safety mushroom-technological standards for cultivating Coprinus comatus 2017 - 12 - 29 发布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3 - 01 实施 发 布 DB36/T 718—2017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栽培场所要求 ...................................................................... 2 5 栽培季节 .......................................................................... 3 6 生产工艺 .......................................................................... 3 7 原料要求 .......................................................................... 3 8 菌袋制作 .......................................................................... 4 9 发菌培养 .......................................................................... 5 10 覆土 ............................................................................. 6 11 出菇管理 ......................................................................... 6 12 病虫害防治 ....................................................................... 7 13 采收与采后处理 ................................................................... 7 14 生产管理归档 ..................................................................... 8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鸡腿菇栽培归档管理记录 .......................................... 9 I DB36/T 718—2017 前 言 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修订。 本标准代替DB36/T 718-2013《无公害 鸡腿菇栽培技术规程》,与DB36/T 718-2013相比,除编辑系 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补充了调整、规范了学名的书写和表述,增加了3.4原基、3.5催蕾; ——规范并统一采用了国际通称和通用单位CO₂、pH值、MPa、Lux、μm; ——依据实际情况,调整合并、拆分了第4章部分内容,并增加第4章4.3.2内容; ——修改7章 表1原材料质量要求; ——8.8修改为“待袋温降到70℃~80℃时出锅”; ——增加12.2.2 “应安装食用菌专用灭虫器”、12.2.3 “应安装黑光灯、杀虫色板等措施。”; ——12.4的内容调整修改为“综合防治”内容中; ——13.3修改为“13.3床面清理”; ——增加3.2.2 床面清理后可进入下一潮生产出菇管理” ; ——增加“所有记录应保存两年以上”。 本标准由赣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创新生物科技研究院、安远县天华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阮时珍、陈强、黄巧珍、童以承、刘正德、黄本素、黄巧平、廖尤竹、赖伟红、 刘正梁。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6/T 718-2013。 II DB36/T 718—2017 无公害 鸡腿菇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鸡腿菇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栽培场所要求、栽培季节、生产工艺、原料要求、 菌袋制作、发菌培养、覆土、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采后处理、生产管理归档。 本标准适用于季节性常规栽培和控温条件下工厂化栽培鸡腿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GB 4806.7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321.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0463 玉米粉 GB/T 11763 棉籽 GB/T 19281 碳酸钙分析方法 NY/T 119 饲料用小麦麸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NY/T 528规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无公害鸡腿菇 Pollution free Coprinus comatus 产品质量安全符合《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茄果类蔬菜等58类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目录》(农办质 〔2015〕4号)要求。鸡腿菇:英文名Coprinus comatus,学名为Coprinus comatus(Mull.ex.Fr.)S.F.Gray, 别名为:毛头鬼伞。鸡腿菇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鬼伞目、鬼伞科、鬼伞属。 3.2 培养料 training materials 选用棉籽壳、甘蔗渣、杂术屑、稻草等农副产品下脚料作为主料,以麦麸、玉米杆等为辅料按比例 组成,为鸡腿菇生长发育提供营养的物质。 3.3 1 DB36/T 718—2017 原基 primrdoia 菌丝体从营养生长阶段转为生殖生长阶段后,扭结形成白色米粒大小的颗粒状物质。 3.4 催蕾 induction of pin heading 采取控制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方法来促进原基形成菇蕾的技术措施。 4 栽培场所要求 4.1 栽培场所选择 应符合NY/T 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栽培场所应生态环境良好、水质优良,远离 有毒有害气体,距离工矿业三废、禽畜舍、垃圾场、医院、学校、公共场所、居民住宅区、污水和其它 污染源2000m 以上。选择地势高、干燥、背风向阳、平坦开阔的场所。要求周边环境卫生、给排水方便、 通风良好、交通便利。 4.2 栽培场所布局 应根据鸡腿菇生产流程、栽培工艺,结合当地的地形、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安排。 栽培场的区域划分以方便操作,提高栽培成功率为原则。生产区和原料仓库、成品仓库、生活区应严格 分开。生产区中拌料区、装料区、灭菌区、冷却区、接种区应各自独立,又相互衔接,其中灭菌区、冷 却区、接种区应紧密相连。原料仓库应设在下风口。 4.3 季节性栽培 4.3.1 菇房要求 宜坐北朝南,具有遮阳、挡风等设施。屋顶应有覆盖物和隔热性能;墙壁应坚固、平滑,便于清洗、 2 2 消毒;地面应坚实、平整,有利于栽培管理。每间菇房的占地面积为70m ~80m ,可采用室内外大棚栽 培。 4.3.2 塑料大棚 菇房(棚)塑料大棚以透明塑料薄膜为覆盖材料,跨度为 700cm~800cm,脊高为 250cm~280cm,长 度根据场地实际情况而定。 4.3.3 栽培层架设计 采用竹木、不锈钢、角铁架等制成的,搭建层架,架设5层~6层,下层距地面20cm~30cm,层高间 距45cm~50cm,靠墙单边的菌床宽为70cm, 中间菌床宽度为130cm~140cm、最高层距顶棚100cm~120cm、 过道宽70cm~80cm。 4.4 工厂化栽培 4.4.1 菇房选择和建设 2 2 宜坐北朝南,每间菇房占地面积为70m ~100m 。 4.4.2 菇房设施 2 DB36/T 718—2017 4.4.2.1 菇房墙体采用具有防火保温功能的彩钢板建成,内墙厚度 8cm~10cm, 四周墙体厚度 10cm~ 15cm, 房顶厚度 13cm~15cm,增强保温和隔热性能。 4.4.2.2 占地面积 70m2~90m2 的菇房,应安装一台 7.5HP(17430W) ~10HP(23240W)制冷机和配套的风 机;占地面积 90m2~100m2 的菇房,应安装一台 10HP(23240W)~13HP(30122W)制冷机和配套的风机。 4.4.2.3 每间菇房应安装 5 台排气扇(规格为 40cm×40cm 有带百叶的排气扇,墙上方安装 2 台、墙壁 下方安装 3 台);安装 40 W 节能灯 15 盏~18 盏,或安装相应亮度的白色 LED 灯带;每架底层下面, 应 安装与栽培架长度等长的硬塑料水管, 直径为 15mm~20mm, 并将水管错位打孔, 孔直径 0.3cm~0.5cm, 孔与孔之间距离 15cm~20cm。 5 栽培季节 5.1 季节性栽培 春秋季栽培,一般选择1月至2月制袋,3月至5月出菇;秋季栽培,一般选择8月至9月制袋,10月至 12月出菇。各地可根据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接种和出菇时间。 5.2 工厂化栽培 周年均可栽培。 6 生产工艺 预湿→建堆发酵→翻堆→拌料→装袋→扎口(套环)→灭菌

pdf文档 DB36-T 718-2017 无公害 鸡腿菇栽培技术规程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6-T 718-2017 无公害 鸡腿菇栽培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1 页 DB36-T 718-2017 无公害 鸡腿菇栽培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2 页 DB36-T 718-2017 无公害 鸡腿菇栽培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3:47:0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