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XXXX—2017 ICS 65.020.01 B 05 备案号: 湖 DB42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2/T 1392—2018 红叶石楠容器苗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container seedlings of Phoytinia×fraseri (报批稿) 2018 - 09 - 04 发布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11- 24 实施 发 布 DB42/T 1392—2018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育苗地选择与设施要求 .......................................................... 1 5 扦插苗生产 .................................................................... 2 6 移植苗生产 .................................................................... 3 7 苗木包装、运输 ................................................................ 5 8 档案管理 ...................................................................... 5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红叶石楠苗木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 6 I DB42/T 1392—2018 II DB42/T 1392—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湖北省林业厅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禾协种业有限公司、国营荆门市彭场林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丽珍、毛燕、侯梅、周忠诚、胡艳丽、涂俊杰、唐志强、祝剑峰、姚敏敏、 张吉和、夏庭君、赵玉清、王祖才、吴艳明。 III DB42/T 1392—2018 IV DB42/T 1392—2018 红叶石楠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叶石楠(Phoyinia×fraseri )的育苗地选择与设施要求、扦插苗生产、移 植苗生产、苗木包装与运输及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红叶石楠嫩枝扦插及园林应用分类苗木的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时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部分。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LY/T 10000 容器育苗技术 LY/T 2294 红叶石楠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红叶石楠 Photinia×fraseri 蔷薇科石楠属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光叶石楠(Photinia grabra)与石楠(Photinia serratifolia)的杂交种。 3.2 柱状苗 columnar seedling 将红叶石楠培育自然树冠呈圆柱型的苗木类型。 3.3 高干苗 arborescent seedling 将红叶石楠培育成干高 1m 以上,自然树冠呈小乔木状的苗木类型。 3.4 球状苗 spherical seedling 将红叶石楠培育自然树冠呈球型的苗木类型。 4 育苗地选择与设施要求 4.1 育苗地选择 选择通风向阳、排灌方便、无污染源、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电供应有保障的地块做 圃地。 1 DB42/T 1392—2018 4.2 育苗设施 宜采用温室、大棚、小拱棚等设施,上面覆盖遮阳网、薄膜。排水及灌溉应符合 GB/T 6001 的要求。 5 扦插苗生产 5.1 采穗圃建立与经营 5.1.1 品系选择 选用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作材料,建立采穗圃、生产供无性繁殖用的种穗条。采穗圃的品 种、系号要明确,并绘制品系排列图。 5.1.2 采穗圃营建 细致整地,施足基肥。及时做好中耕、除草、追肥、排灌、除蘖定干和病虫害防治。采 穗后,进行施肥和复壮,连续采穗 5 年后圃母树退化或病虫害严重时要更新重建。 采用灌丛式栽植,株行距 50 cm×50 cm 或 100 cm×100 cm。 5.2 作床 苗床宽 1.2 m,高 25 cm;床面平整后铺 5 cm~10 cm 沙;步道宽 30 cm、深 15 cm。 5.3 容器与基质配制、消毒、装填 5.3.1 容器选用 8 cm×10 cm 塑料营养钵或 72 穴盘。 5.3.2 基质配制 选用泥炭、珍珠岩、园土混合物,按体积 1:1:1 比例配制或使用圃地上层土,加少量 钙镁磷肥。 5.3.3 容器摆放 将装好基质的容器依次紧密摆放在苗床上,四周用土围实。 5.4 扦插 5.4.1 扦插时间 红叶石楠扦插时间为春季 4 月中旬~5 月中旬,秋季 9 月~11 月前为最佳扦插期。 5.4.2 插穗制作与处理 干旱季节,采穗前 1 d~2 d,对采穗圃灌透水 1 次。 晴天应在上午 10 时前,高温季节应在早晨 8 时前采集穗条,穗条采集后及时保鲜运送 置于阴凉环境。 选取生长发育良好的半木质化的枝条制作插穗。插穗长 5 cm~8 cm,留 1~2 片叶,切 口平整光滑。 5.4.3 插穗的处理 将插穗下切口置于配好的生根剂溶液中 3 s~5 s;生根剂(用奈乙酸、吲哚丁酸、ABT 等)可根据使用说明进行配置,随配随用。 2 DB42/T 1392—2018 5.4.4 插前处理 扦插前 24h,将容器中基质浇水、消毒。 5.4.5 扦插 插穗从生根剂中取出后立即插入营养钵基质中。扦插深度为 3 cm~5 cm。 5.4.6 插后管理 扦插后立即浇透定根水。 用竹片或Φ 4 不锈钢丝间距 1 m 撑拱,拱顶离床面 50 cm,用 4 丝塑料薄膜覆盖并密封。 5.5 日常管理 5.5.1 水肥管理 扦插后的前 40 d,保持棚内的相对湿度在 90% 以上,棚内温度 15℃~38℃。 扦插 40 d 后,进行补水、除草、施叶面肥,作业完成后及时盖膜。 5.5.2 病虫害防治 扦插后,用 75%百菌清 800 倍液喷雾一遍杀菌剂,结合叶面施肥喷施广谱性杀菌剂。 5.5.3 炼苗 扦插后 35 d~45 d,当穗条 90%发根且 70% 以上发叶后,去除苗床拱棚的薄膜(高温 天气应向后推迟揭膜) ,间隔 15 d-20 d 后去除大棚的遮阳网,逐步炼苗。 5.5.4 断根 炼苗后 50 d,移钵断根一次;移钵后浇透水。 5.6 扦插苗出圃 苗高 15 cm 以上,直径 0.2 cm,生长健壮,根系完整,茎干和叶片无明显病虫害斑。 6 移植苗生产 6.1 容器选配 容器选配宜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a) 培育地被苗选用 12cm×12cm 营养钵; 。 b)培育矮篱苗选用 26cm×21cm 营养钵或硬质容器; c)培育球状苗选用 30cm×30cm、40cm×40cm 及以上美植袋或硬质容器; d)培育柱状苗选用 40cm×40cm、50cm×50cm 及以上美植袋或片状控根容器; e)培育高干苗选用 60cm×60cm 及以上美植袋或片状控根容器。 6.3 基质 基质配置与消毒见 5.3.2。 喷灌设施良好的苗圃,基质配比为珍珠岩 40%+泥炭 4 %+园土 20%。 6.4 移植 6.4.1 容器摆放 地被苗摆放间距为 15 cm×15 cm、矮篱苗为 30 cm×30 cm、球状苗、柱状苗、高干苗 3 DB42/T 1392—2018 根据冠幅逐步扩大间距,以相邻苗木冠幅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30 cm 为宜。 容器摆放要整齐端正。 6.4.2 苗木栽植 种植前充分湿润基质。 将苗木置于容器中央,用基质分层压实,新梢直立朝上,浇定根水;当天到场的种苗应 天种植。 6.5 移植苗管理 6.5.1 水分管理 不干不浇,浇则浇透。 6.5.2 扶苗 移植后半月内,定期检查,扶正歪斜的种苗,压实苗木基部基质。 6.5.3 养分管理 种植后隔 15 d~20 d 施肥一次,氮、磷、钾比例为 2:1:2 的水溶性肥料,浓度为 2%。 配制液肥应充分溶解,使用时经常搅拌溶液。 6.5.4 除草 及时拔除容器内杂草,控制苗床容器间杂草。 6.6 苗木分类及管理 6.6.1 地被苗 扦插苗种植后高生长至 15cm 左右截顶,促分枝,根据侧枝生长进行修剪,侧枝控制在 20cm 以内。 6.6.2 矮篱苗 种植后高生长至 50cm 左右截顶,促分枝,根据侧枝生长进行修剪,侧枝控制在 50cm 以内。 6.6.3 球状苗 以低球状苗为培育目标的,种植后高生长至 80cm 左右截顶,促分枝,根据生长情况按 球状成品趋势调整冠幅,通过牵引和截梢控制空洞。以高球状苗为培育目标的,必要时设置 支架促高生长,保证冠下高 50 cm,高生长至 1 米左右进行截顶,其余同低球状苗修剪。 6.6.4 柱状苗 根据圆柱造型的高度进行主干摘心截顶,根据生长情况控制长侧枝,按柱状成品从上到 下将枝叶进行修剪,调整柱形,树冠紧密。 6.6.5 高干苗 设置支架促高生长,逐步修去 1 米以下侧枝,控制徒长侧枝,树冠自然生长,呈小乔木 状。 6.7 主要病虫害防治 6.7.1 防治原则 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除早、除小、除了” 的防治原则。 6.7.2 病虫害种类 红叶石楠容器苗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炭疽病、叶斑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刺 4 DB42/T 1392—2018 蛾、介壳虫等。 6.7.3 防治方法
DB42-T 1392-2018 红叶石楠容器苗培育技术规程 湖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3:48:1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