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 05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475—2018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 技术规程 2018 - 04 - 18 发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5 - 01 实施 发 布 1 DB51/T 2475—2018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技术要求 .......................................................................... 1 I DB51/T 2475—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省刚毅科技集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小春、乔善宝、张黎骅、代建武、杨继芝、唐军、雍太文、孔凡磊等。 II DB51/T 2475—2018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 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的术语、定义及整地、播种、施肥、病虫草害防 治和收获操作技术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8097 收获机械 联合收割机 试验方法 NY/T 499 旋耕机 作业质量 NY/T 503 单粒(精密)播种机 作业质量 NY/T 500 秸秆还田机作业质量 NY/T 738 大豆联合收割机械作业质量 NY/T 1355 玉米收获机作业质量 NY/T 2632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 DB51/T 1864 玉米机播壮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3.1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Maize-soybean Strip Intercropping 分为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和套作两种模式。带状间作是指玉米与大豆分带同时播种;带状套作是指 玉米生育后期于宽行种植大豆。 3.2 播种单体 Precision planter unit 针对单行作业的一套独立完整的播种系统,由仿形机构、排种部件、开沟器、覆土器、镇压轮等组 成,可自动匹配地形确保播深一致,实现种子穴播或单粒精播作业。 4 技术要求 1 DB51/T 2475—2018 4.1 整地 前茬作物留茬高度超过15 cm,用秸秆粉碎还田机灭茬。套作春玉米选用条带旋耕机整地,做到早、 深、细、匀,旋耕质量应符合 NY/T 499 规定。 4.2 播种 4.2.1 种子准备 4.2.1.1 品种选择 玉米选用丰产优质、熟期适中、株型紧凑、耐密抗病、适宜机播、脱水较快的杂交品种。大豆选择 耐荫耐密、抗倒抗病、结荚高度大于10 cm的品种。 4.2.1.2 种子处理 4.2.1.2.1 精选种子 去除小瘪粒、超大粒、异形粒、破粹粒,保留籽粒大小均匀一致的种子。种子质量标准应符合GB 4404.1 4404.2规定。 4.2.1.2.2 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2 d~3 d,玉米选用包衣种子,大豆采用生长延缓剂拌种。 4.2.2 播种机准备 4.2.2.1 4.2.2.1.1 机具选择 带状间作 基本参数为5个播种单体,两侧各1个玉米单体,中间3个大豆单体,机身总宽2.0 m~2.2 m可调。 4.2.2.1.2 带状套作 4.2.2.1.2.1 基本参数为 2 个播种单体,玉米和大豆播种盘可互换。 4.2.2.1.2.2 单体距离 300 mm~700 mm 可调,理论株距 60 mm~140 mm 可调,株距合格率≥90%,施 肥深度 80 mm~120 mm,播种深度 30 mm~50 mm,亩播种量 2.5 kg~3.5 kg,伤种率≤1.5%,化肥箱容 积 90 L~100 L。 4.2.2.2 配套动力选择 带状间作由普通四轮拖拉机牵引,其功率在58.8 kw~80.8 kw 之间,配置有液压悬挂系统和动力 输出轴。带状套作由宽度为100 cm 左右的动力带动,其功率在14.7 kw~22 kw之间,配置有液压悬挂 系统和动力输出轴。 4.2.2.3 4.2.2.3.1 安装调试 安装 机具安装应符合 DB51/T 1864 规定。 4.2.2.3.2 2 调试检查 DB51/T 2475—2018 根据NY/T 2632规定的农艺要求,调整播种机单体位置玉米与大豆间距60 cm~70 cm、玉米窄行40 cm、 大豆窄行35 cm,株距13 cm~19 cm ,同时调整施肥开沟器和排种开沟器的深度、排种量、施肥量和传 动系统,使排种器、排肥器和地轮等转动部件活动自如、无卡滞现象。 4.2.3 播种 4.2.3.1 播种时间和土壤湿度 带状间作在前作收获后适墒播种。带状套作玉米适期抢墒早播,大豆在6月上、中旬雨后播种。土 壤相对含水量应控制在60%~65%之间。 4.2.3.2 播种量 根据玉米、大豆种子品种特性、发芽率、百粒重、土壤肥力、种植形式和种植密度确定播种量。玉 2 2 米每666.7 m 用种2 kg~2.5 kg,大豆每666.7 m 用种3 kg~3.5 kg。 4.2.3.3 播种深度 播深或覆土深度玉米为4 cm~5 cm,大豆为3 cm~4 cm,水源条件差或干旱发生频率高的区域可适 当增加播种深度,但不超过6 cm。 4.2.3.4 播种作业 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503规定。 4.3 施肥 4.3.1 肥料种类和用量 固体颗粒肥料。施肥量应符合 NY/T 2632 规定。 4.3.2 配套机具与作业方法 将有机肥均匀施于全田,然后进行旋耕整地。带状间作玉米大豆底肥分别放入玉米、大豆肥料箱, 结合播种在分别距播种行8 cm~10 cm处施用,玉米攻穗肥选用单行追肥机在距玉米行20 cm~25 cm处 施用。带状套作玉米底肥用播种施肥机同时完成,攻穗肥结合大豆播种,在距玉米行20 cm~25 cm处施 用。 4.4 4.4.1 病虫草害防治 原则 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草害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除病虫草害,用药种类、剂量和时期应符合 NY/T 2632 规定。 4.4.2 化学防除配套机具与作业方法 带状间作播种后2 d~3 d内,选用背负式喷雾机或喷杆式喷雾机喷施相应除草剂进行芽前封闭除草。 两个作物生长期间玉米大豆病虫草防治选用自走式多功能喷雾机进行定向喷雾。应以低速、匀速作业, 喷头距作物为40 cm~50 cm。 4.4.3 安全技术要求 3 DB51/T 2475—2018 应符合GB/T 8321规定。 4.5 收获 4.5.1 4.5.1.1 收获期 玉米 带状间作,完熟期苞叶变黄、籽粒乳线消失,带状套作,黄熟期及时收获。 4.5.1.2 大豆 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 4.5.2 4.5.2.1 机具选择 玉米 选用履带自走式或轮式2行玉米联合收获机,所配发动机功率大于40 kw,机具总宽小于1.6 m,中 心距60 cm~70 cm,重心低,稳定性好,作业质量优良的机具。 4.5.2.2 大豆 选用履带自走式大豆联合收获机,其割幅小于1.4 m,喂入量不低于2 kg/s,机具总宽小于1.6 m, 作业质量优良的机具。 4.5.3 机收作业 应符合 DB330782/T 018 规定。 4.5.4 秸秆粉碎还田 应符合 NY/T 500 规定。 4.5.5 作业质量 作业质量标准应符合 NY/T 1355 和 NY/T 738 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51/T 2475—2018

pdf文档 DB51-T 2475-2018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T 2475-2018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1 页 DB51-T 2475-2018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2 页 DB51-T 2475-2018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3:14:5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