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 05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6/T 1051—2018 杂交棉中棉所 66 和中棉所 63 绿色高效栽培 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and efficient cultivation technology for cotton hybrids CCRI66 and CCRI63 2018 - 07 - 03 发布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9 - 01 - 04 实施 发 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万自成、杨代刚、梁木根、陈齐炼、周关印、郭丽红、周红、唐淑荣、李威、 马承和。 I DB36/T 1051—2018 杂交棉中棉所 66 和中棉所 63 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杂交棉中棉所66和中棉所63绿色高效栽培的技术标准,包括产地选择、产量指标与品 质指标、生育进程与群体指标、种植模式、主推技术、田间管理、收花和投入品废弃物回收。 本标准件适用于中棉所66和中棉所63所获得的审定证书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7.1 经济作物种子 第1部分:纤维类 GB/T 23348 缓释肥料 GB/T 24689.2 植物保护机械 杀虫灯 NY 400 硫酸脱绒与包衣棉花种子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2633 长江流域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 DB36/T 599 转基因抗虫棉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B36/T 909 棉花高产栽培集成技术操作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棉所66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育成,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定,审定证书编号:国审棉 2008020;2016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3.2 中棉所63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育成,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定,审定证书编号:国审棉 2007017;2016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4 产地选择 适合于长江流域棉区中等肥力以上土壤。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 5 产量目标与品质指标 1 DB36/T 1051—2018 5.1 产量目标和产量构成 2 2 皮棉产量120kg/666.7m 左右。霜前花率85%以上,总铃数6.5万个/666.7m 左右,平均单铃重5g左右, 衣分40%以上。 5.2 品质指标 达到品种审定时的纤维品质指标。 6 生育进程与群体指标 6.1 生育进程 育苗移栽棉花3月底至4月中旬播种,5月上中旬移栽,6月上旬现蕾,7月初开花,8月底至9月初吐 絮。 6.2 群体指标 6.2.1 6.2.2 株。 6.2.3 6.2.4 株高:现蕾期 25cm~30cm,开花期 50cm~60cm,盛花期 80cm~100cm, 吐絮期 120cm~130cm。 果枝数:盛蕾期 8 台/株~10 台/株,盛花期 16 台/株~18 台/株,吐絮期 18 台/株~22 台/ 单株果节数:盛蕾期 25 个~30 个,盛花期 60 个~80 个,吐絮期 100 个~120 个。 成铃数:平均单株成铃 40 个~50 个,成铃率 40%以上。 7 种植模式 7.1 与油菜连作(油后棉) 7.1.1 油菜选用中熟偏早品种, 9 月 10 日前后育苗,10 月中下旬 6 片~7 片叶时在棉行套栽;棉花 4 月中旬育苗,油菜 5 月上中旬收获后移栽棉花。 2 7.1.2 油菜垄宽 110cm~120cm,每垄移栽棉花 1 行。移栽密度,洲地和水改旱棉区 1500 株/666.7m 2 左右,丘陵棉区 1800 株/666.7m 左右。 7.2 单熟制植棉 一熟制棉田是以冬闲田植棉,宜冬前翻耕作畦,一般畦宽洲地和水改旱棉区120cm(包沟) 、 丘陵 2 2 棉区110cm(包沟)。栽种密度洲地和水改旱棉区1500株/666.7m 、丘陵棉区1800株/666.7m 。棉花推行育 苗移栽,3月底至4月初育苗,4月下旬至5月初移栽。采取免耕打穴移栽方式的,免耕期限以3y为宜。 8 主推技术 8.1 配方施肥技术 8.1.1 总则 根据中棉所66、中棉所63两个品种目标产量的需肥特点,结合棉田肥力测试结果,进行配方施肥, 确定总用肥量。中等肥力的棉田可采用如下配方:N:P2O5:K2O:B:Zn=1:0.3:0.6: 0.01:0.01。 2 2 其中施氮总量以21kg/666.7m ~23kg/666.7m 为宜。 2 DB36/T 1051—2018 8.1.2 基肥 2 2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结合棉田整地作畦,施入有机肥150kg/666.7m ~200kg/666.7m 。也可用棉花 2 专用配方缓释肥 50kg~60kg+有机肥料60kg/666.7m ~80kg/666.7㎡在棉花移栽前施下。施用缓释肥料 应符合GB/T 23348的标准,有机肥料应符合NY525的标准。 8.1.3 移栽肥 移栽肥纯N用量占总量的3%~5%左右,P2O5用量占总量的10%~12%,K2O用量占总量的5%~7%。在棉 2 2 苗移栽时用45%(N、P2O5、K2O各15%)的复合肥5kg/666.7m ~6kg/666.7m 均匀撮施于移栽穴底,然后隔 土栽苗。 8.1.4 蕾肥 现蕾期施用。纯N用量占总量的13%~15%,P2O5用量占总量的35%~43%,K2O用量占总量的50%~58%, 2 硼、锌用量占总量的100%。棉地每666.7m 追施50kg饼肥、20kg 45%三元复合肥,5kg K2O、200g~400g 硼肥(有效含量17%)、500g硫酸锌,距棉株15cm处穴施或条施。 8.1.5 花铃肥 初花期施用。纯N用量占总量的50%~55%,P2O5用量占总量的35%~43%,K2O用量占总量的30%~35%, 2 棉田施纯N为12kg、P2O5 3kg、K2O 5kg/666.7m ,距棉株30cm~40cm处穴施或条施。 8.1.6 盖顶肥 2 2 盖顶肥在8月上中旬施用,棉花打顶后,结合灌水棉田撒施尿素10kg/666.7m ~15kg/666.7m 。 8.1.7 壮桃肥 8月下旬后结合防虫叶面喷施1%尿素溶液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保叶养根防早衰。 8.2 化学调控技术 8.2.1 苗床防高脚苗 子叶分心期进行一次轻化控,用25%助壮素1.0ml~1.5ml兑水10kg均匀喷雾苗床一遍。 8.2.2 盛蕾初花期防旺长 2 盛蕾初花期,每666.7m 用25%助壮素3ml~5ml兑水15kg均匀喷雾棉花全株。 8.2.3 花铃盛期调长势 2 花铃盛期,每666.7m 用25%助壮素4ml~6ml兑水15kg均匀喷雾棉花全株。 8.2.4 打顶后防荫蔽 2 打顶后7d~10d,每666.7m 用25%助壮素6ml~8ml兑水15kg均匀喷雾棉花全株。 8.3 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8.3.1 物理防治 3 DB36/T 1051—2018 2 2 8.3.1.1 每 3hm ~4hm 安装 1 盏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两灯间距 200m 以内;挂灯高度在 1.5m 左右; 挂灯时间为 6 至 9 月;开灯时间以 21:00 时至次日 2:00 时为宜。符合 GB/T 24689.2 的规定。 2 8.3.1.2 在棉花生长期间,行间悬挂粘虫板防治蚜虫和棉盲蝽,悬挂粘虫板 20 片/666.7m ~30 片 2 /666.7m 。 8.3.2 生物防治 8.3.2.1 棉铃虫生物食诱 将棉铃虫生物食诱剂和水按1:1配比+胃毒型杀虫剂5g/L混合均匀,在棉铃虫发蛾高峰期前2d~3d, 2 2 使用食诱剂+水+胃毒型杀虫剂的混合液70ml/666.7m ~140ml/666.7m 滴洒,每隔50m~80m滴洒1行。 8.3.2.2 绿盲蝽性诱 2 2 棉田悬挂2套/666.7m ~3套/666.7m 诱捕器,诱捕器密度四周大于中间。棉花苗期至蕾期诱捕器底 部距地面1m,花铃期诱捕器底部高于棉花冠层15cm。6月上旬开始,每个诱捕器内放置1枚绿盲蝽性诱剂, 性诱剂每30d更换1次,可更换2次至3次。放置性诱剂期间,在诱捕器中加入少量水,并定期清除诱捕器 上的尘土、死虫等杂物。 8.3.2.3 生物源农药 棉铃虫、斜纹夜蛾、棉蚜、 苗病、枯萎病、黄萎病、真菌性铃病等用生物源农药进行防治。 8.3.2.4 人工释放赤眼蜂 棉铃虫成虫始盛期,人工释放螟黄赤眼蜂或松毛虫赤眼蜂等卵寄生蜂,降低棉铃虫幼虫量。 8.3.3 化学防治 采用无人机或大型喷药机喷药,实行统防统治。按NY/T 2633和DB 36/T 599的标准执行。 8.3.4 安全化学除草 按NY/T 2633和DB36/T 599的规定执行。 9 田间管理 9.1 优质棉种 2 2 备240g/666.7m ~260g/666.7m 精加工脱绒包衣中棉所66或中棉所63F1代棉种。符合GB 4407.1和NY 400的规定。 9.2 营养钵育苗技术 9.2.1 技术指标:出苗率 90%,壮苗率 80%,棉苗长势健壮,均匀一致性好,移栽苗龄 25d~30d。 9.2.2 苗床选择:于棉田中央,选择地势高、阳光充足、易排水的地段,南北走向,每亩大田备足苗 2 床 7 m (1.4m×5.0m)。 9.2.3 苗床准备:2 月底前翻耕床土,清除杂草、残枝枯叶等,每个标准苗床均匀追施 48%高效复合肥 或棉花专用配方肥 500g。 4 DB36/T 1051—2018 9.2.4 制钵播种:3 月 25 日至 4 月 15 日抢晴天制钵,晴天上午 10 点到下午 3 点区间时段播种,单钵 单粒,均匀盖土 5mm~10mm,标准苗床用药物进行灭菌消毒后,平铺地膜覆盖。符合 DB36/T 599。 9.2.5 棉苗管理:80%棉苗出土子叶平展后,于上午 8:00 时前抢晴天弓膜,敞开苗床两端膜。 9.2.6 喷送嫁药:棉苗龄满 20d 后,遇晴天 8:00 时前揭膜,移栽前喷施送嫁药。 9.3 轻简育苗技术 9.3.1 选址建棚:建棚场地应选择距移栽大田较近、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通风向阳、

pdf文档 DB36-T 1051-2018 杂交棉中棉所66和中棉所63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6-T 1051-2018 杂交棉中棉所66和中棉所63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1 页 DB36-T 1051-2018 杂交棉中棉所66和中棉所63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2 页 DB36-T 1051-2018 杂交棉中棉所66和中棉所63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5:44:5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