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182195.9
(22)申请日 2022.08.18
(73)专利权人 东莞市腾腾电子有限公司
地址 523590 广东省东莞 市谢岗镇兴和路7
号2号楼3 03室
(72)发明人 田雁 王江平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 合伙) 11463
专利代理师 王雪莎
(51)Int.Cl.
F24F 6/12(2006.01)
F24F 11/89(2018.01)
H05K 7/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双排内凹雾化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排内凹雾化器, 涉
及雾化器的技术领域。 双排内凹雾化器包括壳
体、 雾化驱动板和雾化件; 雾化驱动板设置在壳
体内; 壳体的上表面呈V形, 壳体的上表面开 设有
两排用于安装雾化件的第一安装孔, 两排第一安
装孔所在平 面成角度相交; 雾化件与雾化驱动板
连接。 达到了使用效果更好的技 术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218033497 U
2022.12.13
CN 218033497 U
1.一种双排内凹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壳体(100)、 雾化驱动板(200)和雾化件
(300);
所述雾化驱动板(20 0)设置在所述壳体(10 0)内;
所述壳体(100)的上表面呈V形, 所述壳体(100)的上表面开设有两排用于安装所述雾
化件(300)的第一 安装孔(1 10), 两排所述第一 安装孔(1 10)所在平面成角度相交;
所述雾化件(3 00)与所述雾化驱动板(20 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内凹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两排所述第一安装孔(110)所
在平面相交所成角度在15 0‑170度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排内凹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两排所述第一安装孔(110)所
在平面相交所成角度在16 0‑170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排内凹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两排所述第一安装孔(110)所
在平面相交所成角度在16 3‑166度之间。
5.根据权利 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双排 内凹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电源线(120),
所述壳体(10 0)的一端开设有工所述电源线(120)穿出的过线孔;
所述过线孔处设置有密封下座(130)、 密封上座(140)和密封堵圈(150), 所述密封上座
(140)的一端与所述密封下座(13 0)铰接, 另一端与所述密封上座(140)固定连接;
所述电源线(120)设置在所述密封下座(130)和所述密封上座(140)之间, 所述密封堵
圈(150)套设在所述电源线(120)上, 所述密封下座(130)和所述密封上座(140)两者的侧壁
与所述密封堵圈(15 0)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双排内凹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00)的两
端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液面的电容 感应开关(400), 所述电容 感应开关(400)与所雾化 驱动板
(20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双排内凹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驱动板
(200)包括PCB板(210)和功率 三极管(2 20);
所述PCB板(210)设置在所述壳体(10 0)内;
所述功率三极管(220)呈竖直状设置在所述PCB板(210)上, 且所述功率三极管(220)位
于所述PCB板(210)的两侧的边 缘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排内凹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00)内设置有散热
板(160);
所述散热板(16 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 安装孔(1 10)对应的第二 安装孔(16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排内凹雾化器,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散热板(16 0)呈n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排内凹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板(160)上位于所述
第二安装孔(161)处均设置有散热弯板(170), 所述散热弯板(170)所述散热板(160)的侧壁
形成散热罩;
所述功率 三极管(2 20)的散热 耳(221)插设在所述散热罩内。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033497 U
2双排内凹 雾化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雾化器技 术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 双排内凹雾化器。
背景技术
[0002]雾化片主要由压电陶瓷片和金属膜电极构成, 置于超声波雾化器中, 用于加湿器
领域, 超声波雾化器利用电子高频震 荡, 通过陶瓷雾化片的高频谐振, 将水打散成1 ‑10微米
的超微粒, 在雾化过程中将释放大量的负离子,其与空气中漂浮的烟雾、 粉尘等产生静电式
反应, 使其 沉淀, 同时还能有效去除甲醛、 一氧化 碳、 细菌等有 害物质, 使空气得到净化。
[0003]现有技术中的双排雾化板起雾能量柱依斜面往两边分散, 导致中间部份没有雾,
在实际使用时会出现大块空白区域, 使用效果 不佳。
[0004]因此, 提供一种不会出现空白区域的双排内凹雾化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
决的重要技 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排内凹雾化器, 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
题。
[0006]第一方面, 本 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 双排内凹雾化器, 包括壳体、 雾化驱动板
和雾化件;
[0007]所述雾化驱动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0008]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呈V形, 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两排用于安装所述雾化件的
第一安装孔, 两排所述第一 安装孔所在平面成角度相交;
[0009]所述雾化件与所述雾化驱动板连接 。
[0010]结合第一方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其中,
上述两排所述第一 安装孔所在平面相交所成角度在15 0‑170度之间。
[0011]结合第一方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其中,
上述两排所述第一 安装孔所在平面相交所成角度在16 0‑170度之间。
[0012]结合第一方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其中,
上述两排所述第一 安装孔所在平面相交所成角度在16 3‑166度之间。
[0013]结合第一方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其中,
上述双排内凹雾化器还 包括电源线, 所述壳体的一端开设有工所述电源线穿出的过线孔;
[0014]所述过线孔处设置有密封下座、 密封上座和密封堵圈, 所述密封上座的一端与所
述密封下座铰接, 另一端与所述密封上座固定连接;
[0015]所述电源线设置在所述密封下座和所述密封上座之间, 所述密封堵圈套设在所述
电源线上, 所述密封下座和所述密封上座两者的侧壁与所述密封堵圈抵 接。
[0016]结合第一方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其中,
上述壳体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液面的电容感应开关, 所述电容感应开关与所雾化驱动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8033497 U
3
专利 双排内凹雾化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8:07:0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