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01 B 05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1208—2016 水稻高温热害抗逆减灾技术规程 2016 - 03 - 18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 06 - 18 实施 发 布 DB41/T 1208—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全志、杜彦修、张静、李俊周、孙红正、彭廷、任克。 I DB41/T 1208—2016 水稻高温热害抗逆减灾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高温热害抗逆减灾的术语和定义、高温热害防御措施、水分管理、补追穗粒肥和 绝收田块补救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水稻高温热害抗逆减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温 超出正常生育温度上限,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发育的温度。 3.2 高温敏感期 指对高温最敏感的时期。水稻在孕穗至抽穗扬花期前后各 10 d 对高温最敏感的时期。 3.3 高温热害 气温超过水稻正常生育温度上限,影响正常开花结实,造成空秕粒率上升而减产甚至绝收的一种农 业气象灾害。通常以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高于 35℃为水稻抽穗扬花期热害指标。 4 高温热害防御措施 4.1 建立高温热害预警 建立高温热害预警联动机制,强化防灾减灾意识,做好防灾、补救准备工作。 4.2 叶面喷肥 1 DB41/T 1208—2016 2 预计高温来临,于孕穗期结合穗期病虫害防治,每 667 m 叶面喷施 50 mL 多效肥料(氮(N)≥2.0%; 2 钾(K)≥ 3.0%)600 倍液,防除高温强光的生理伤害;若已进入或即将扬花,每 667 m 叶面喷施 50 mL 2 微肥肥料(铜(Cu)+锌(Zn)+硼(B)+钼(Mo)≥ 100g/L)600 倍液,或每 667 m 用硫酸锌 0.1 kg、 食盐 0.25 kg 或磷酸二氢钾 0.1 kg 对水喷施叶面,缓解高温对扬花和授粉的伤害;或在高温出现前喷 洒 50 mg/L 的维生素 C 或 3%的过磷酸钙溶夜。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农药使用应符合 GB 4285 和 GB/T 8321 的规定。 5 水分管理 5.1 深水灌溉 高温来临前,田间灌 8 cm~10 cm 水层,有条件的地方日灌夜排,或长流水灌溉,降温增湿。水质 应符合 GB 5084—2005 的规定。 5.2 喷水降温 2 每 667 m 用清水 200 kg~250 kg 喷洒,降温增湿。 6 补追穗粒肥 2 2 对受灾较轻的田块,破口前每 667 m 追施 3 kg 尿素;或每 667 m 用 150 g 磷酸二氢钾+1 kg 尿 素+1 g 赤霉素,对水 60 kg,在扬花至齐穗期内进行喷施。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7 绝收田块补救措施 7.1 畜养再生稻 对在 8 月上旬抽穗扬花期遭遇高温热害、结实率低于 10%的田块,及时割稻株上部、留取下部 4 2 个节间稻桩,每 667 m 追施尿素蓄养,促进休眠腋芽长成分蘖。抽穗后喷施 0.2%的磷酸二氢钾或 3% 的过磷酸钙溶液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9 月 15 日左右不能齐穗的田块,破口期喷施 20 mg/kg 浓度的 赤霉素溶液来促使早抽穗,早齐穗。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7.2 改种 对8月中旬抽穗扬花期,遇到高温热害的,结实率在10%以下田块,改种蔬菜等秋冬作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pdf文档 DB41-T 1208-2016 水稻抗高温热害抗逆减灾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1208-2016 水稻抗高温热害抗逆减灾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1208-2016 水稻抗高温热害抗逆减灾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1208-2016 水稻抗高温热害抗逆减灾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3:28:2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