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 05 备案号:50128-2016 海 南 DB46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6/T 366—2016 鸟巢蕨(切叶)栽培技术规程 2016-05-31 发布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08-24 实施 发 布 DB46/T 367—2016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海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荣丰花卉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映华,王甲启,肖金凤,方明东。 I DB46/T 367—2016 鸟巢蕨(切叶)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该标准规定了与鸟巢蕨(Asplenium nidus)(切叶)栽培过程相关的术语和定义,场地选择、栽培管 理、采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鸟巢蕨(切叶)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切叶 从鸟巢蕨植株上剪切下来专供插花及花艺等设计制作用的叶片。 3.2 叶片长度 叶片基部至叶片尾端之间的距离。 3.3 叶片宽度 两边叶缘的最大宽度(垂直距离)。 3.4 整体感 叶片的整体感观,包括叶片是否完整、均匀及新鲜程度。 3.5 基质 鸟巢蕨上盆固定植株及贮存水分、养分的材料。 3.6 病虫害 1 DB46/T 367—2016 各部位因病原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的侵染或因生理的原因导致的各种病斑、组织溃烂、 坏死、穿孔、褪色等伤害。 3.7 地拉 用于增强荫棚抗风能力、在荫棚设施四周安设的缆绳结构。 4 场地选择 4.1 划分区域与道路设置 根据坡向,结合排灌系统和道路,划分小区。面积在100亩以上时,区块之间应留有4 m宽主干道。 4.2 栽培设施建设 采用75 %和50 %的两层遮阳网和水泥柱或钢管搭建平顶荫棚,棚高2.2~2.7 m,水泥柱或钢管按6 m ×8 m 或8 m×8 m定桩,采用4.8 mm钢绞线网格状连接,四周设置地拉。 4.3 水源 要求水质清洁,无污染,符合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的要求。 5 生产管理 5.1 种植前准备 5.1.1 清理地面 将地面上需要淘汰的植株、枯叶、杂草、杂物、灌木都清理掉,清理物统一运到指定存放处,晒干 后焚烧或运离。 5.1.2 平整棚内地面 将荫棚内地面人工平整,棚内道路两侧及荫棚周边设置小型排水沟。 5.1.3 喷灌设施 在主道路的一侧安装直径63 mmPVC主管道,每两条水泥柱之间8 m距离内,安装两条直径32 mm分管 道,分管道每4 m处安装一条约1.3 m高的直径20 mmPVC立管道,立管道顶端安装喷头,喷头控制半径为 2 m,每个分管道连接主管道处安装一个直径32 mm球阀来控制浇水。 5.1.4 铺地布 在荫棚内平整好的地面上,用4 m ×100 m规格的地布铺盖,地布的四周用8 #铁丝弯曲成U状嵌入 地面固定。 5.1.5 基质 由粗椰糠和有机肥按5:1混合而成。 5.1.6 盆器 选择盆径30~45 cm的胶盆。 5.1.7 种苗 2 DB46/T 367—2016 选用个体整齐、5片真片、冠幅约15 cm、健康无病虫害的质优良的组培苗。 5.2 定植 5.2.1 基质准备 将基质装入胶盆至离盆沿约2 cm处的位置即可。 将装好基质的盆器按40 cm ×40 cm密度整齐摆放 在荫棚内。 5.2.2 上盆 将提前准备好的鸟巢蕨组培苗从穴盘中取出,种植在盆器的中央,扶正压实。 5.2.3 浇定根水 种完后一小时内浇定根水,浇水后30 min检查,盆底基质呈湿润状态。 5.3 养护管理 5.3.1 浇水 连续晴天每隔1~2天喷一次水。浇水最佳时间:冬季在10~16点,夏季要10点前和16点后。 5.3.2 施肥 定植后满一个月到第六个月,每两个月施一次高氮复合肥,每亩施用量约 20 kg。定植后六个月后 每月除了前述两月一次肥以外, 外加每月一次叶面施肥。叶面肥可用 N-P-K 比例为 20-20-20 配方肥 1000 倍液进行喷施。使用的肥料应符合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的要求。施用时需均匀施于盆器内基质 表面,并尽量不要让肥料触及植株的根、茎,切忌肥料掉落植株叶心造成烧伤。 5.3.3 除草和补苗 及时拔除盆内杂草、检查和清除病苗、死苗并销毁和用石灰消毒。清楚病苗、死苗一周后进行补种。 5.3.4 调整密度及修剪 当鸟巢蕨植株之间的叶片相互触碰或重叠时,必须移盆调整盆钵摆放密度。并结合盆调整盆钵摆放 密度的操作,检查和剪除畸形、严重损伤或受病虫严重伤害的叶片。 5.4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5.4.1 物理防治 及时清除病苗、死苗,减少传染源,加强光照、水肥和温度的管理,增强通风,使用防虫网、荧光 灯或粘虫板等辅助设备。 5.4.2 化学防治 高温季节应选择上午十点前,下午四点后施药,冷凉季节应选择上午十点至下午四点之间施药。具 体的化学防治的用药及用量见表1,农药使用应符合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要求。 表1 鸟巢蕨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3 DB46/T 367—2016 病虫害 名 称 高发期 药 品 稀释浓度 备 注 主要病害 炭疽病 5~10 月 45%咪鲜胺水剂 1000~1500 倍液 叶面喷施 线 虫 3~9 月 10%克线丹颗粒 2~3 kg/亩 撒 施 介壳虫 全 年 20%三唑锡乳油 800~1000 倍液 叶面喷施 蜗牛、蛞蝓 全年 6%的密达颗粒剂 2~3 kg/亩 撒 施 主要虫害 6 采收 6.1 剪切 鸟巢蕨叶片长度达到40 cm以上,叶片完全展开时,即可剪切。剪切时用锋利的剪刀在叶片基部剪 取,最少保留中心一圈的叶片,剪取叶片达到出货数量时,收集到指定地点进行整理。 6.2 分级捆扎 鸟巢蕨叶片分级捆扎,长度控制在每扎产品中最长与最短的叶片长度差不超过2 cm,10片/扎,10 片叶片叠放整齐进行捆扎,严格剔除畸形叶、损伤叶、腐烂及病虫害感染的叶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46-T 366-2016 鸟巢蕨(切叶)栽培技术规程 海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6-T 366-2016 鸟巢蕨(切叶)栽培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1 页 DB46-T 366-2016 鸟巢蕨(切叶)栽培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2 页 DB46-T 366-2016 鸟巢蕨(切叶)栽培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3:29:5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