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 05 备案号:50126-2016 海 南 DB46 DB46/T 364—2016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6/T 364—2016 莲花竹(切枝)栽培技术规程 2016-05-31 发布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08-24 实施 发 布 I DB46/T 364—2016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海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荣丰花卉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映华,王甲启,肖金凤,方明东。 II DB46/T 364—2016 莲花竹(切枝)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与莲花竹(Dracaena sanderiana)(切枝)栽培技术相关的术语和定义,莲花竹种 植场地选择、设施建设、栽培管理、切枝采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莲花竹(切枝)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切枝 从莲花竹植株上剪切下来专供插花及花艺等设计制作用的枝条。 3.2 切枝长度 切枝基部至切枝茎尖之间的距离。 3.3 切枝粗度 切枝基部的茎段直径。 3.4 整体感 1 DB46/T 364—2016 切枝的整体感观,包括枝条完整性、均匀度、新鲜度及叶色纯正等。 3.5 机械损伤 切枝的茎、叶受到的折损、擦伤、压伤等物理损害。 3.6 地拉 用于增强荫棚抗风能力、在荫棚设施四周安设的缆绳结构。 4 莲花竹种植场地选择 4.1 地形环境 应选择空旷、阳面、通风、排水良好的环境。 4.2 水源 灌溉水应水质清洁,无污染,符合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的要求。 4.3 土壤 疏松透气、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土壤即可。 5 莲花竹栽培设施建设 5.1 划分区域与道路设置 根据坡向,结合排灌系统和道路划分小区。面积在100亩以上时,区块之间应留有4 m宽主干道。 5.2 栽培设施建设 5.2.1 荫棚建设 采用75 %的遮阳网和水泥柱或钢管搭建平顶荫棚,棚高2.2 ~2.7 m,水泥柱或钢管按6 m ×8 m 或 8 m ×8 m定桩,采用4.8 mm钢绞线网格状连接,四周设置地拉。 5.2.2 喷灌设施建设 2 DB46/T 364—2016 在主道路的一侧安装直径63 mmPVC主管道,每隔一畦安装一条直径32 mm分管道,每4 m处安装一条 约1.3 m高的直径20 mmPVC立管道,立管道顶端安装喷头,喷头控制半径为2 m,每个分管道连接主管道 处安装一个直径32 mm球阀来控制浇水。 6 莲花竹的生产管理 6.1 园地准备 6.1.1 清理地面 将地面上需要淘汰的植株、枯叶、杂草、杂物、灌木都清理掉,运到指定存放处,晒干后焚烧或运 离。 6.1.2 施基肥 将腐熟的有机肥,以每亩 2000 kg 的施用量均匀撒施到地表,肥料需符合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 准则的要求。 6.1.3 翻地、晒地 两犁两耙进行整地,深度30 cm,使有机肥与土壤均匀混合,翻好的土地凉晒一个星期左右即可种 植。 6.1.4 起畦 畦面宽1.6 m,畦沟宽0.4 m,畦沟深0.2 m。 6.2 定植 6.2.1 种苗选择 莲花竹种苗粗度要在1.1 cm以上,长度20 cm,健康无病虫害。 6.2.2 种苗处理 种植前削去种苗基部2 cm,削面呈45 ℃,要平滑,保留顶部叶片,然后用20%多菌灵水剂稀释1000 倍液浸泡消毒3 min。 6.2.3 种植密度 3 DB46/T 364—2016 按18 ㎝ ×18 ㎝的株行距垂直插入畦面,种植深度约5 cm,种完后及时浇定根水,浇水后30 min 检查,确保土表以下15 cm土层呈湿润状态,第二天喷20%多菌灵水剂800倍液进行病害预防。 6.3 养护管理 6.3.1 肥水管理 保持土壤湿润,视天气情况,每2~3天浇一次水;种植一个月后开始施肥,每两个月撒施一次高氮 复合肥30 kg/亩即可,采收前两个月施用一次高磷钾复合肥,施用时,紧贴地面撒施,避免肥料掉入莲 花竹叶心中,施用后进行浇水,水量控制在地表不能有明水流失,肥料应符合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 准则的要求。 6.3.2 杂草防治 杂草可用选择性除草剂进行喷杀,用 80%莠灭净可湿性粉剂 300 倍液和 38%莠去津悬乳剂 200 倍 液配合使用效果更佳,农药使用应符合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要求。 6.4 病虫害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 及时清除病苗、死苗,减少传染源;加强水肥管理,提高作物抗逆性;使用防虫网、荧光灯或粘虫 板等辅助设备。 化学防治 高温季节应选择上午十点前,下午四点后施药,冷凉季节应选择上午十点至下午四点之间施药。具 体的化学防治的用药及用量见表1,农药使用应符合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要求。 表1 病虫害 莲花竹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名 称 高发期 药 品 稀释浓度 备 注 炭疽病 5~10 月 45%咪鲜胺水剂 1000~1500 倍液 叶面喷施 茎腐病 10~3 月 42%克菌净粉剂 2000~3000 倍液 叶面喷施 红蜘蛛 3~9 月 10%阿维哒螨灵乳油 800~1000 液 叶面喷施 介壳虫 全 年 20%三唑锡乳油 800~1000 倍液 叶面喷施 主要病害 主要虫害 4 DB46/T 364—2016 7 切枝采收 7.1 剪切 莲花竹植株高于40 cm,基部粗度大于0.8 cm以上时,即可剪切。剪切时,离地面2 cm 处用枝剪按 顺序剪取,整齐摆放在畦面上,达到出货数量时,收集到指定地点进行整理,剪切时最好选择在无雨天 气进行。 7.2 剥叶捆扎 切枝采收后切枝基部往上20 cm进行剥叶处理,长度控制在每扎产品中最长与最短的切枝长度差不 超过2 cm ,用橡皮筋在剥叶的部分捆扎,10枝/扎,剥叶捆扎时注意机械损伤。 7 .3 清洗 将捆扎好的莲花竹放入清水池内进行清洗,保证叶片和茎杆上无脏物。 7.4 晾干 清洗好后,选择阴凉通风处,将莲花竹倒置挂在晾绳上晾干,即可发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46-T 364-2016 莲花竹(切枝)栽培技术规程 海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6-T 364-2016 莲花竹(切枝)栽培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1 页 DB46-T 364-2016 莲花竹(切枝)栽培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2 页 DB46-T 364-2016 莲花竹(切枝)栽培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3:42:3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