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05 备案号:48874-2016 海 南 DB46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6/T 357—2016 温郁金生产技术规程 2016- 01-19 发布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04-01 实施 发 布 DB46/T 357—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海南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海南碧凯药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旭玉、黄娴、魏建和、甘炳春、刘洋洋、曾琳。 1 DB46/T 357—2016 温郁金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的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和规划 设计、园地准备、定植、苗期管理、水分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温郁金(莪术)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本标准。 3.1 种茎 用于繁殖温郁金的根茎。 3.2 大头 着生于种茎的根茎。 3.3 二头 着生于大头上的根茎。 3.4 三头 2 DB46/T 357—2016 着生于二头上的根茎。 3.5 叶丛期 温郁金叶迅速生长,叶片数增多,根系继续生长,陆续有小苗抽出地面,生长发育成小杆茎的时期。 3.6 根茎膨大期 温郁金地下根茎迅速膨大变粗,体积明显增大的时期。 4 4.1 园地选择和规划设计 园地选择 4.1.1 立地条件 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良好的平地或缓坡地。 4.1.2 土壤条件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有机质丰富,微酸性到中性的红壤土或砂壤土, 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15618 中二级标准的规定。 4.1.3 环境条件 选择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地块,灌溉水应符合 GB 5084 中二级标准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应符 合 GB 3095 中二级标准的规定。 4.2 规划设计 4.2.1 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由环园大沟、园内纵沟和垄沟组成。环园大沟沟宽 50 cm,沟深 30 cm~50 cm。园内每隔 30 m~40 m 开一条垂直于垄面的纵沟,沟宽 40 cm,深 20 cm~30 cm。环园大沟、垄沟和纵沟相连, 或根据地形规划排水系统。 4.2.2 水肥一体化系统 大面积种植宜设置水肥一体化系统。水池容积 10 m3~20 m3,肥池容积 2 m3~5 m3。喷灌主管道垂 直于垄沟,主管道的两侧同时设置喷带,喷带设置于两垄苗之间。 5 5.1 园地准备 整地 种植前 1~2 个月清除地面树木、杂草;深翻土壤 30 cm~40 cm,日晒风化 4 d 后,再细耙整理地 块,将田块中的大土块破碎和清除杂草烂根。 3 DB46/T 357—2016 5.2 开沟 按行距 100 cm~120 cm,深度 10 cm~15 cm 开沟。 5.3 基肥 畜禽等农家肥和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等磷肥按 1 t 和 50 kg 的比例堆沤 2 个月晾干后作基肥,整地 后每亩沟施 1.5 t。 6 定植 6.1 种茎选择 选择均匀饱满、个头适中、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两个或两个芽点以上的二头、三头作种茎。 6.2 种茎处理 用 50%多菌灵 WP 500~600 倍液浸泡种茎 5 min~10 min,取出晾干 1 d~2 d 后即可定植。 6.3 定植适期 2 月下旬至 4 月中旬。 6.4 定植规格与密度 行距 100 cm~120 cm,株距 30 cm~35 cm,每亩种植 2 000~2 500 株。 6.5 定植方法 开沟后在撒基肥后的沟内点播 1~2 个种茎,芽点朝上,然后覆土填平植沟,植后灌水。 7 苗期管理 未出苗前化学除草,齐苗后,铲除杂草、培土大约 10 cm 左右。叶丛期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中耕松 土与培土,培土至根茎不外露为宜。 8 8.1 水分管理 灌溉 苗期和叶丛期,需水量较大,早晚各灌水 1 次;根茎膨大期需水量较小,减少灌水次数和灌水量; 成熟期(11 月份后)停止灌水。 8.2 排水 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9 9.1 施肥管理 施肥原则 4 DB46/T 357—2016 贯彻勤施、薄施的原则,施用有机肥为主,少施化肥。使用的有机肥和化肥应符合 NY/T 394 的要 求。 9.2 苗期施肥 长 6 片叶子后,施高氮复合肥(N:P:K=21:7:12),每亩 50 kg~70 kg,穴施在离头 3 cm~6 cm 处, 施后盖土。 9.3 叶丛期施肥 6~8 月份,追加高氮复合肥(N:P:K=21:7:12),每亩 50 kg~75 kg,穴施在离头 3 cm~6 cm 处, 施后盖土。 9.4 根茎膨大期施肥 9~10 月份,施高钾复合肥(N:P:K=15:5:20),每亩 50 kg~70 kg,穴施在离头 3 cm~6 cm 处, 施后盖土。 10 病虫害防治 10.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生物、物理、机械防治,尽量减少化 学农药防治次数,优先使用生物农药。化学农药宜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种类,遵循最低有效剂量 原则,其选择使用次数,使用方法和安全间隔期按 GB 4285 和 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执行。 10.2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水肥管理、搞好田间卫生。不宜连作,发现根腐病株及时清除并在周围撒上熟石灰。病害 发病季节及时摘除病叶,并集中烧毁。 10.3 物理防治 整地时发现地老虎及时杀灭,灯光诱杀三化螟成虫。 10.4 化学防治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参照附录 A 执行。 11 采收 11.1 采收时期 12 月至次年 2 月,地上部分茎叶停止生长后即可采收。 11.2 采收方法 割去地上部分的茎叶后,将根茎挖起,应尽量避免机械损伤。 11.3 采后处理 5 DB46/T 357—2016 挖出根茎后,去除泥土和须根,晾干置于室内干燥通风处保存。 6 DB46/T 357—2016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温郁金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方法 温郁金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 温郁金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 名称 叶斑病 叶枯病 病害 根腐病 推荐使用药剂及浓度 使用方法 25% 丙环唑EC 1 500~3 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 使用推荐药剂一种或两种混合进行 EC 1 500~3 000倍液 喷雾,隔10 d 喷雾一次,共喷雾2 注意事项 次 恶霉灵+多菌灵(1:1)500~600倍液,10%多抗霉素 使用推荐的药剂一种或两种混合进 WP 600~800倍液 行喷雾,隔10 d 喷雾一次,共喷雾2 次 50%多菌灵WP 500~600倍液,5%井冈霉素AS 使用推荐的药剂一种或两种混合隔 500~1 000倍液 10 d 喷雾一次,共喷雾2~3次 台 湾 大 2.5%的溴氰菊酯 EC 4 000~6 000 倍液,80%敌百虫 使用推荐的药剂任意一种每隔 10 d 蓑 蛾 WP 500~800 倍液 喷雾一次,共喷雾 2 次 75%辛硫磷 EC 1 500~2 000 倍液,80%敌百虫 WP 使用推荐的药剂任意一种浇灌1次 白绢病 虫害 地老虎 三化螟 收获前2 个月停止 施药 500~800 倍液 2.5%的溴氰菊酯 EC 4 000~6 000 倍液,80%敌百虫 WP 500~800 倍液 使用推荐的药剂任意一种,每隔10 d 喷雾或灌根一次,共2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pdf文档 DB46-T 357-2016 温郁金生产技术规程 海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6-T 357-2016 温郁金生产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1 页 DB46-T 357-2016 温郁金生产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2 页 DB46-T 357-2016 温郁金生产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4:05:0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