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312493.9
(22)申请日 2022.05.30
(73)专利权人 青岛日水生物技 术有限公司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黄河西
路86号
(72)发明人 薛艳 李汝曼 杨谦
(51)Int.Cl.
C12M 1/22(2006.01)
C12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表面接 触皿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表 面接触皿, 包括
接触皿盒体, 密封盖体和支撑托架, 所述的接触
皿盒体卡接在支撑托架的上部; 所述的密封盖体
螺纹连接在接触皿盒体的上部; 所述的接触皿盒
体又包括下皿体, 连接螺纹, 支 撑脚柱, 外凸体和
网格条, 所述的连接螺纹开设在接触皿盒体的外
部上侧位置; 所述的支撑脚柱分别一体化胶接在
接触皿盒体的下部四角位置; 所述的外凸体一体
化设置在接触皿盒体的内侧底部; 所述的网格条
胶接在外凸体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在培养过程中
拧动和密封帽进行通气补氧或者隔氧的操作可
以, 在打开上皿盖时, 在支撑脚柱插接在固定卡
槽的作用下, 避免了下皿体的晃动, 避免了液体
的混合, 提高了 培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7757457 U
2022.11.08
CN 217757457 U
1.一种新型表面接触皿, 其特征在于, 该新型表面接触皿, 包括接触皿盒体(1), 密封盖
体(2)和支撑托架(3), 所述的接触皿盒体(1)卡接在支撑托架(3)的上部; 所述的密封盖体
(2)螺纹连接在接触皿 盒体(1)的上部; 所述的接触皿 盒体(1)又包括下皿体(11), 连接螺纹
(12), 支撑脚柱(13), 外凸体(14)和网格条(15), 所述的连接螺纹(12)开设在接触皿盒体
(1)的外部上侧位置; 所述的支撑脚 柱(13)分别一体化胶接在接触皿 盒体(1)的下部四角位
置; 所述的外凸体(14)一体化设置在接触皿 盒体(1)的内侧底部; 所述的网格条(15)胶接在
外凸体(14)的上部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表面接触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密封盖体(2)又包括上皿
盖(21), 标签贴(22), 通气补液管(23), 连接绳(24)和密封帽(25), 所述的标签贴(22)粘接
在上皿盖(21)的前部中间位置; 所述的通气补液管(23)镶嵌在上皿盖(21)的上部左侧中间
位置; 所述的连接绳(24 )一端胶接在通气补液管(23)的上部左侧, 另一端胶接在密封帽
(25)的上部; 所述的密封帽(25)扣接在通气补液 管(23)的左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表面接触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支撑托架(3)还包括支撑
底架(31), 固定卡槽(32), 内螺管(33), 顶紧螺杆(34), 调节柄(35)和固定吸盘(36), 所述的
固定卡槽(32)开设在支撑底架(31)的上部; 所述的内螺管(33)镶嵌在支撑底架(31)的内部
外侧四角位置; 所述的顶紧螺杆(34)纵向螺纹连接在内螺管(33)内; 所述的调节柄(35)横
向胶接在顶紧螺杆(34)的上端; 所述的固定吸盘(3 6)螺纹连接在顶紧螺杆(34)的下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表面接触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通气补液管(23)具体采用
“L”型的PE塑料 管; 所述的通气补液 管(23)与下皿体(1 1)的内部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表面接触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支撑脚柱(13)插接在固定
卡槽(32)的内部 。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表面接触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皿盖(21)螺纹连接在下
皿体(11)的上端。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表面接触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调节柄(35)位于支撑底架
(31)的上部; 所述的固定吸盘(3 6)位于支撑底 架(31)的下部 。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表面接触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支撑脚柱(13)的高度设置
在八毫米至 十五毫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表面接触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接触皿盒体(1)的高度设
置在十毫米至十五毫米之间; 所述的接触皿盒体(1)的内侧直径设置在六十五毫米至八十
五毫米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表面接触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密封盖体(2)的高度设置
在八毫米至十四毫米之间; 所述的密封盖体(2)的内侧 直径设置在六十毫米至八十毫米之
间。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757457 U
2一种新型表面 接触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技术试验辅助用 具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表面接触
皿。
背景技术
[0002]生物技术是应用生物学、 化学和工程学的基本原理, 利用生物体(包括微生物, 动
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或其组成部分(细胞器和酶)来生产有用物质, 或为人类提供某种服务
的技术。 近些年来, 随着现代生物 技术突飞猛进地 发展, 包括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蛋白质工
程、 酶工程以及生化工程所取得的成果, 利用生物转化特点生产化工产品, 特别是用一般化
工手段难以得到的新产品, 改变现有工艺, 解决长期被困扰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两大棘
手问题, 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且有的已付诸现实。
[0003]在微生物控制中, 表面微生物总数可以作为评估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污染风险的级
别。 微生物采样涉及医疗、 食品卫生、 制药工业、 航空航 天等各个领域, 而物体表面微生物采
样更是其中极重要的一个方面表面微生物取样相对比较困难, 微生物附着在物体表面上,
如果微生物采样方法不适合, 很难检测到实际微生物数量。 在实际微生物采样过程中物体
表面的材质和 粗糙度都有所不同, 不同的污染媒介和 微生物都会影响采样结果, 因而需要
专用的表面接触皿。
[0004]另外,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65 12198U, 发明创造名称 为及一种接触皿, 包括相互
扣合的上盖和下盖, 所述上盖包括盖板以及围绕所述盖板的周向垂 直延伸设置的第一环状
立板, 所述下盖包括底板以及围绕所述底板的周向垂直延伸设置的第二环状立板, 所述第
二环状立板的内侧还垂 直有与底板垂直的第三环状立板, 所述第二环状立板与第三环状立
板之间构成用于容置第一环状立板的凹槽, 所述第一环状立板上设置有卡槽, 所述第三环
状立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配合卡接的卡扣。 但是现有的表面接触皿还存在着不便于与培
养架进行 连接固定, 上 下皿分离容 易造成液体的混乱不便 于检验分析的使用的问题。
[0005]由鉴于此, 发明一种新型表面接触皿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表面接触皿, 以解决现有的表
面接触皿不便于与培养架进行连接固定, 上下皿分离容易造成液体的混乱 不便于检验分析
的使用的问题。
[0007]一种新型表面接触皿, 包括接触皿盒体, 密封盖体和支撑托架, 所述的接触皿盒体
卡接在支撑托架的上部; 所述的密封盖体螺纹连接在接触皿盒体的上部; 所述的接触皿盒
体又包括下皿体, 连接螺纹, 支撑脚柱, 外凸体和网格条, 所述的连接螺纹开设在接触皿盒
体的外部上侧 位置; 所述的支撑脚柱分别一体化胶接在接触皿盒体的下部四角位置; 所述
的外凸体一体化设置在接触皿盒体的内侧底部; 所述的网格条胶接在外凸体的上部 。
[0008]优选的, 所述的密 封盖体又包括上皿盖, 标签贴, 通气补液管, 连接绳和密封帽, 所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757457 U
3
专利 一种新型表面接触皿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10:01:1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