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B 05 河 DB41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1147—2015 黄瓜穴盘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2015 - 12 - 30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 03 - 01 实施 发 布 DB41/T 1147—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庆发种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宣杰、王吉庆、李胜利、蔡毓新、马凯、杨凡、赵德新。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赵秀山、赵肖斌、位芳、师恭曜、程俊跃、尚德勇、陈绘利。 DB41/T 1147—2015 黄瓜穴盘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瓜穴盘嫁接育苗的术语和定义、设施及器材、种子选择与处理、播种、嫁接、嫁接 苗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成苗标准、成苗质量检验、包装和运输、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黄瓜穴盘嫁接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3—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T 8321.4—200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T 8321.8—200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八) GB/T 8321.9—200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 GB 16715.1—2010 瓜菜作物种子 瓜类 NY/T 2118—2012 蔬菜育苗基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育苗穴盘 内置一定规格的穴洞,用于分散播种砧木的专门用于育苗的器具。 3.2 育苗平盘 四周高于盘面,不置穴洞,下置流放多余水分的小孔的专供培育接穗育苗使用的器具。 3.3 育苗基质 能够替代土壤,为栽培作物提供适宜养分和pH,具备良好的保水、保肥、通气性能和根系固着力 的混合轻质材料,组分包括草炭、蛭石、珍珠岩、作物秸秆和菇渣等。 3.4 愈合期 接穗与砧木之间维管束逐渐连通,水分和养分疏导机能形成的时期。 4 设施与器材 1 DB41/T 1147—2015 4.1 育苗设施 宜选用配有防虫网的连栋温室、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育苗设施内部地面应硬化,或铺设碎石子、 地布等材料。 4.2 苗床 宜选用热镀锌防腐、防锈处理的金属床架、钢丝网床面、铝合金窗框的移动式苗床。 4.3 穴盘和平盘 使用黑色标准穴盘,50孔,尺寸540 mm×280 mm,用来播种砧木。接穗播种选用平底育苗盘,标 准尺寸600 mm×240 mm。 4.4 基质 直接购买成品的专用育苗基质,也可自行配制,配方如下:优质草炭、蛭石和珍珠岩按体积比3︰1 ︰1配制。基质质量应符合NY/T 2118—2012的要求。 4.5 设施与材料消毒 4.5.1 设施消毒 播种前,应清除育苗设施内及周边杂草及透明覆盖物表面污物。设施采用每667 ㎡温室用1.65 ㎏ 高锰酸钾、1.65 ㎏甲醛、8.4 ㎏开水消毒法,将甲醛加入开水,再加入高锰酸钾,产生烟雾反应,封 闭48 h,待气味散尽后即可使用。 4.5.2 基质消毒 可采用高温蒸汽消毒和太阳能暴晒消毒,也可采用化学试剂消毒。每立方米基质加50%多菌灵可湿 性粉剂0.2 ㎏,搅拌均匀用薄膜覆盖待用。 4.5.3 穴盘消毒 先将穴盘中残留的基质等杂物清理干净,用 40%福尔马林 100 倍液浸泡苗盘 15 min~20 min,然后 覆膜密闭 7d 后揭开,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即可使用。 4.6 其他 有条件的可以选用自动化播种生产线、嫁接机等设备。 5 种子选择与处理 5.1 种子选择 5.1.1 接穗种子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1—2010要求。 5.1.2 砧木品种和种子 5.1.2.1 砧木品种 2 DB41/T 1147—2015 砧木可选用黑籽南瓜、白籽南瓜或黄籽南瓜类的黄瓜专用砧木。砧木品种与黄瓜嫁接亲和力强、共 生亲和力好,抗病,对黄瓜品质无不良影响,符合市场需求。 5.1.2.2 砧木种子标准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1—2010的要求。 5.2 种子处理 包衣种子直接播种,未包衣种子可按照下面方法进行处理。 5.2.1 晾晒 催芽前先将种子晾晒 3 h~5 h,以加快种子萌发。 5.2.2 浸种 5.2.2.1 砧木种子 将种子置入 50 ℃~55 ℃的温水中烫种保持 20 min 左右,并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 35 ℃左右时即 可浸种,种子在 28 ℃~32 ℃温水中浸泡 6 h~8 h,使种子吸足水分,捞出后搓洗掉种子表面的粘液, 待种子表面的水分散失后催芽。 5.2.2.2 接穗种子 经温烫处理后的接穗种子捞出后,再用 10 %磷酸三钠溶液浸泡 20 min,捞出后置于 28 ℃~32 ℃ 温水中浸泡 4 h~6 h,使种子吸足水分,捞出并搓洗掉种子表面的粘液后,待种子表面的水分散失后催 芽。 5.2.3 催芽 种子浸种后用透气的湿纱布包裹可放置于发芽箱、催芽室等设施中进行催芽。砧木种子催芽温度保 持在 28 ℃~32 ℃,接穗种子催芽温度保持在 28 ℃~30 ℃,待种子露白后进行播种。 6 播种 6.1 基质装盘 将混拌完毕的基质,加水使基质相对含水量达到30 %~40 %,均匀填装至穴盘每个孔穴,用刮板刮 去穴格以上多余基质。在填装基质的穴盘每个孔穴中央压约1 cm深的播种穴。 6.2 播种时期 在冬春季节播种时间应在定植期前35 d~40 d进行;夏秋季节播种时间应该定植期前25 d~30 d进行。 冬春季砧木比接穗提早播种6 d~8 d;夏秋季砧木比接穗提早播种4 d~6 d。接穗播种时间以看到砧木出 苗时为宜。 6.3 播种方法 6.3.1 砧木 选用催芽后露出根尖的种子,平放于装好育苗基质的育苗穴盘内,一穴一粒,上边覆盖厚度为 3 DB41/T 1147—2015 1.5 cm~2.0 cm的湿润育苗基质。 6.3.2 接穗 选用催芽后露出根尖的种子,撒播于装满湿润基质的育苗平盘中,上盖1.0 cm~1.5 cm的湿润育苗基 质或者湿沙,每盘播种600粒。 7 嫁接 7.1 嫁接适期 砧木第一片真叶露心,接穗子叶展开变绿即可嫁接。 7.2 嫁接方法 宜采用插接法进行嫁接。从砧木真叶一侧剔除真叶和生长点。用竹签紧贴砧木任一子叶基部的内侧, 向另一子叶基部的下方呈45°斜刺一孔,不可刺破表皮,深度约0.5 cm~0.8 ㎝。取一接穗,在子叶下部 1.5 ㎝处用刀片斜切0.5 cm~0.8 cm的锲形面,长度大致与砧木刺孔的深度相同,然后从砧木上拔出竹签, 迅速将接穗插入砧木的刺孔中,嫁接完毕,迅速覆盖地膜保湿。 8 嫁接苗管理 8.1 愈合期管理 8.1.1 湿度 嫁接后用地膜或小拱棚封闭苗床,嫁接后前 3 d 小拱棚内的相对湿度要达到 95 %以上,适量通风、 降低湿度。3 d 后可揭开小拱棚顶部少量通风,5 d 后即可逐渐撤去小拱棚增加通风时间和通风量,但仍 要保持 80%以上的空气湿度。7 d~10 d 后,生长点不萎蔫,心叶开始生长即可转入正常管理。 8.1.2 温度 白天保持 25 ℃~28 ℃,夜间不低于 20 ℃。 8.1.3 光照 在小拱棚上盖遮阳网,嫁接后第 1 d~3 d,晴天全日遮光,4 d~5 d,可逐渐减少遮阴时间,适当 增加光照。5 d~7 d 以后可逐渐通风,不再遮阴。 8.2 成活后管理 8.2.1 环境调控 8.2.1.1 温度 嫁接后 3 d~5 d,当接穗真叶开始生长时,应逐渐加大通风,增加光照,促使正常生长。第二真叶 露心时,采取较大温差管理,白天 30 ℃左右,夜间 15 ℃左右,以促进幼苗健壮。 8.2.1.2 光照 晴天或多云天气,日出后棚温达到 25 ℃以上时,揭去小棚膜,使幼苗充分见光。 阴雨无日照天 4 DB41/T 1147—2015 气,在棚温不低于 20 ℃的情况下,在中午揭去小棚膜,见光 2 h,增加幼苗光照时间。 8.2.2 肥水管理 苗期水肥管理指标见表 1。 表 1 苗期水肥管理指标 基质湿度 % 施肥浓度 -1 mg.L 施肥频度 次/周 出苗到子叶展平 50~60 50~75 1~2 子叶展平到 2 片真叶 50~80 75~100 1~2 2 片真叶~3 片真叶 50~60 200~300 2~3 幼苗发育时期 8.2.3 其他措施 及时剔除砧木长出的不定芽,保证接穗的健康生长,去侧芽时切忌损伤子叶及摆动接穗。 8.3 炼苗 定植前 3 d~5 d 开始适当降低夜间温度、控制基质水分、延长光照时间和增强光照强度,拉开穴盘 等措施进行炼苗。 9 病虫害防治 9.1 苗期主要病虫害 黄瓜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霜霉病、灰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炭疽病、疫病; 主要虫害有蚜虫、美洲斑潜蝇、白粉虱。 9.2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利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 合防治。 9.3 防治方法 9.3.1 抗病品种 冬春季应选择耐低温、抗细菌性角斑病、抗霜霉病的优质品种;秋冬季应选择耐高温、抗病毒病、 抗炭疽病的优质品种。 9.3.2 农业防治 育苗前清除枯枝残体、杂草,将所用设施和设备全面消毒;嫁接愈合期温湿度保证达到所需标准, 嫁接成活后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加大通风量,避免浇水过多造成湿度过大,诱发病害;尽量 避免闲杂人员进入,禁止吸烟;操作人员要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9.3.3 物理防治 5 DB41/T 1147—2015 将育苗设施所有通风口及进出口均设 60 目的防虫网。设施内张挂诱虫板(约每 10 ㎡一块),诱杀 白粉虱、蚜虫等。 9.3.4 生物防治 育苗基质中接种植物促生菌、酵素菌,喷施植物源或生物源制剂,采用综合生物防治措施防治病虫害。 9.3.5 化学防治 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见表 2。农药的安全使用标准应使用 GB4285。 表 2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 发病时期 防治方法 标准号 猝倒病 出苗后 2~3 天 72.2%霜霉威水剂 400 倍液喷雾 - 立枯病 出苗后 2~3 天 30%恶霉灵水剂 1500 倍液喷雾 GB/T 8321.3—2000 25%烯肟菌酯乳油 1000-1500 倍液喷雾 GB/T 8321.9—2009 52.5%噁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 1500-2000 倍液喷雾 GB/T 8321.9—2009 64%恶霉灵•锰锌可湿
DB41-T 1147-2015 黄瓜穴盘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5:22:0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