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01 B 05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1234—2016 山茱萸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文稿版次选择 2016 - 03 - 18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 06 - 18 实施 发 布 DB41/T 1234—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西峡县林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纪华、郑金成、时国超、魏远新、汪洋、李宜真、周晓峰。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李彬、李光华、彭先辉、王珊珊、时国锋、庞武献、周永强、彭强。 I DB41/T 1234—2016 山茱萸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丰产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园地建设、园地管理、整形 修剪、主要病虫害防治、采摘与加工、成品质量要求和储藏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山茱萸丰产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5618—200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391—2013 绿色食品 环境质量标准 NY/T 393—201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2013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2015 年版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山茱萸 又名山萸肉、枣皮、药枣。一种常用名贵中药材,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山茱萸科、山茱萸属。以成 熟果实的果皮入药,具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健胃壮阴的功能。 3.2 有效积温 对植物生长发育起有效作用的高出的温度值。植物在整个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 3.3 树盘 树冠在地面垂直投影以内的范围。 3.4 果实膨大期 果实内部果肉细胞大量分裂增多和膨大而造成果实由小到大的过程。 3.5 花芽分化 1 DB41/T 1234—2016 植物茎生长点由分生叶芽转变为分化花序的过程。 3.6 微生物肥 特定微生物活体的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强植物养分供应量, 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产品品质及生态环境的肥料。 3.7 有机—无机复混肥 一种既含有机质又含适量化肥的复混肥料。通过对粪便、草炭等有机物料,利用微生物发酵进行无 害化和有效化处理,并添加适量化肥,腐殖酸、氨基酸或有益微生物,经过造粒式掺混而制成的商品肥 料。 3.8 腐殖酸肥料 以含有腐殖类物质的泥炭、褐煤、风化煤经过加工制成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营养成份的肥料。 4 园地建设 4.1 环境条件 远离污染源,3000m范围内没有排放粉尘污染的工矿企业,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2012的规定, 上游水质无污染。 年平均温度8℃~16℃,1月份平均温度2.5℃~7℃,3~6月平均温度9℃以上,7~10月平均温度25℃ 左右,10℃以上有效积温4500℃~5000℃,无霜期190~280天,年降雨量700mm以上。地势平坦,或低 于20°背风向阳、半向阳坡的中下部、谷地及沟河两岸台地,海拔600m~1000m为山茱萸最佳适宜高度, 土层深厚、肥沃、质地疏松的沙壤土、中壤土,pH值5.6~6.8,土壤应符合GB 15618—2008的规定。 4.2 整地 4.2.1 平地整地 先将地深耕一遍,打碎耙平,拣去树根、杂草和石砾。按4m×5m或4m×6m的株行距,挖80m×80m ×60cm(长、宽、深)栽植穴。 4.2.2 坡地整地 按等高线整成外高内低、宽3m~5m的梯田,梯田外埂宽20m~30m、高20cm,在梯田中心抽宽100cm、 深80cm的沟槽(或挖长、宽、深100cm×100cm×80cm的栽植穴),挖沟槽整地的内填切碎的秸杆、杂草 或树叶30cm,然后按土与农家肥2:1拌匀回填,挖大穴整地的可直接将农家肥与土拌匀填入穴内,梯田 内侧挖50cm×50cm的蓄水槽。 4.2.3 栽植密度 山茱萸丰产栽培栽植密度山坡地株行距3m×4m或3m×5m,平缓地4m×4m,土壤深厚地块4m×5m。 4.3 栽植 4.3.1 品种选择 应选择生长健壮、果大肉厚、色泽艳红、药用价值高、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2 DB41/T 1234—2016 4.3.2 苗木质量 生长健壮,腋芽饱满,根系发达、无病虫害。苗木高度70cm,地颈粗度0.4cm以上,须根发达完整, 无机械损伤,木质化程度高的优质壮苗。 4.3.3 栽植时间 落叶后至11月下旬,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均可栽植。 4.3.4 苗木处理 栽植前对苗木进行整修。剪去受伤根、病虫根、过长根。然后将根部在多菌灵0.5%液中浸2min~5min 进行灭菌消毒,再用稀泥浆蘸根。 4.3.5 栽植方法 将苗木根系舒展栽入穴中,覆盖细土踩实,浇透水,栽植深度为苗木原根颈部稍深于地面50cm左右 即可。 5 园地管理 5.1 土壤管理 5.1.1 深翻改土 幼龄园以中耕除草为主。6~8月份,连续进行除草3~5次,清除的杂草覆盖在树盘上。 成龄园每年秋季结合施基肥,从栽植穴向外深翻改土,深翻沟宽、深各50cm左右,逐年轮换直至全 园,深翻时避免伤粗度1cm以上大根。 5.1.2 行间套种 幼龄园可在行间选种花生、豆类、蔬菜、低杆中药材或毛苕子、豌豆等绿肥,熟化土壤,增加土壤 肥力,禁止套种高杆作物,套种作物应距树干基部50cm以上。 5.1.3 中耕除草 在生长季节,每年中耕除草2~3次。 5.2 施肥 5.2.1 原则 5.2.1.1 持续发展的原则。所使用的肥料应对环境无不良影响,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或提高土 壤肥力及土壤生物活性。 5.2.1.2 安全优质原则。使用的肥料应对果实品质和营养不产生不良影响。应符合 NY/T 394—2013 要求。 5.2.1.3 化肥减控原则。在保持树体营养有效供给基础上,尽量少施化学肥料。 5.2.1.4 有机肥为主的原则。园地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施腐殖酸肥、微生物肥、有机—无机复混肥、 矿源物肥及合格的商品复合肥。 5.2.2 肥料种类 3 DB41/T 1234—2016 有机肥包括腐熟厩肥、沼渣肥、绿肥、饼肥等。商品肥料包括经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批准允许使 用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微生物菌肥、腐植酸肥和化肥。 禁止使用未经注册登记的商品肥料及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垃圾、含有重金属和其它有害物质的生 活垃圾。 5.2.3 施肥量 根据树龄、树势、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确定施肥量,参见表1。 表1 山茱萸年施肥量 2 单位: kg/667m 基 年 肥 追 肥 份 厩肥 磷肥 钾肥 氮肥 磷肥 钾肥 2~5年 300~1000 15~50 5~10 25~50 15~50 10~15 6~10年 1000~2500 50~100 10~20 50~75 50~100 15~20 11年以上 2500~4000 100~150 20~50 70~90 100~150 20~25 5.2.4 施肥时间 基肥一般果实采收前后至第二年春开花前施入,以山茱萸果实采摘前施入为主。 追肥在3~5月新梢旺盛生长、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前期追肥两次。 根外追肥在4月份山茱萸生理落果期至6月果实膨大期,每隔10~15天喷洒一次0.2%~0.5%尿素液、 0.3%~0.5%的氯化钾或硫酸钾液。 5.2.5 施肥方法 幼树施肥以穴状施肥和环状施肥为主,施肥位置在树冠投影边缘;成龄园施肥可采用环状、辐射状 施肥(距树基部100cm以上)或全园撒施。施肥后应及时盖土和浇水,施肥位置要逐年轮换。 5.3 灌溉 有灌溉条件的应经常保持园地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低于50%时应及时浇水。花前 浇一次透水;花后及萌芽前视土壤墒情及天气浇一次小水;果实膨大期,适当浇水;生长后期若非天气 特别干旱,一般不宜浇大水,越冬前浇一次透水。无灌溉条件的要通过种植绿肥、园地覆草、改良土壤、 减少蒸发、雨后应及时排除园内积水,抗旱保墒。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6 整形修剪 6.1 整形 6.1.1 丰产树型 6.1.1.1 自然开心型 4 DB41/T 1234—2016 适用树干较矮,无中心主枝的山茱萸树。基干40cm~60cm,主枝3~4个,枝间有一定的距离与主干 呈50°左右向外延伸,每主枝有侧枝2~4个。 6.1.1.2 疏散分层形 适用有1个中心主枝,且主枝上侧较多的山茱萸树。基干50cm~80cm,主枝5~6个,第一层主枝3~ 4个,第二层2个,第三层1个以上。第一层与第二层距离80cm左右,第二层与第三层距离50cm~60cm。 各主枝上侧枝3~5个。 6.1.2 整形方法 定植当年留40cm~60cm定干,当年冬剪时,在整形带内选一直立、旺盛的枝作中心干培养,并在 70cm~80cm处短截,然后再从整形带中选择方位合适、长势较一致的3个枝作第一层主枝培养,树势弱 的可在次年配齐。留60cm~70cm短截,培养侧枝。如此连续2~3年即可完成疏散分层形树形骨架的整形。 栽植第1年在80cm处定干,第2年选留3个生长强壮、方向不同的枝条作主枝。第1个主枝距离地面50cm 左右,第2个主枝距离第1个主枝20cm左右,第3个主枝距离第3个主枝15cm左右,其余枝条全部从基部剪 去。以后每年对3个主枝进行适度短截,使剪口芽产生过长枝向前伸展到一定长度时,选留主枝外侧或 左右强壮分枝作副主枝,副主枝上再选留侧枝,通过3~5年即可形成自然开心形树型。 6.2 修剪 6.2.1 夏季修剪 对幼龄树和旺长树进行摘心、抹芽等手段,促发分枝,抑制枝条生长。 6.2.2 冬季修剪 幼树以疏剪为主,短截为辅。主要是疏除徒长枝、直立枝、稠密枝、交叉枝、重叠枝、细弱枝和病 虫枝,适当短截各级主枝和侧枝的延长头。 成龄树生长枝应尽量保留,对树体内膛抽生的徒长枝,如果位置适当,应通过摘心和轻短截,逐步 培养成结果枝组,更新衰老的结果枝组。结果枝的修剪,注意结果量,花芽多的年份应适当疏去部分结 果枝,防止树体早衰和出现大小年结果现象。 衰老树疏去枯死枝、病腐枝,对主枝、主干萌芽较多枝条的,在新生枝条前20cm处截去主枝、主干, 促进新生枝条生长,对衰老主侧枝或二级侧枝在健康的部位进行重截,促使萌芽新的枝条,进行枝条更 新。 7 主要病虫害防治 7.1

pdf文档 DB41-T 1234-2016 山茱萸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1234-2016 山茱萸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1234-2016 山茱萸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1234-2016 山茱萸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5:42:1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