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150 B52 江 DB36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6/ T 929—2016 大鲵仿生态繁育技术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bionic propagation technique of Andrias Davidianus 文稿版次选择 2016 - 12 - 13 发布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03 - 01 实施 发 布 DB36/ T 929—2016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环境条件........................................................................... 2 5 亲鲵的来源及培育................................................................... 3 6 繁殖............................................................................... 5 7 放养前驯化......................................................................... 6 8 疫病预防及管理..................................................................... 7 9 引种与运输......................................................................... 8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繁育指标 ....................................................... 10 I DB36/ T 929—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安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局提出。 本标准由井冈山市大鲵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吉安市标准化信息所、井冈山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 井冈山市水产站等共同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贺志红、习海军、梁掌曹、刘其寿、张代红、陈玉、夏燕铭、黄玲、张小花、 黄莉华、刘粮、张群、吴春林、刘智勇、刘黛球、文新月、王陵明。 II DB36/ T 929—2016 大鲵仿生态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仿生态繁育的环境条件、水源及亲鲵的驯化、选育、繁 殖、疫病防治与管理、种质质量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山区亲鲵的繁殖与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3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鲜、冻动物性水产品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 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 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原种 指取自江西山区原产地的野生大鲵物种;或使用来自江西山区,经选育的、非近亲的亲体繁殖的, 保持原种的典型性、遗传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健康的养殖大鲵物种。 3.2 良种 指体质健壮、生长快、抗逆性强、性状稳定,并适用于增养殖生产的大鲵物种。 3.3 稚鲵 指受精卵脱膜后,经30d~40d培育至卵黄囊消失阶段的鲵苗。 3.4 幼鲵 1 DB36/ T 929—2016 指稚鲵经半年左右培育至外鳃消失阶段的鲵苗。 3.5 成鲵 指幼鲵经2年~3年培育,达到上市规格(1500g)的大鲵。 3.6 后备亲鲵 指成鲵群体中性状稳定、长速快、抗性强、经3年培育,留作亲鲵用到初次繁殖前的大鲵。 3.7 亲鲵 指后备亲鲵中选择性状优良,性腺发育成熟并用于繁殖的大鲵。 3.8 驯养繁殖场 指依法获得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的大鲵养殖场。 3.9 仿生态繁育 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模拟大鲵的原生态生活环境,建设仿生态人工河道、洞穴等繁殖设 施,采用人工和生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的繁养技术。 4 环境条件 4.1 场址选择 4.1.1 仿生态大鲵驯养繁殖场应设置在交通便利,海拔 400m~800m 的山涧溪流间,无地质灾害隐患; 4.1.2 生态环境良好,周围植被茂盛,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无污染,天然饵料资源丰富; 4.1.3 使用同一山涧或河流水源的两场间隔距离应不小于 6km。 4.2 土壤 土壤应符合 GB 15618 规定,未经工业“三废” (农业废弃物、工矿及医院污水废弃物、城市垃圾和 生活污水等)污染。 4.3 水质 水质不低于 GB 3838 中Ⅱ类标准,且水质清爽、透明,pH 值 6.1~7.5,溶解氧应不小于 7.0mg/L, 水温 7℃~25℃,保持常年流水。 4.4 养殖设施 4.4.1 仿生态池 宜选择周边植被茂盛,引水方便、保水性好的地方,利用地形建设河道型仿生态池,宽1m~2m,水 深20cm~50cm,水流速度为0.2m/s左右。河道的宽窄、水深、曲直等因地制宜,随意流畅,接近自然。 2 DB36/ T 929—2016 每3m~5m设置一个水流落差,落差高度为30cm,池底铺设粗砂或小卵石,人工建造有流水声的模拟自然 2 2 生态环境。将池子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繁育区,每个繁育区面积15m ~20m 。 根据地形设置洞穴,两侧洞穴相错,洞穴总面积占生态池总面积的2/3。洞穴口宽15cm~25cm,高 15cm~20cm。洞穴长1m~1.5m,宽1m~1.2m,水深20cm~30cm,底部铺3cm~5cm的沙层。洞穴顶部设有 可开闭的观察口(规格:20cm×20cm),洞穴盖板覆盖土层不小于10cm。河道两侧种植菖蒲等水生植物, 植被覆盖率应不低于75%。 4.4.2 培育池 培养池宜设置在可遮光且通风的建筑物内,分为孵化池、稚鲵池、幼鲵池、成鲵池、后备亲鲵池和 饵料池。培育池结构为混凝土或砖混结构,长方形形状最佳。池壁、池底应光滑,池底由进水向排水一 侧倾斜,坡度为1.5‰左右。培育车间建总排水明沟,连接培育池至排水管。沟底低于培育池底15cm。 稚鲵、幼鲵、成鲵、后备亲鲵池内用石块、板材等搭建隐蔽场所,隐蔽场所占池面积的1/4。培育池具 体建设要求见表1。 表1 培育池建设要求 培育池 种类 面 积 2 (m ) 长宽比 池 高 (cm) 蓄水深 (cm) 稚鲵池 0.5~1.0 1:0.4~1:0.5 30~40 4~8 幼鲵池 0.8~1.5 1:0.4~1:0.5 40~50 5~12 成鲵池 2.0~5.0 1:0.4~1:0.5 50~60 20~25 后备亲鲵池 3.0~5.0 1:0.4~1:0.5 50~70 20~25 建 设 要 求 池壁、池底用瓷砖贴面。 建造五种以上规格,以便及时分池饲养。 4.4.3 水处理系统及相关设施 4.4.3.1 蓄水池 蓄水池的蓄水量应根据养殖规模确定,一般不低于养殖池正常排水量的两倍。 4.4.3.2 过滤池 2 2 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大鲵驯养繁殖场,应设置过滤池,面积一般10m ~15m ,池深1.5m~2m。过滤池 采用石砾和沙砾过滤。 4.4.3.3 废水处理 大鲵驯养繁殖场应建造废水处理池。养殖废水排放应符合GB 8978要求。 4.4.4 其他设施 应建设防漏、防逃、防洪、防盗、产卵、孵化、防疫等设施。 5 亲鲵的来源及培育 5.1 来源 使用符合3.7要求的亲鲵。 5.2 亲鲵的培育 3 DB36/ T 929—2016 5.2.1 放养 5.2.1.1 放养前消毒 亲鲵放养前,应清除池内敌害生物,并用50mg/L的二氧化氯全池消毒浸泡,老池不少于7d,新池不 少于20d浸泡,而后流水清洗干净。 亲鲵用下列方法之一消毒: a) 高锰酸钾溶液:浓度 15mg/L,浸浴 10min~15min; b) 氯化钠溶液:浓度 3%,浸浴 5min; c) 聚维酮碘溶液(含有效碘 1%):浓度 5mg/L~10mg/L,浸浴 5min。 5.2.1.2 放养密度 2 亲鲵放养密度以1尾/m 为宜,每个独立繁殖区内放养尾数与洞穴数量不等额放养,应少2~3尾进行 放养。 5.2.2 饲养 5.2.2.1 饵料种类 亲鲵的饵料种类主要有:鲜活鱼种、新鲜鱼块、畜禽肉块等。 5.2.2.2 饵料质量 饵料质量应符合GB 2733要求。饵料投喂前用3%的氯化钠溶液或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 再用清水漂洗后投喂。 5.2.2.3 投喂量和投喂频率 每次投喂量为大鲵体重的2%~5%,根据水温和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投喂频率见表2。 表2 亲鲵不同水温投喂频率 水 温 投喂频率 5℃~10℃ 每隔 5d~7d 投喂一次 11℃~15℃ 每隔 3d~5d 投喂一次 16℃~22℃ 每隔 2d~3d 投喂一次 5.2.3 亲鲵培育 春季培育主要工作是调控水温,调节光照,调节水质和投饵。春季宜提高水温,使其早摄食,当水 温升至12℃~16℃时,应及时调节饵料种类,适当增加注水量,促进性腺发育;光照在500 Lux左右, 即黑暗光线下培育;春季调节好水质,做好水体消毒工作,保持清新。投饵应新鲜、质优,适当增加投 喂量。 秋季培育主要是调控水温,水温控制在18℃~20℃,投放适口营养全面的饵料,使亲鲵大量摄食, 储备充足营养越冬;立冬后将水温降至4℃~10℃,使亲鲵进入冬眠,并应注意采取防冻措施。 产前培育主要工作是调节水流,做好防
DB36-T 929-2016 大鲵仿生态繁育技术规程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6:03:1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