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 05 备案号:48731-2016 青 海 DB 63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443—2015 高寒地区退化人工草地复壮技术规程 2015 - 12 - 21 发布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 03 - 20 实施 发 布 DB63/T 1443—2015 前 言 本规程依据GB/T 1.1-2009的规则编写。 本规程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生态研究室提出。 本规程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归口。 本规范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负责,青海黑土滩草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西北 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农牧厅、果洛藏族自治州草原工作站协助起草。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盛丽、孙小弟、刘学明、王彦龙、王柳英、施建军、周华坤,李世雄、徐世晓、 尚永成、汪海波、贺有龙、赵亮、姚步青、俞旸、陈乐乐。 I DB63/T 1443—2015 高寒地区退化人工草地复壮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高寒地区人工草地退化阶段、复壮模式及其培育技术等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高寒退化人工草地的复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142 禾本科牧草种子质量分级 NY/T 1237 草原围栏建设技术规程 DB63/T 241 青海省灭治草地毒草技术规程 DB63/T 1314 D型肉毒灭鼠剂防治高原鼠兔技术规程 DB63/T 1315 D型肉毒灭鼠剂防治高原田鼠技术规程 DB63/T 1371 草地高原鼢鼠防治技术规范 3 退化阶段划分 以建群组分种的盖度和生物量比例作为人工草地的退化指标,划分退化阶段(表1)。 表1 退化阶段 4 4.1 人工草地退化阶段划分标准 建群组分种盖度(%) 建群组分种生物量比例(%) 上限 下限 上限 下限 轻度退化 <80 ≥60 <80 ≥65 中度退化 <60 ≥40 <65 ≥55 重度退化 <40 <55 复壮技术模式及其适用范围 鼠害防治模式 适用于已形成鼠害危害的人工草地,该模式宜做先锋治理措施,应与下列模式配合应用。 4.2 封育模式 适用于轻度退化人工草地。 4.3 施肥+封育模式 适用于轻度退化和中度退化人工草地。 1 DB63/T 1443—2015 4.4 划破草皮+施肥模式 适用于轻度退化和中度退化人工草地。 4.5 杂草防除+施肥模式 适用于中度退化人工草地。 4.6 补播模式 适用于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人工草地。 4.7 补播+施肥模式 适用于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人工草地。 4.8 杂草防除+补播+施肥模式 适用于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人工草地。 5 复壮技术 5.1 鼠害防治 达到鼠害危害的人工草地进行鼠害防治,防治区域应扩大到人工草地周边200 m以上,操作和标准 依据害鼠种类按DB63/T 1314 、DB63/T 1315和DB63/T 1371执行。 5.2 封育 5.2.1 围栏 采用围栏封育,围栏建设按NY/T 1237的标准执行。 5.2.2 禁牧 4月中旬~10月中旬禁牧,其余时间合理利用,牧草利用率低于70%。 5.3 划破草皮 宜用草地划破机械,应在早春土壤解冻后进行,深度10 cm~15 cm,行距30 cm~60 cm。 5.4 施肥 5.4.1 氮肥 纯氮55 kg/hm2~70 kg/hm2,6月中下旬施入。 5.4.2 磷肥 纯磷30 kg/hm2~60 kg/hm2,6月中下旬施入。 5.4.3 有机肥 腐熟有机肥15 000 kg/hm2~30 000 kg/hm2, 5月~7月施入。 2 DB63/T 1443—2015 5.5 杂草防除 利用选择性除草剂防除阔叶型杂草,要求和标准按DB63/T 241执行。推荐除草剂参见附录A。 5.6 补播 5.6.1 草种选择 适宜当地种植的草种,推荐草种参见附录B。 5.6.2 草种质量 达到GB 6142三级以上的种子。 5.6.3 补播时间 5 月上旬~7 月上旬。 5.6.4 补播方式 宜采用免耕补播播种机进行。 5.6.5 播种量 依据草种和补播草地类型选择,参见附录B。 3 DB63/T 1443—2015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适宜除草剂及剂量 表A.1 适宜除草剂及剂量 除草剂 适宜用量(ml/hm2) 2,4-D 丁酯 + 苯磺隆 540 + 75 2,4-D 丁酯 + 龙拳(二氯吡啶酸) 540 + 180 2,4-D 丁酯 + 阔诺+ 刹阔 540 + 300+300 2,4-D 丁酯 + 使它隆 540+ 600 4 DB63/T 1443—2015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适宜补播草种及播种量 表B.1 适宜补播草种及播种量 草种名称 理论播种量(kg/hm2) 播种深度(cm) 垂穗披碱草 20~30 2~3 同德短芒披碱草 20~30 2~3 青牧1号老芒麦 20~30 2~3 同德老芒麦 20~30 2~3 青海中华羊茅 15~20 2~3 青海草地早熟禾 8~10 1~2 青海扁茎早熟禾 8~10 1~2 青海冷地早熟禾 8~10 1~2 实际播种量= 备注 实际播量依据如下公式计算 理论播种量 .......................... (B.1) 种子用价 种子用价=发芽率×纯净度 ......................... (B.2) 混播播种量=单播实际播种量×牧草在混播组合中所占比例%........... (B.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63-T 1443-2015 高寒地区退化人工草地复壮技术规程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3-T 1443-2015 高寒地区退化人工草地复壮技术规程 青海省 第 1 页 DB63-T 1443-2015 高寒地区退化人工草地复壮技术规程 青海省 第 2 页 DB63-T 1443-2015 高寒地区退化人工草地复壮技术规程 青海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6:22:3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