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65.020.01 ICS B05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385—2013 幼龄茶园套种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young tea plantation intercropped with 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2013 - 12 - 04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03 - 01 实施 发 布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幼龄茶园套种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范 DB35/T 1385—2013 * 2014 年 3 月第一版 2014 年 3 月第一次印刷 DB35/T 1385—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满堂香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京泰 茶业有限公司、福建龙馨茶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明香、李振武、韩海东、林忠宁、陈敏健、黄毅斌、林怡、林伟、李际明、 杨松伟、杨汉斌、陈钟佃、陈珊。 I DB35/T 1385—2013 幼龄茶园套种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球盖菇在幼龄茶园套种栽培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采收和采后管理、菌渣处理等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幼龄茶园在封园期间套种栽培大球盖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NY/T 2172 标准茶园建设规范 NY/T 5018 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 5358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环境 3.1 3.2 3.3 4 栽培产地环境应符合 NY 5358 的要求。 茶园规划与建设应符合 NY/T 2172 的规定。 生产用水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 生产技术 4.1 茶园管理 幼龄茶园管理按NY/T 5018执行。 4.2 播种时期 幼龄茶园套种大球盖菇宜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播种。 4.3 栽培方式 采用茶树行间畦栽。 4.4 4.4.1 4.4.2 4.4.3 园地选择与整理 宜选择地势平坦,通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幼龄茶园。 茶树行间挖一条 100cm 宽,约 20cm 深的栽培畦沟。 播种前把畦土翻松晒白。 1 DB35/T 1385—2013 4.5 菌种选用及质量要求 4.5.1 菌种选用 选用适于福建省栽培、抗逆性强、优质、高产、商品性好且种性清楚的菌种。应从具有菌种生产经 营资质的单位引种。 4.5.2 质量要求 要求菌种活力强,不带病、虫和杂菌,无老化、退化现象。 4.6 培养料 培养料应符合NY 5099的要求。推荐培养料配方,配方1:稻草100%;配方2:稻草50%,茶枝50%; 配方3:稻草20%,五节芒80%。 4.7 培养料预处理 4.7.1 将干稻草、五节芒切段成 10cm 长短,茶枝粉碎成约 0.5cm 的木屑。 4.7.2 培养料按配方比例混合,堆放成料堆,采用向料堆喷淋的方式,每天喷水 2 次~3 次,并连喷 6d~10d,其间翻堆 2 次~3 次,使其含水量达 70%~75%。以手抓料拧紧,有水滴渗出而不成串下滴为 宜。 4.7.3 将处理后的培养料堆成宽 1.5m~2.0m,高 1.0m~1.5m,长度不限的料堆进行自然发酵,3d 后 翻一次堆,再经 2d~3d 即可移入栽培场地进行建堆播种。 4.8 铺料播种 4.8.1 大球盖菇套种栽培每平方米需 500g~800g 重的木屑栽培种 1 袋,菌种掰成 1cm 见方大小撒播。 4.8.2 分三层铺料二层播种,铺一层料撒播一层菌种。下面两层铺料约 10cm 厚,最上层铺料约 5cm 2 2 厚,总厚度约在 25cm,干料用量为 20kg/m ~25kg/m 。播种后稍加压实料面,将栽培畦整成“龟背型” 或“馒头型”。 4.8.3 播种后直接利用畦沟的土覆盖在料面上,覆土厚度 2cm~4cm。覆土后畦面随即盖上稻草。 4.9 发菌期管理 4.9.1 水分管理 菌丝生长阶段前期(20d)菇床不喷水或少喷水。菌丝生长阶段后期应保持培养料表面湿润,雨天 排水防渍,晴天洒水保湿。喷水应轻喷,菇床侧面应多喷,中间部位应少喷或不喷。 4.9.2 温度管理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当料温低于15℃时,宜在早晨及夜间覆盖塑料薄膜,待 白天日出时再掀去薄膜;当料温高于25℃时,可在畦面间隔50cm打洞,洞口直径约6cm,洞深度15cm~ 20cm。 4.10 4.10.1 出菇期管理 2 湿度管理 DB35/T 1385—2013 菌丝爬上覆土层后,可用喷雾的方法来保湿,使培养料含水量保持在70%~75%。覆土层呈湿润状态, 可不必喷水。覆土层出现干燥发白,必须适当喷水。培养料有霉烂状或挤压后有连续不断线的水珠出现, 必须停止喷水,并掀去覆盖物,开沟排水。 4.10.2 温度管理 大球盖菇出菇适宜温度为12℃~25℃。出菇期间遇到霜冻,应加盖薄膜,减少喷水或不喷水。 5 5.1 采收和采后管理 采收标准和方法 当子实体菌盖呈钟形,菌幕尚未破裂时,及时采收,最迟应在菌盖内卷,菌褶呈灰白色时采收。 采收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抓住菇体的下部,轻轻扭转一下,松动后再向上拔起。注意避免松动 周围的小菇蕾。采下的菇削去菇脚上的泥土,分级包装。盛装器具应清洁卫生,避免二次污染。 5.2 采后管理 采过菇后,菇床上留下的洞口要及时补平,清除留在菇床上的残菇。 6 菌渣处理 6.1.1 大球盖菇收获季节结束后,菌渣做有机肥覆土回园处理。菌渣覆土回园,应符合 NY/T 5018 的 要求。 6.1.2 菌渣在畦面翻晒风干 5d~10d。 6.1.3 沿茶树冠边缘垂直开挖深、宽各 25cm 的施肥沟,把菌渣翻填入施肥沟,及时覆土,平整畦面。 3 DB35/T 1385—2013 参 考 文 献 [1] DB37/T 1531-2010 秸秆栽培大球盖菇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2] DB51/T 1066-2010 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35-T 1385-2013 幼龄茶园套种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范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1385-2013 幼龄茶园套种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1385-2013 幼龄茶园套种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1385-2013 幼龄茶园套种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6:22:3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