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7.120.30 B 52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1823—2014 岩原鲤养殖技术规范 育成鱼 2014 - 09 - 19 发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10 - 01 实施 发 布 DB51/T 1823—2014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环境条件 .......................................................................... 1 4 池塘条件 .......................................................................... 1 5 鱼种放养 .......................................................................... 1 6 饲料及投喂 ........................................................................ 2 7 日常管理 .......................................................................... 3 8 病害防治 .......................................................................... 3 I DB51/T 1823—2014 前 本标准由四川省水产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眉山市水产渔政局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彭建安、陈兵、陈皇兵、钟忠。 II 言 DB51/T 1823—2014 岩原鲤养殖技术规范 育成鱼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育成鱼池塘养殖的条件、鱼种放养、饲料及投喂、日 常管理、病害防治等。 本标准适用于岩原鲤育成鱼的池塘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8407.4-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1016.4-1995 中国池塘养鱼技术规范 西南地区食用鱼饲养技术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3)第[31]号 3 环境条件 3.1 养殖环境条件 养殖场环境应符合 GB/T18407.4-2001 的规定。并做到向阳、开阔、通风、电力方便。 3.2 养殖用水 3.2.1 水源及水质 水源无污染、水质清新,水量充沛,排灌方便。水质符合 GB11607 的规定。 3.2.2 养殖池水质 养殖池水质应符合 NY5051 的规定。 4 池塘条件 养殖池长方形,东西向,以 2000 ㎡~3500 ㎡为宜。池深 1.5m~2.0m。底质以粘土、壤土为好。渔 池保水性能良好,池底淤泥应≤10cm。 5 鱼种放养 1 DB51/T 1823—2014 5.1 放养前准备 冬季排干池水,阳光曝晒,挖去过多淤泥,修补池埂和进排水及拦鱼设施。鱼种放养前 15d~20d 注水 20cm~30cm,每 667 ㎡用生石灰 100kg~150kg 或漂白粉(含有效氯≥30%)8kg~10kg 兑水全池泼 洒消毒。隔 3d~5d 后注入新水至 1.2m 备用。 5.2 鱼种来源及质量 鱼种来源于经国家批准的原(良)种场,并经检疫合格。做到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 5.3 放养时间 鱼种宜在 3 月下旬放养,以水温稳定在 15℃以上投放最佳。 5.4 放养规格、方式及密度 岩原鲤生长速度极慢,宜根据规格以不同密度分年饲养。要达到 500g~750g 以上育成鱼规格一般 要 3 年,宜分 3 阶段饲养。具体放养规格、方式及密度详见表 1。 表1 原鲤放养规格、方式及密度 放养时间 鱼种放养规格 每亩放养鱼种数量 第一年 30g/尾~50g/尾 3000 尾~3500 尾 第二年 200g/尾~250g/尾 2000 尾~2200 尾 备注 每年每 667 ㎡可搭配放养 200g/尾~300g/ 尾的白鲢鱼种 80 尾~100 尾,100g/尾~ 第三年 5.5 150g/尾中华胭脂鱼 30 尾~50 尾。 1500 尾~1600 尾 300g/尾~400g/尾 鱼种消毒 鱼种放养时应严格进行消毒,操作时水温温差宜控制在 3℃以内。常用消毒药物及方法见表 2。 表2 6 鱼种消毒药物及使用方法 药物名称 药物浓度 浸浴时间(min) 食盐 2%~3% 3~5 食盐+小苏打 1%+1% 5~8 聚维酮碘 (含有效碘 1%) 聚 维 酮 碘 5ml/100kg 水 ~ 10 ml/100kg 水 注意事项 1. 避免使用金属容器 2. 鱼水比宜为 1.5:1 5 饲料及投喂 6.1 饲料要求 配合饲料使用沉性饲料,产品质量应符合 NY5072 的规定。岩原鲤各养殖阶段营养需求与粒径推 荐指标见表 3。 2 DB51/T 1823—2014 表3 6.2 岩原鲤各养殖阶段营养需求与粒径推荐指标 规格 粗蛋白质含量 粒径 30g~250g ≥40% 1.5mm~2.0mm 250g~400g ≥38% 2.0mm~3.0mm ≥400g ≥36% 3.0mm ~4.0mm 备注 粒长为粒径的2倍 投饲量与投饲方法 通过人工驯食后,采用“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四定投喂法投喂。岩原鲤不同水温阶段投喂次 数、时间以及投饲率见表 4。 表4 7 7.1 岩原鲤不同水温阶段投喂次数、时间及投饲率 水温 投喂次数 投喂时间 投饲率 15℃~18℃ 1次 18 时 ≤0.5% 18℃~22℃ 2次 9 时和 18 时 0.5%~1.0% ≥22℃ 3次 8 时、13 时和 19 时 1.0%~1.5% 日常管理 巡塘 鱼种投放后,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质变化、鱼种活动和摄食情况,及时调整饲料投喂量。 清除池塘内杂物,保持池水清洁卫生。发现死鱼及时捞出并作无害化处理。 7.2 水质调控 按 SC/T 1016.4-1995 的规定执行。随水温和鱼的容存量适时加注新水,一般每半月一次,高温季节 每周一次,每次注水 10cm~20cm;适时开启增氧机;可使用微生物制剂等调节水质,降低氨氮、亚硝 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 7.3 档案管理 按《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农业部令(2003)第【31】号)的要求填写日常管理记录。 8 8.1 病害防治 预防 鱼种放养应细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每次转池鱼体须经严格消毒。养殖期间保持良好水质。定期 对池水、生产用具、池塘环境作消毒处理。 8.2 常见病治疗 岩原鲤育成鱼养殖期间的疾病主要有水霉病、车轮虫病、肠炎病、烂鳃病等,其主要症状和治疗 方法见表 5。药物使用应符合 NY 5071 的规定。 3 DB51/T 1823—2014 表5 常见疾病 水霉病 发病季节 症状 冬春季节易发 体表菌丝大量繁殖如絮状,寄生部位充 生 血。 治疗方法 避免鱼体受伤;2%~3%食盐浸浴 3min~5min。 全 池 泼 洒 漂 白 粉 1.5mg/L, 或 五 倍 子 2mg/L ~ 烂鳃病 水温 20℃以上 体色发黑,游泳迟钝;鳃上粘液增多,鳃 春、夏、秋季 丝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缺损,软骨外露。 4mg/L。口服大黄、黄芩、黄柏(三者比例为 5:2;3),每 kg 体重每 d5g~10g,连用 4d~6d.在 发病季节,每月全池均匀泼洒生石灰调节 PH 值 在 8 左右。 鱼体发黑,体表或鳃粘液增多,严重时鳍、 车轮虫病 4 月~7 月 头部和体表出现一层白膜,病鱼成群沿池 全池泼洒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0.7g/ m³。 边狂游,鱼体消瘦。 肠炎病 高温季节易发 细菌侵入肠道引起,主要危害鱼种和成 鱼,肠道充血发炎,肠内无食物。 大蒜 2g/kg~5g/kg 体重或大蒜素 0.2g/kg 体重 拌饵投喂,连用 4d~6d;或大黄 2.5g/kg 体重+ 黄芩 1g/kg+黄柏 1.5g/kg 体重拌饵投喂,连用 4d~6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51/T 1823—2014
DB51-T 1823-2014 岩原鲤养殖技术规范 育成鱼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8:01:4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