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150 B 52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1822—2014 美国青蛙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 2014 - 09 - 19 发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10 - 01 实施 发 布 DB51/T 1822—2014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亲蛙培育 .......................................................................... 1 4 人工催产 .......................................................................... 3 5 产卵孵化 .......................................................................... 3 I DB51/T 1822—2014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水产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水产学会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正军、唐洪、魏震、何云明、耿毅。 II DB51/T 1822—2014 美国青蛙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美国青蛙[Rana grylie]的亲蛙选择、亲蛙饲养、产卵与孵化、蝌蚪暂养的养殖技术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美国青蛙的人工繁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1008 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1号 《进出口水产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 第135号 3 亲蛙培育 3.1 亲蛙来源 从国家批准的良种场或从原产地引进,经检疫合格。 3.2 亲蛙选择 2龄~4龄,体重≥300g。美国青蛙性成熟后的主要性别特征见表1。 表1 美国青蛙的主要性别特征 雌蛙特征 雄蛙特征 1、 耳鼓膜径小于或等同于眼径。 耳鼓膜径大于眼径。 2、 咽喉部呈白色或具黑色斑纹。 咽喉部呈明显黄色。 3、 不具内声囊,鸣叫声音欠洪亮。 具内声囊,鸣叫声音洪亮。 4、 前肢第一指不发达。 前肢第一指发达。 5、 个体较大,肛门处有一个长约 2 毫米的灰白色突出物。 个体较小,肛门处无突出物。 3.3 培育条件 1 DB51/T 1822—2014 3.3.1 水质 水源水质符合GB 11607规定。养殖池水质符合NY 5051规定。 3.3.2 池塘条件 亲蛙池每口面积200㎡~300㎡,水深0.5m~0.7m,池埂超高0.2m~0.3m,具备完善的进、排水设施; 土池、水泥池均可。池周或池中央除保留1/3~1/4的陆地外,还应建有≤40度的斜坡面与陆地相连;并 在池周陆地及1/3~1/4的池塘水面中种植陆生或水生遮阴植物,或在整个亲蛙池顶上部设置遮阴网 (棚)。 整个亲蛙池子四周须用石板、砖块等建0.5米-0.7米高的防逃设施。池底淤泥厚度≤15㎝。每口池 塘设置3㎡~5㎡的固定食台1个~2个,或设置用塑料泡沫板材制作的1㎡~3㎡的浮性饵料台2个~3个。 每个蛙池设置一盏5瓦~10瓦的夜间诱蛾(虫)灯。 3.3.3 清池消毒 放蛙前7天~10天,对养殖池塘进行药物清塘消毒,清塘操作按SC/T 1008规范执行。 3.4 亲蛙放养 3.4.1 放养时间 每年的4月初放养,水温≥15℃。 3.4.2 放养数量 每平方米≤10只。 3.4.3 雌雄配比 雌蛙与雄蛙配搭养殖比例为1:1~2:1。 3.4.4 蛙体消毒 投放亲蛙时,用浓度3%~4%的食盐水溶液浸泡蛙体10min~15min或用浓度10mg/L~20mg/L的高锰 酸钾水溶液浸泡蛙体10min~15min。 3.5 3.5.1 饲养管理 饲喂管理 以粗蛋白≥40%专用浮性配合颗粒饲料为主,投饲率1%~2%;黄粉虫、蚯蚓等鲜活生物体饵料为辅, 投饲率5%~8%。投饲坚持定质、定量、定点、定时原则,每日上、下午各投喂1次,以1h内食完为宜。 饲料的安全、卫生要求应符合GB 13078和NY 5072标准规定。 3.5.2 水质管理 平常每周向池塘冲注新水1-2次,每次注水量为养殖池水量的10%~20%,池水透明度长期保持 ≥30cm,严防水质恶化。 3.5.3 2 日常管理 DB51/T 1822—2014 每日早晚巡塘,切实做好防逃、防盗、防病、防敌害、防旱(涝)灾害工作;并按《水产养殖质量 安全管理规定》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纪录。 4 4.1 人工催产 产卵池要求 单池面积30㎡~150㎡,水深0.4m~0.6 m;池周(池中)陆地面积为池子水体面积的1/3~1/4。其 它要求同于亲蛙养殖池。产卵池1/3~1/4水面都应培植好水草等根系较发达的漂浮植物,以利蛙卵附着。 4.2 催产 为使产卵期相对一致,宜采取人工催产,自然产卵授精。催产时间以4月下旬或5月上旬,水温≥20 ℃为宜。一般采取一次性注射,毎只亲蛙注射催产混合药液总剂量应控制为1.0ml~1.5ml。雄蛙用药量 为雌蛙用药量的1/2。混合用药量为单独使用药量的1/2~1/3。 催产剂每公斤雌性亲蛙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000国际单位(IU)~5000国际单位(IU); 或用《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400微克(µg)~600微克(µg);或用《促黄体释放激素类 似物》(LRH—A2)50微克(µg)~150微克(µg);或用《地欧酮》(DOM)10毫克(㎎)~30毫克(㎎)。 效应时间主要与用药种类、用药量、水温、亲蛙性腺的成熟程度等因素相关;水温24℃~28℃时, 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0国际单位(IU)与《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50微克(µg) 混合药液催产,其效应时间为40小时~48小时。 5 5.1 产卵孵化 配组产卵 水温20℃~30℃(最好25℃~28℃),人工催产后按雌雄1:1配比,每平方米放养1对。催产40小 时~48小时后,开始亲蛙抱对产卵,雌蛙多在午夜和早晨产卵;雨后天晴时为产卵盛期。应及时将同批 产出的受精蛙卵连同附卵水草带水转移至孵化设施中。 5.2 孵化设施 以水泥池和孵化网箱孵化都可,以水泥池微流水孵化最佳。水泥池面积6㎡~12㎡、水深0.4m~0.6m。 单口网箱1㎡~2㎡,网箱高度0.5m,入水深度0.1m~0.2m。孵化时须遮阴,防止强光直接照射蛙卵和大 雨点震动蛙卵。 5.3 孵卵密度 静水孵化池水面放卵0.5万粒/㎡~1万粒/㎡;网箱和微流水孵化池水面放卵1万粒/㎡~2万粒/㎡。 5.4 孵化用水管理 孵化用水含盐量2‰以下,PH6~8,池水溶氧量保持在3-4㎎/L以上。 孵化用水要严格过滤,静水孵 化池池水须每天换注新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子总水量的1/3~1/4,加注新水时要注意控制水体流速, 新水不得直接冲击孵化蛙卵。 5.5 卫生、安全管理 3 DB51/T 1822—2014 孵化过程中要坚持及时清除死卵,发现滤水、防逃纱窗堵塞要及时清洗,有破损时要立即更换。 严防鼠、蛇、鸟、水生昆虫等敌害生物进入孵化池。 5.6 孵化时间 适宜水温25℃~28℃,蝌蚪出膜时间为2天~3天。 5.7 5.7.1 蝌蚪暂养 池塘条件 以土池为宜,每口面积50㎡~100㎡,池深0.6m~0.8m,水深0.5 m~0.6m,池底淤泥≤10㎝;池中设 饵料台1个~2个,沉于水下10㎝~20㎝;池壁边坡1:1,池周设高度为0.5 m的防逃设施,以便蝌蚪变态 后水、陆栖息,在池周陆地及1/3~1/5的池塘水面中控制种植陆生或水生阔叶遮阴植物,或池顶设置遮 阴网(棚)。 5.7.2 水质条件 养殖时水质同3.3.1。 5.7.3 蝌蚪放养 出膜后蝌蚪池放养密度为300尾/㎡~500尾/㎡,1月龄后,密度为50尾/㎡~100尾/㎡;网箱放养密 度为蝌蚪池的2倍~3倍。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溶液浸泡蝌蚪5min~10min,或用浓度10mg/L~20mg/L 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蝌蚪10min~15min。 5.7.4 饲养管理 出膜后3~4日龄内,依靠卵黄囊提供营养,不需人工投食。卵黄囊消失后的前3天~4天,每日投喂 熟鸡蛋黄浆2次,每万尾蝌蚪投喂一个蛋黄。7日龄后改喂黄豆浆100g/万尾,每日投喂2次。10日龄后投 喂粗蛋白≥43%的粉状全价配合饲料,投饲量以2小时~3小时内食完为度;饲料的卫生与质量安全要求 符合GB 13078和NY 5072规定。 5.7.5 日常管理 池水每日上、下午各更换一次或始终保持微流状态,水体透明度30㎝~35㎝,溶氧不低于4㎎/L。 观测温度与天气、水质、蝌蚪活动情况,并按《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纪录。 5.7.6 变态控制 变态适宜水温 23℃~32℃,在水温 23℃~28℃蝌蚪一般经 70 天~80 天养殖即变态为幼蛙,变态 时间与水温、放养密度及营养水平有关,适量增加动物性饵料、升高温度、降低养殖密度可促进变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51/T 1822—2014

pdf文档 DB51-T 1822-2014 美国青蛙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T 1822-2014 美国青蛙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 四川省 第 1 页 DB51-T 1822-2014 美国青蛙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 四川省 第 2 页 DB51-T 1822-2014 美国青蛙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 四川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8:05:4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