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920—2014 红豆杉育苗技术规程 2014- 06– 30 发布 2014 – 08 – 30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II 发 布 DB41/T 920-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标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西峡县林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翟文继、沈元勤、田子涛、王秋霞、王瑾、王平、朱学灵。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王申、段宝灵、刘正周、杜戈、汪洋、陈松岭、乔智慧、丁凤刚、臧建立、翟 文九、翟文斌。 I DB41/T 920-2014 红豆杉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chinensis)的播种育苗、扦插育苗、苗木出圃等。 本标准适用于红豆杉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72-1999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T 6001-1985 育苗技术规程 NY/T 394-2000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3 播种育苗 3.1 种子采集与处理 3.1.1 母株选择 选择树体高大、树干通直、种子较大且结实较多的红豆杉树做为采种母株。 3.1.2 3.1.2.1 种子采集 采种时间 8 月下旬至 9 月中旬种皮由青绿色变成深红色时采集,按 GB 2772-1999 的规定进行选种。 3.1.2.2 采种方法 清除树冠下的杂草等地被物,将承接材料摊置树下,摇动树干或用细棍轻敲枝条使其掉落。 3.1.3 种子处理 将种子堆放沤制 5d~7d,再浸入 5%的碱水或草木灰水中 24h,捞出后揉搓,去掉假种皮,用清水冲 洗干净后置于通风处阴干。 3.1.4 沙藏催芽 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通风条件好且能自然遮阴的地方,清洁地面并进行杀菌消毒。挖沙藏坑, 坑大小视种子多少而定的,在坑底层铺 20cm 厚的湿沙,沙子的湿度以手握紧不散为宜。沙藏前将种子 放在 0.2%的高锰酸钾溶液里消毒 10min,种子消毒后层积。当距地面 20cm 时,上面铺湿沙与地面相平, 再用土培成土堆覆盖,土堆的外缘要超过坑口边缘 30cm~40cm。沙藏坑留通气孔。沙藏期内检测鼠情, 有鼠害及时灭鼠。并定期开封检查 2~3 次,注意保持一定的湿度。当有 30%种子裂口露白即可筛出种 子播种。 1 DB41/T 920-2014 3.2 容器育苗 3.2.1 基质配制 3 土:沙:枯叶腐殖质4:3:3比例进行配制,均匀拌入复合肥2kg/m ,装盆前2d用福尔马林对基质进行 消毒。 3.2.2 播种 选择7cm×12cm有底带孔容器袋,基质装盆深度距容器口1cm,每个容器内播1粒种子,种子覆土厚 度为3cm,播后压实,播后浇透水。 3.2.3 播后管理 3.2.3.1 水分管理 浇水见干见湿,每次浇透水。 3.2.3.2 松土除草 及时松土除草。 3.2.3.3 追肥 按 NY/T 394—2000 的规定执行。苗木长出 5~7 片叶时,用 0.3%尿素和 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叶 面喷施或根部浇施,每隔一个月施一次。 3.3 大田育苗 3.3.1 圃地选择与整地 3.3.2 苗圃地选择 海拔 700 以上,土层深厚、肥沃、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作苗圃地。 3.3.3 施基肥 2 每667m 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kg~5000kg或复合肥50kg。 3.3.4 整地 清除草根、石块,深耕细整,床面整平踏实,床的方向以南北向为宜。育苗地周围挖排水沟,做到 内水不积,外水不淹。 3.3.5 做畦 高床,床面宽 80cm~100cm, 高 20cm,长度依地形而定,床间步道宽 30cm。 3.3.6 苗床消毒 按 GB/T 6001-1985 的规定执行。播种前,圃地每平方米用 40%福尔马林 50mL,加水 10 kg~15kg 喷洒土壤表层,喷后覆盖薄膜,三天后揭除。 3.4 播种 2 DB41/T 920-2014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即可播种。采用条播,播种沟深 20cm,沟间距 30cm~40cm,经沙藏的种子用 2 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均匀播在沟内,播种量 20kg/667m 。种子播后覆土镇压,立即浇水一次再覆盖地 膜。 3.5 播后管理 3.5.1 破地膜 苗木出土后及时破膜。 3.5.2 搭荫棚 5 月初苗木出土过程中,早晚逐行观察苗木出土情况,发现苗木出土应立即将其上的地膜撕破露出 苗木,并用土覆好。 3.5.3 追肥 苗木长出 5~7 片叶时,用 0.3%尿素和 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每隔一个月施一次。 2 2 小苗移栽 20d 后,配合中耕除草,用尿素 7kg~10kg/667m 和氯化钾 3kg~5kg/667m ,掺水浇施或叶面 喷施。 3.5.4 水分管理 浇水在早上或傍晚进行。天气干旱时,及时浇水,及时检查土壤墒情,雨季及时排涝。 3.5.5 松土除草 雨后或灌水后及时松土拔草。 3.5.6 间苗、移苗 第二年春季和秋季均可进行间苗、移苗。按株行距 15cm×25cm 进行间苗和定苗,同时对过于稀疏 地方进行补栽。间苗和补栽选择阴雨天进行,天气干旱时应及时喷水。 4 4.1 扦插育苗 插条剪取 选用 1m~2m 高、生长健壮树木做采穗母株,剪取半木质化的嫩枝或木质化的当年生粗壮枝条,剪 成长度约 5cm~10cm 的插条,插条切口平滑。只保留插条上半段叶片,下半部剪除。插条剪好后捆扎成 束。 4.2 搭棚 搭高 2m 的塑料拱棚,覆膜两侧以泥土压紧,两端敞开通风。将棚上覆盖 30%透光度遮阳网。 4.3 做畦 壤土与细沙按 1:1 比例拌匀作为插床基质,插床高 15cm 左右。 4.4 扦插 3 DB41/T 920-2014 扦插前用福尔马林对插床基质消毒。插前插条基部 2cm 以 500mL/L 的萘乙酸沾 15min,插前打孔, 2 再将插条插入插孔,插入沙床的深度为插条的 2/3,插后压实。80~100 株/m 。全光照弥雾,保持棚内 温度 25℃~30℃左右,湿度 75%以上。 4.5 扦插时间 宜在 6~7 月进行。 4.6 插后管理 4.6.1 水分控制 同容器育苗。 4.6.2 松土除草 及时松土除草。 4.6.3 叶面追肥 在插条生根之后,向叶面喷施浓度为 0.2%~0.3%的磷酸二氢钾或 0.2%~0.3%尿素 2~3 次,每隔 15d~20d 喷施一次。 5 病虫害防治 红豆杉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A。 6 6.1 苗木出圃 出圃时期 春季在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秋季在土壤封冻前。 6.2 起苗标准 播种苗达到苗高 15cm 以上、地径 0.3cm 以上,2~3 个分枝时可出圃;扦插苗达到苗高 25cm 以上、 地径 0.3cm 以上,3~5 个分枝时可出圃。起苗前应提前 1d~2d 灌水。 6.3 苗木分级 起苗后按苗木标准进行分级,分级标准见附录 B。 6.4 包装、运输 将分级的苗木 50~100 株/捆,根系蘸泥浆,妥善包装运输,避免风干苗木,运输时间不宜超过 2d。 4 DB41/T 920-2014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红豆杉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表A.1 给出了红豆杉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表 A.1 红豆杉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名称 茎腐病 白绢病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茎基部变褐色,叶片发黄稍下 遮阴;增施肥料,提高抗病能力;五硝基苯+敌磺钠粉剂 垂,顶梢和叶片逐渐枯萎,后病斑包围茎 0.5%浓度混合兑水浇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基部并迅速向上扩展,全株枯死,叶片下 0.4%浓度混合兑水浇灌,7d~10d 天浇灌一次。两种方法 垂,不脱落。 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感病根颈部皮层逐渐变成褐色坏死,严重 筑高床,疏沟排水;及时松土,除草;苗木发病后,及时 致皮层腐烂。受害根颈表面或近地面土表 清理病株、落叶和感染基质;增施氨肥和有机肥料。五氯 覆有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后期菌丝体内形 硝基苯拌土洒施苗床。 成油菜籽状的小菌核,初为白色,后渐变 为淡黄色至黄褐色。 立枯病 蚜 虫 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病苗初萎 蔫,后缢缩、枯死。 叶片卷缩、变形、植株生长不良。 20%的甲基立枯磷乳油 400 倍液喷雾; 黑白灰(即柴灰:石 灰=8:2)1500kg~2250kg/hm2,或 65%敌磺钠 2g/㎡与黄 心土拌匀撒于苗木根部。 10%的蚜虱净或 20%的吡虫啉 2500 倍液喷施。 5 DB41/T 920-2014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红豆杉苗木分级标准 表B.1 给出了红豆杉苗木分级标准。 表 B.1 红豆杉苗木分级标准 苗木类型 等级 一级 苗木粗度 苗木高度 分枝数量 cm cm (个) ≥25 ≥5 地径≥0.3 ≥15 ≥3 地径≥0.5 ≥35 ≥5 地径≥0.3 ≥25 ≥3 地径≥0.5 播种苗 二级 一级 扦插苗 二级 6 DB41/T 920-2014 7 AA DB41/T 920-2014 8 BB DB41/T 920-2014 9
DB41-T 920-2014 红豆杉育苗技术规范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8:37:36上传分享